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最近觀賞了兩個由兒童作主角的劇場演出,一個是香港兒童音樂劇團改編自原創繪本的音樂劇《快樂畫框》,另一個是西九文化區×前進進工作坊的《給美狄亞的男孩們》。前者起用約40多名兒童(他們是劇團的學員)演出,而後者則有兩個專業演員和5個小演員演出。我試圖從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演出探索背後的景况,如群組文化和綵排過程,看看兒童怎樣透過藝術行動成長。
【明報專訊】最近觀賞了兩個由兒童作主角的劇場演出,一個是香港兒童音樂劇團改編自原創繪本的音樂劇《快樂畫框》,另一個是西九文化區×前進進工作坊的《給美狄亞的男孩們》。前者起用約40多名兒童(他們是劇團的學員)演出,而後者則有兩個專業演員和5個小演員演出。我試圖從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演出探索背後的景况,如群組文化和綵排過程,看看兒童怎樣透過藝術行動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