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我評論「畫與詩」

文章日期:2024年09月13日

【明報專訊】根據德拉克洛瓦的《論美術和美術家》,他認為自古以來評論人所發表的文章,都有兩個缺點:一是由於充斥着令人難以理解的術語,而使不了解藝術的人不感興趣;二是把最簡單的問題複雜化,而且生搬硬套各種思想,這無助於藝術進步。所以這些理論揑造者們沒權力在藝術領域與藝術家鬥爭。

1829年的文章,卻字字都在映照今天。為了避免此現象,於是我打算以藝術家的身分談一下自己早前參加漢雅軒展覽中的作品。

此次我參加的在漢雅軒的展覽「擬態劇院」由漢雅軒、中國美術學院、中心美術館共同主辦,張頌仁、王岩作為總策劃,楊丹、陳茜策展,參加藝術家有我、何遲、王懿泉、鍾雲舒、馮駿原等。我展示的作品是《沒有一日不是孤獨的》系列19幅。

這19幅畫在一個拐角處,呈散點、自由式擺放,高低錯落。每一幅畫的左上角都有一個數字,其數字是詩集《雨天去金鳳下午茶》中的頁碼,所以每一幅畫對應一首詩。

我初來香港時,有好多感受,想畫畫,但沒地方,於是將此感受寫成詩。後來住的地方大點,又畫了些畫,突然發現二者有難以言說的關係,只能靠感受來連通。

思考詩與畫的關係,古已有之,西方是有主次的,要麼詩是主體,畫是詩的插圖。要麼畫是主體,詩是畫的描述。但古代中國不同,在文人畫的傳統中,詩與畫起同樣分量,如果非要找主體,那主體既不是詩,也不是畫,而是詩與畫的關係。

當關係成為主體,詩與畫二者就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於是詩情畫意,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就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

具體到每一幅,比如在《灣仔三月》中,

三月的牀單是濕潤的

半夜起身

眺望大地

當我看到對面的一戶燈

靜靜地熄滅的畤候

眼淚便滾了下來

而相對應的畫是:一幅灣仔街市的舊樓,沉重、灰暗、壓抑的色調,與詩歌的節奏相得益彰。

我並非為詩配畫,或為畫作詩,二者是獨立的,但當二者連在一起的時候,又能起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拓展想像,或令想像更具體,彷彿可以觸摸。

而在《憶羅馬湖》中色調又如此明亮,節奏如此輕快,如同兒歌:

每天吃完晚飯的時候

我們就往湖邊走走

小路彎轉

太陽下山

若是天要下雨了

我們就坐在門口上

洗兩根黄瓜

喝便宜的酒

就這樣坐着

相互看着

靜靜地聽着

熟悉的歌

若是天起涼風了

我們就去牀上坐着

你在我右邊

並拿你的花被子

蓋緊雙腿

長長的夜裏

若是無所事事了

我們就開開燈

聽嘩嘩的雨

或半側着身子

找白白的頭髮

在我的創作生涯中,與我的幾件大作品《母與子》、Heavy is the night相比,這些畫與詩是感受先行的一系列作品,而不是概念先行。這彌補了我體驗上的一些空白,也豐富了我的創作。

人的情感是複雜且多變的,但也是共通的。有時痛苦,如《匯豐銀行外的五棵棕櫚樹中》;有時寂寞,如《沒有一日不是孤獨的》、《寂寞之歌》;有時充滿愛意,如《坐電車離開養和醫院》;有時感發兼具說理,如《雨天去金鳳下午茶》、《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幻滅》;有時傷懷,如《願言懷人》;有時身不由己且無可奈何,如《立冬》。總之這些畫與詩都是情感的紀錄、生命的見證,以此來抵抗時間。如《立冬》裏的句子:有時候流到眼角,有時候流到耳邊,到哪裏,我都不會忘記。

文:馬玉江

(藝術家,主要作品有《母與子》、Heavy is the night。偶以筆名「末之齋」發表藝術評論)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