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這也是展覽的一部分嗎?」走入「ART021 HONG KONG 香港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ART021)會場,記者屢屢分不清哪些是藝術品、哪些不是。這個文藝盛事宏景甚高,美名全新藝博會模式,要帶動香港全城藝術氛圍;與展場僅用膠紙黏貼、掉下來的攝影作品,以及突兀外露的電源插頭,巧成對比。《開眼》獨家採訪ART021員工,以及曾負責盛事基金項目工作的獨立展覽顧問,探探盛事為何出了事。
ART021是上海的藝術博覽會品牌,2013年在上海首辦,其後進駐北京和深圳,在藝術商業圈內名氣頗盛。8月28日到9月8日,ART021首次在香港設展及舉辦公共項目,獲文體旅局「文化藝術盛事基金」資助,金額可達1500萬元。「主畫廊單元」即藝博會部分,選址於M+視覺文化博物館對面的富藝斯拍賣行,「影像單元」在亞洲協會舉辦,都在9月1日結束,但在維多利亞公園及藝穗會的「藝構之旅」仍在展期。
藝博會共有約40個參展畫廊。記者在開展首日(8月29日)受邀觀展,卻發現會場3樓展廳似乎仍在佈展:不少播放媒體藝術作品的熒幕,插頭外露,電線僅以膠紙遮掩,貼在地面,行走場內,要踮腳避開。
會場2樓設「保時捷『中國青年藝術家雙年評選』特別邀請展」,是ART021的公共項目。香港藝術家高倩彤的作品《從暗到光》一度裹白紙,隨後才拆封,呈現原貌。高倩彤的另件攝影作品《白寶貼照片》在開展第二天掉了下來,展牆皺紋膠紙吸引人注意;但當代藝術着重顛覆媒介和規範,或許這些情境,都是概念藝術?記者未敢肯定心中訝異。
原來此般感受非個例。曾負責盛事基金項目工作的獨立策展人容穎怡說,「去到現場會翻白眼」。藝術展覽佈置公司創辦人、身兼藝術家的Moore(化名)指會場狀態是「災難」:「香港(之前的)藝博會已經做得很成熟,我都很驚訝,為什麼今次有那麼多甩漏呢?」Moore跟本次開眼報道其他化名受訪者一樣,為避免影響未來工作或圈內關係,要求匿名受訪。
參與了盛事佈展工作的ART021員工Anthony(化名)向記者透露,「做出來效果不如內地ART021,但真的盡了全力,兩個月籌備期間同事們每天加班到10點、11點,必須完成很多很細的指標。只能說沒有用對統籌方式」。本來他以為香港ART021會跟上海的一樣,純粹做藝博會,結果要策劃藝術周、特展等等,對所有人都是未知挑戰。
ART021的野心不止在藝博會部分。社交平台小紅書上,ART021聯合創始人周大為留言回應網民質疑:「這不是一個單純的博覽會,我們也沒有賺任何錢。」早前周大為在《彭博》報道亦強調期望來賓跟交易脫鈎。只不過,他日前向本報記者總結成果時,仍以藝術品最高成交價近500萬元人民幣(至9月1日中午)作指標,可是未透露總成交額是否達過往場次10億元人民幣的規模。對廣受媒體正面報道的ART021,有兩個問題待人解答:這次盛事,做得算好還是差?如果做得算差,為何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