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宮:時針奔跑41年 記茶果嶺小店心血

文章日期:2024年09月15日

【明報專訊】縱橫交錯的小巷、「小心危險」的告示、隨處晾曬的衣服……由貓咪引路,穿過茶果嶺村一間間鐵皮屋,來到德記棧士多門前。正前方飲料櫃旁有個看上去平平無奇的舊時鐘,但它被放在一個籃子內,頓時變得顯眼。老闆娘馬太經營士多41年,現時領養了兩隻貓,她說村民搬走或離世了,便會把貓咪交給她養,但村子要重建,士多終有一日要關門,貓咪也要另尋新主。

/精/工/掛/鐘/

日曆不再更新 掛鐘常換電

德記棧士多屹立茶果嶺41年,雪櫃壞過好幾個,貨物也推陳出新,只有那1983年開業購置的精工(SEIKO)掛牆鐘從未停止運作。她笑言:「無壞過,只換過電。」那掛牆鐘由馬太已去世的丈夫買入,算是丈夫留給她的一個念想。

士多裏的日曆停在今年9月3日,馬太沒翻開新頁,她說現在用手機看時間太方便,不會再特意看時鐘和日曆。雖說時代在變,舊物慢慢淘汰,但馬太十分珍惜精工掛牆鐘。時鐘的鈎斷掉,街坊送了新的鐘給馬太用,馬太也沒捨得扔掉舊鐘。馬太說自丈夫離世,士多靠她一人營運,子女不會幫忙,她用心守護着與丈夫經營的心血,士多滿滿是兩公婆的回憶。

領養兩貓 凡事親力親為

馬太領養了兩隻貓,黑白色的叫「陳同佳」,黃色的叫阿黃。「陳同佳」正是6年前在台灣涉嫌殺害女友、潛逃香港的疑犯,記者好奇黑白貓為何與他同名?馬太笑言因為黑白貓跟陳同佳一樣,在鼻子附近有癦。馬太養過10幾隻貓,但好一些不是被狗咬,就是到處跑亂吃東西而喪命,現只餘下養了8年的阿黃和1年多的「陳同佳」。「這裏好多老鼠,一定要養貓嚇走牠們。」「陳同佳」活潑好動,要不纏着人跟牠玩,要不一直刮紙皮,又玩玩地上的落葉,沒有片刻停下來。阿黃相對文靜,不過馬太說牠有時也很麻煩,士多晚上關門時,牠不肯入舖,一直待在街上,「我怕牠被狗咬死」。

馬太當貓咪如親生子女般照顧,化身貓奴和鏟屎官,餵飼貓咪和清潔都親力親為。她說開士多要看舖一整天,沒空檔休息,本身已是「斷六親」,養貓更是困身,因為沒人幫忙照料貓咪,「旅行都無得去」。馬太憶述上一次旅行已是30多年去首爾,那時首爾還未如現今美食多籮籮,受港人歡迎的韓牛「無得食」,雞還沒養大就被拿去燉人蔘雞湯,「想搵隻雞食都無」。莫說是旅行,馬太也久沒回娘家。「幫我睇貓的人不在了,他(丈夫)在的話,可以看舖,我就能安心回一趟娘家了。」

/留/守/原/位/

21歲嫁來港 續營士多

馬太是馬來西亞人,家族經營士多,店舖遠比德記棧大,賣的雜貨自然更多元,除了零食,「柴米油鹽醬醋茶、菜都有,例如有賣蕃薯和洋葱」。德記棧士多主要賣薯片和汽水等零食,也有媽咪麵和白兔糖等港人的童年回憶,不過馬太說其子女和孫兒較愛吃日本零食,甚少來德記棧覓食。馬太感慨,零食愈出愈多,不少她都未食過,例如鹵水鳳爪和酸辣鴨掌,但也因供應商推介而入貨。

馬太遙想1973年,她21歲遠嫁香港,與丈夫住在茶果嶺村,家翁在鄰舍輔導會茶果嶺中心附近開德記棧士多。後來1983年中心一帶發生大火,她與丈夫接手士多,搬至面對福德祠的現址經營。馬太記得那場大火在聖誕節前發生,「冬天翻風,火勢更旺」,從街市燒到鐵皮屋。她挺着孕肚,帶着長子和長女逃命。她說茶果嶺村多年來不時發生火警,「我搬來之後,起碼都有10次8次,動不動就着火」。村子地理位置隔涉,交通不便,消防員要花更多時間才能到場救援。街坊不忍家園被無情火災吞噬,自發成立「防火糾察隊」學習救火,在消防員趕到前先駁喉滅火,防止火勢蔓延。

火災以後,馬太一家先是在親戚處借宿,後獲派觀塘順天邨公屋單位,直到子女賺錢養家,她便搬至秀茂坪曉翠苑。既然不住在茶果嶺村,村子又時有火災,馬太為何還留在村裏開士多?「說出來你別笑,我們兩夫婦去拜黃大仙,黃大仙叫我們留守原位。我們信神而已,不算是迷信。」她說1983年於現址開業時客人不多,她便接工廠訂單,做衣服標籤的加工,「馬死落地行,什麼都做」。後來茶果嶺海濱於1989年被用作「茶果嶺公眾貨物裝卸區」,人流增多,帶旺她的士多生意,貨物裝卸區卻在2011年停用。雖然將藍公路前年通車,經過的車量增加,但出口連接的茶果嶺道劃上雙黃線,不能停車,無助引流光顧馬太的士多,因此馬太的主要客源一直是村民。

