【明報專訊】「Mi do la la,re ti la la……」口中哼着旋律,看着鏡子中的自己,髖骨關節向外轉,身體慢慢下沉,背部挺直並提氣,芭蕾舞者羅樂萱和林雋永,從自幼學舞到成為頂尖舞者,已做過這個叫plié(芭蕾蹲)、為跳躍熱身的動作上10萬次。芭蕾舞輕盈優雅,是日復日的刻苦修行;舞者「爭崩頭」加入菁英舞團前後,每日都要做類似的練習。芭蕾舞在香港發展60多年,經歷不少變化,不變的是芭蕾伶娜腳步伴隨旋律,透過身體,把音樂融入跳舞的愉悅;鏡像中是數代人將貴族舞蹈普及化,各自歲月的倒映。
香港本地芭蕾舞發展,始於1960年代,首批從外地學成歸來的芭蕾舞者開班授徒。1963年劉兆銘創作的舞劇《海戀》,以及1964年王仁曼編舞的《醜小鴨》,引起本地觀眾對芭蕾的興趣。王仁曼與多個芭蕾導師,包括廖本農、鍾金寶、郭世毅及陳寶珠等,同年成立香港芭蕾舞學會(下稱:學會),遂集合鮮有表演機會的學生,每年暑假公開演出,讓舞蹈發展更上一層樓。
成立學會 連結本地不同舞校
「他們一路教教教,覺得學生只是來上堂沒什麼意思,不如成立學會,取得資格申請場地演出,每個小朋友不單自己勤力跳跳跳,還與其他學校的小朋友一起排演交流。」現任學會主席黃慧琪說。「每個暑假一起演出,召集學生甄選,一起排練再表演。那時沒什麼暑期活動,又沒什麼電視節目看,小朋友聽到(有演出)就好興奮,媽咪也說正呀要去,搞了好多年,栽培了一班芭蕾舞蹈員出來;(著名舞者)張天愛、馮雲黛、伍宇烈,都是在我們的活動認識。」
任職加拿大國家芭蕾舞團(The National Ballet of Canada)首席舞者的羅樂萱和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Opéra national de Paris)獨舞員的林雋永,便分別是學會早期比賽得獎者、香港芭蕾舞團前首席芭蕾舞員蘇漢華和學會創辦人王仁曼的學生。
學會多年來定位為慈善團體,不是職業培訓機構,而是聯合眾多舞校的橋樑。學會陸續獲不同社會賢達,以及英國傳奇芭蕾舞者Margot Fonteyn贊助,再設立獎學金,支持本地芭蕾舞新秀。
成立36年後,學會把暑期表演改為比賽——「超新星大賞」,至今累計近7000個參加者。「那時候,我們發現不少學校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自己都有演出,就覺得不如設比賽,給他們在大台表演切磋的機會。」讀同一間小、中學,但各自在不同舞校學藝的羅樂萱和林雋永,是在活動上相認。
「於芭蕾舞,獨舞的機會是好難得,比賽設計上讓每個選手分年紀跳指定舞段。不論有沒有贏獎,都可以練到膽識。」黃慧琪感嘆,芭蕾舞始終是一門較昂貴的藝術,學費和物資開銷不小;工作競爭也大,在講求「找份好工」的香港社會,舞者容易放棄。學會透過比賽嘉獎新秀,鼓勵他們到外國舞蹈學校參加暑期課程,見識芭蕾舞的事業路,並肯定自己的潛質,從而堅持下去。
來回3小時 堅持習舞
羅樂萱自4歲習舞,林雋永則在7歲開始。雖然他們生於中產家庭,能夠負擔初期學舞費用,但追尋舞蹈夢仍不是容易事。羅樂萱最初隨媽媽看芭蕾表演,也學不同興趣班,始終是優雅的芭蕾最得她心。她最初在社區中心學舞,在暑期課程認識老師蘇漢華後,便幾乎每天於葵青區放學後,乘車至遠在炮台山的舞校練習。同樣曾住葵青的林雋永,最初較幸運能在舞校荃灣分校練舞,但升班後亦要到北角上課。
試堂時曾哭泣的林雋永,不會想到後來縱使要搭車往返3個小時,仍想繼續學舞。「最cracy(瘋狂)試過星期一到日都練舞。」他說香港學舞者的功課壓力最大;羅樂萱就遇過不少同學到中三時就放棄:「家長覺得藝術這條路不怎麼掙錢、不實際,到中三選科就不太支持子女向舞蹈發展,也有小朋友怕兼顧不到學業所以沒再學。」
