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兒童如何在戲劇藝術中成長?

文章日期:2024年09月06日

【明報專訊】最近觀賞了兩個由兒童作主角的劇場演出,一個是香港兒童音樂劇團改編自原創繪本的音樂劇《快樂畫框》,另一個是西九文化區×前進進工作坊的《給美狄亞的男孩們》。前者起用約40多名兒童(他們是劇團的學員)演出,而後者則有兩個專業演員和5個小演員演出。我試圖從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演出探索背後的景况,如群組文化和綵排過程,看看兒童怎樣透過藝術行動成長。

《快樂畫框》的小演員是在一個怎樣的文化氛圍裏,在幾個月內把音樂劇排好?有26年歷史的歌劇教育機構必然在項目管理上有適當、有效率的監察和支援,孩子因此已養成一定的紀律精神。一些熱心的父母會為機構做義務工作,例如在排練期間照顧兒童和在家與孩子排練。而因有不同年紀的兒童和青少年(4至18歲)參與演出,傳統上會習慣由大姐姐大哥哥照顧或指導年幼的學弟學妹。

而另一邊廂《給美狄亞的男孩們》由9至12歲兒童和青少年主演,又面對怎樣的臨時團隊文化?不同的「專業」人士在他們中間穿梭,譬如兩個專業成人演員,必須展現某種專業精神,如認真、有紀律、有演員技巧做好自己的角色。這排練空間沒有父母的干預或照顧。但是最重要的文化營造來自導演羅妙妍和助導譚玉婷,她們設計了一些小儀式來幫助建立日常的規律,如早上報到、休憩時間播放劇中5個小孩的自選歌曲和玩遊戲來開始工作,讓專業中有輕鬆氣氛。

《快樂畫框》的導演陳港虹不是劇團常規導師,他今年受邀導演這齣兒童音樂劇。於他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幾十個小演員自然地演出。他沒有指揮他們要做什麼、要怎樣演出;只是向他們講解劇本故事,然後和他們討論怎樣用自己的感受去演出角色。他叫他們多觀察生活裏面別人是怎樣表現,例如他叫演出一成年人角色的小孩回家觀察爸爸媽媽如何流露情感,小孩在演出中就變得自然多了。中心思想就是了解角色,然後用自己的感知去演出,而不是叫導演給他一套演法去跟隨。

那麼《給美狄亞的男孩們》的5個孩子在排演過程中又如何?導演和助導基本上是以「成年人對成年人」的態度和這5個小孩溝通,解說原因,問開放性問題,很有耐性地聆聽,開放地討論,適時肯定地告訴他們一些不快的感受,例如別人因他們的不合作而沮喪憤怒。整體上就是坦誠和他們溝通,鼓勵他們獨立思考,不要跟風,因他們有時會在做領袖期間,負面地影響大家的專注,譬如「鬧情緒」。耐性和認真地與他們對話是要塞。

這劇不同《快樂畫框》,5個小孩不是在演出美狄亞兒子的角色,他們是在演出「自己」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海闊天空,成人觀眾走進深度思緒裏,久久不能忘情的一個沉重神話。這劇不能說是兒童劇,因在編導的處理上,它已蛻變成一齣感覺相當沉重的戲劇,如其中一兒童演員述說她對殘酷懲罰的看法。當然有少數父母帶子女去觀看,但事後或許他們需要向子女適當解說。而《快樂畫框》必然是兒童劇,父母帶他們的孩子來觀劇,他們跟着劇情和歌舞笑、呼叫和拍掌。

這兩套劇的兒童透過這次排練和演出的激烈歷程,成長了多少?誰曉得?他們會因此而多了創意和對人對事的敏感?他們會因此強化了溝通能力和合作精神?他們會更歡喜劇場藝術?沒人知道,畢竟一切皆是由成人自己的需要和欲望建構,而孩子是被放進這些建構中。

只是假設:這些小孩或許找到機會把他們的個人故事、閱歷和觸覺好好地安放和展現,和劇作好好地來了一次深情的凝望。

後話:一個朋友要把她的鋼琴賣出去,我問為什麼。她說兒子已考到鋼琴5級。我再問為什麼。她沒好氣地告訴我因她和兒子的承諾就是若他考到5級,她不可以逼他再彈琴。

作者簡介:獨立藝文工作者、藝術欣賞者

文:馮美華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