/人/潮/漸/去/

福德祠祭拜減 天后誕仍熱鬧

德記棧士多是茶果嶺村的中心點,為往返鄰舍輔導會和天后廟必經之地。村民路過見到馬太會打招呼,貨品沒標價也爽快掏錢付款;買東西忘帶錢,馬太毫不介意,叫村民直接拿走。與街坊寒暄成為馬太的日常,為她百無聊賴的看舖生活添一分樂趣。《蘋果日報》停刊前,她逢周四、五必看區樂民醫生的專欄,說「他寫的文章都很好笑」,但早已記不清具體內容。她現在少看報紙,多數開收音機聽電台節目,例如講述香港社會大小事的廣播節目《十八樓C座》。馬太說自從電子產品普及,街坊都留在家裏看電視、玩電腦遊戲,不如從前那般走到村子的空地打牙骱。「以前熱鬧多了,街坊會來我的士多聚會。」鄰近士多的福德祠曾人來人往,村民紛紛向土地公祭上燒肉、水果等,「現在年輕的村民也沒空祭拜」。拜土地公的儀式隨時代化繁為簡,不再隆重其事,但馬太認為「供奉得多與少沒關係,心誠則靈」。

對比福德祠的門可羅雀,馬太說天后宮別有一番景象,特別是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的天后誕,村民十分重視,會舉辦盛大的慶祝活動,例如舞麒麟和搭棚做5日4夜的神功戲。天后宮在清朝道光年間建成,是少數用麻石建造的廟宇,而當時使用的麻石均取自茶果嶺石礦場。天后宮設偏殿,內有天后娘娘的龍牀,據說牀內放了不少東西,假如伸手到羅帳內摸到花生,即預卜今年生意興隆;摸到蓮子則有「年生貴子」之意,故善信去天后宮都會「摸龍牀」。

/最/愛/飲/茶/

村內茶室常去 老闆知口味

馬太從小到大都離不開士多,她說做慣了,沒學別的技能,再也走不出去村子外謀生,略顯尷尬地反問記者:「我好無用吧?」她如此自嘲,卻是一個好學的人,會上facebook觀看各式教學影片。這時剛好滑到她最愛吃的馬來西亞甜品「Pulut Tai Tai (蝶豆花咖央糯米糕)」的製作片段,只見蝶豆花把糯米糕染藍,像藍天白雲,加入班蘭葉增添甜甜的香氣。光看畫面,已能想像Pulut Tai Tai的味道,「班蘭葉香嘛,我們煮糖水、煮飯、咖喱都會加」。不過在香港,即使是馬來西亞式餐廳也鮮見Pulut Tai Tai ,馬太說她若想吃,便要自己動手做。馬太續解釋「pulut」在馬來語解糯米,這甜品以糯米作原料,有點像泰國的芒果糯米飯,「我們(馬來西亞人)煮的食物跟泰國、印尼和新加坡差不多」。譬如馬來西亞人跟新加坡人同樣會吃喇沙,主要分咖喱和亞參喇沙兩款,馬太則吃慣酸辣口味的亞參喇沙。

馬太在香港多數吃什麼?她毫不猶豫地答:「飲茶。」訪問當日早上她剛好去了酒樓吃盅飯,她喜愛飲茶不為別的,只為與左鄰右里聚一聚。德記棧士多再往前一點是茂發茶室,馬太說她以前不時光顧,現任老闆吳寶和(華哥)子承父業後,曾轉做麵檔,後因腿腳不便,不宜久站,改做士多生意。「我喜歡吃他(華哥)父親煮的星洲炒米,知道我愛吃辣,會特意多放些辣椒。他父親煮的鹵水料理也很好吃。」

/心/中/無/憾/

清拆有預兆 愛貓尋新家

茶果嶺村是一條客家村落,恰如其名,村裏的客家人喜歡做茶果,味道有鹹有甜。「村民好鍾意食,我覺得還好。」馬太反而偏好客家菜茶。近年村民漸漸搬離,這些客家味道亦難尋。2019年上一屆政府提出東九龍三條客家鄉村重建計劃,當中逾400年歷史的茶果嶺村料興建4500伙公屋單位,石礦場則建私樓,第一期清拆工程於7月尾展開。上周四(9月12日)現場所見,體藝90'S康體訓練中心範圍內的建築正拆卸,外圍設置水馬;至於德記棧士多一帶的房屋,馬太稱預計明年清拆。東區海底隧道1986年開始興建時,茶果嶺村的土地已被蠶食,及後1990年代港英政府收寮屋村的土地發展。對於茶果嶺村重建,馬太說她早就心中有數,沒覺得突然。「這件事都說了幾十年,如果拆我也沒所謂。我年紀大了,子女皆成家立室,我該盡的責任都完成了。」

茶果嶺村重建,意味年逾70的馬太將退休,她早早為士多結業做準備,「入貨也不敢入太多」,也為冷藏飲料的雪櫃、電視機和愛貓找到下一任主人。一切都悄然而去,唯有掛牆鐘的時針不斷奔跑着,俯視開業至今的大小事。也許重建讓年中無休的馬太停下來,但箇中回憶從未遠去,留住士多的珍貴時刻。

聽/眾/交/流

做不成的訪問

記者原本約了茂發茶室老闆華哥做訪問,雙腿不便的華哥因失足入院,輾轉找到馬太閒談,也從她和街坊口中得知華哥其人有份倔強。

馬太:他(華哥)雙腳無力,都走不動了。我叫他到醫院檢查,他不肯。

送貨叔叔:他那個情况一定要入院,年紀大沒辦法。

馬太:他的女兒要上班,怎照顧他?

(送貨叔叔搖搖頭,甚無奈。)

送貨叔叔:你也要退休了吧!現在就等(茶果嶺村)拆。

馬太:當然啦!我也不入那麼多貨了,不然拿回家吃?

送貨叔叔:當請街坊食囉!哈哈!

文、圖˙ 姚超雯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周淑樺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