假使學舞者讀到高中還未被家長或學業壓力擊退,也不一定意味成功。首先,優雅的芭蕾,有很「悶」的部分。羅樂萱解釋,「其實芭蕾舞雖然有不同舞劇,但來來去去都是基本功延伸出去的step(舞步)、variation(變奏舞)」。她說現時每天清早到舞團,亦是做基本barre work(扶把練習)、center work(中間練習)。十數年生涯,鏡中變化的會是舞者更紮實的姿勢,更好的平衡、延伸、協調及敏捷能力,以及練習無數次en pointe(腳尖企)和demi-pointe(半腳尖企)後更強健的腳趾。
留港發展起步遲 赴外國追夢
如果你脛骨和腳背的拱形位置(arch)不夠寬闊,就要用額外力氣做en pointe。常看到似蒲公英般點點躍動的女舞者,其實腳腕正承受苦楚。至於其他動作,天生身體較柔軟的林雋永有優勢,而羅樂萱就曾刻苦突破柔軟度障礙,「一有空我就會做一字馬拉筋」。而學會頒發給二人的「超新星大賞」獎項,證明苦功沒有白費。
但還未完。當你練得一身好「舞」功,夢想加入頂尖舞團,香港卻只有演藝學院可讀,讀完後已經最少22歲,比外國職業舞者遲了4年入行,怎麼辦?只能到外國追夢。羅樂萱16歲時在獎學金資助下,選擇到新西蘭舞蹈學院(The New Zealand School of Dance)升學;輾轉經歷3年香港芭蕾舞團實習生歷程,再於21歲時加入加拿大國家芭蕾舞團。林雋永則14歲時受資助到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學校(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et de Danse de Paris)深造,18歲時順利加入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
力臻完美的舞者,要如芭蕾舞電影《黑天鵝》中的主角Nina般,不單要學習控制身體,還要學懂放鬆。二人30歲未到,跨越萬重難關,才達生涯巔峰;競爭這麼激烈的舞蹈,其實有沒有平民版本,即使不在一流水平,仍可參與其中?林雋永說,他其實最享受當年於課餘時間學舞的時光:「那時候我即使被老師罰企,都在練turn-out(髖關節外轉)。」
到深水埗天水圍免費教舞
「我好開心實現夢想,入頂級舞團,但好老實講,我之後一路都找不回當年最真的熱情。其實都很正常,我不覺得是問題或傷心,因為(跳芭蕾舞)成為職業之後有責任,芭蕾舞是難、辛苦、要求高的事。」每年平均約4日就有一場表演的林雋永,看過巴黎奧運後在想,其實不一定要做芭蕾專家,才去學芭蕾舞;香港人人為劍擊港隊歡呼,但亦未必懂得劍擊如何計分。全港有這麼多人,不一定個個要做頂尖舞者。推動芭蕾普及化,讓更多人體會他喜愛的、「利用身體同音樂一起跳舞」的療癒感,會是更有意義的目標。
學會將在本月30至31日,在「HKBG60 - 盛•鑽禧芭蕾」演出中呈現經典芭蕾舞劇Paquita,這是羅樂萱和林雋永首次同台擔任主角,多個年輕學舞者正為這個拿破崙時代、西班牙鄉村少女相識王子的故事,密集排演中。學會另推「社區芭蕾舞計劃」,自3年前到深水埗、天水圍等地區小學免費教舞,一方面讓基層兒童有機會認識舞藝,亦讓沒有選擇追尋頂尖舞者夢的香港舞者,有用舞蹈回饋社會的機會。黃慧琪說,有工作繁忙本無空接送的家長,聽到有免費芭蕾舞班後「不顧一切」送小孩上課;他們不一定跳得很叻,但回家與父母回味plié或tendu(伸展),會是比看電視和玩手機,更有滋味的茶餘飯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