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驗:社區客廳聚幼兒 撐開父母一片天

文章日期:2024年09月22日

【明報專訊】從地面爬上樓梯,穿過隧道,一名年輕母親在高空遊樂場抱着幼女玩盪鞦韆。上到一樓見潘媽媽在親子食堂餵女兒吃飯,享受親子時光之餘,可看看「食育區」的繪本。照顧者鬆ZONE則見有媽媽小憩,偷得浮生半日閒。任由孩子在遊戲區跑跑跳跳識朋友,照顧者趁此機會互吐苦水,更能放心去上課,補習照顧技巧。近日有不少與照顧者壓力有關的倫常慘案,多涉長者或殘疾人士照顧者,但別忘記兒童照顧者亦需要關心。若說照顧者用愛為孩子撐出一片天,這樓高3層的社區客廳則嘗試為照顧者撐開一片天,得片刻喘息。

背景

項目: 「一片天」支援嬰幼兒 照顧及發展社區客廳計劃

目的:培訓照顧者育兒知識和技巧應用,與孩子關係更親密,並提供情緒支援,建立照顧者的社區網絡

人物:0-6歲嬰幼兒及其照顧者和其7-12歲兄姐、幼兒發展培訓導師和社工

潘媽媽:獨看兩女吃力 好少me time

社區客廳這個名字不陌生,時有報道說政府牽頭與商界和民間機構合作,為不適切居所住戶提供生活空間,讓他們社交和洗衣煮飯等,孩子也能在那裏做功課。深水埗去年尾開了一間由九龍樂善堂營運的社區客廳,不過深水埗居民潘媽媽卻未有耳聞,而且「只限劏房戶申請,我住公屋申請不了」。潘媽媽期望社區客廳會舉辦活動讓照顧者放空,又會提供託兒服務,模式類似深水埗的「李伯忠一片天國際啟育中心」(下稱「一片天」)的嬰幼兒照顧及發展社區客廳計劃。

「坐呢度!」一把稚嫩的女聲叫住潘媽媽,潘媽媽照着說話做,坐下來撥了撥頭髮,額頭的瀏海因汗水黏在一起。她雖微笑着,卻藏不住倦意。潘媽媽育有兩名女兒,大女將滿5歲,細女則2歲。兩人時而打架搶玩具,時而一起發脾氣,尤其剛過去的暑假,大女不用上課,「兩個人玩得更瘋狂,把家裏弄得很亂」,將一切包括書本和鞋子裝入書包,假裝去沙灘度假。細女較黏人,常像猴子般撲到潘媽身上扭抱。潘媽無奈地說不知如何處理女兒的哭鬧,「有時任由她哭,但有時看見她哭又會覺得煩躁」。丈夫工時長,家翁家姑和父母「四大長老」不幫忙,她獨自照顧兩名幼女,因此辭去接待員的工作。「好少me time(屬於自己的時間),好難放鬆,變相很壓抑自己。」

社工相助 騰空增值自己

潘媽媽自覺未懂得如何照顧孩子,在網上看到有媽媽分享「一片天」的服務體驗,於是去年11月接受「一片天」的照顧者培訓,認識幼兒的情緒,並學習如何回應子女,現在更成為「一片天姨姨」,在中心幫助同路人。潘媽媽在中心安頓好兩名女兒後,就開始當值。有中心的幼師和社工看顧女兒,現在潘媽媽也有時間增值自己。「我在這裏可以上課,學整月餅、小饅頭,或者畫襌繞畫靜心。」

潘媽媽說深水埗區內甚少機構提供3歲以下幼兒的活動空間,她只模糊記得家附近有一所教會開功課輔導班,「好像是給幼稚園以上年級的,沒有託兒服務」。若說針對0至3歲學前幼兒的服務,深水埗除了「一片天」,還有賽馬會童亮館,「(童亮館)會辦生日會和messy play(感官遊戲)」。不過潘媽媽說童亮館的活動因報名人數過多要抽籤,很難抽中。她猜想區內大概有不少照顧者有託兒需要,就算大約一年多前申請「一片天」的「嬰幼兒照顧及發展社區客廳計劃」時,她也申請了兩輪才獲批。她形容照顧孩子就如困在一個密室裏,無處可逃,無人相助。假如有空檔,她也想進修,取得大學學位,彌補心中遺憾。傾談間,潘媽媽總忍不住望向跑來跑去的細女,不能完全放心,從此可見照顧者的責任感何其重。

蔡媽媽:不敢生病 社區缺遊戲室

「我不敢生病,生病也要先向丈夫申請(報備),要等假期才可以病。」聽到蔡媽媽這番話,一般人或會認為生病不由自己控制,未必明白她是何意,若回想潘媽媽被細女纏住的模樣,倒不難理解。蔡媽媽獨力照顧8歲的兒子和約1歲的女兒,曾因停止餵哺母乳而令乳腺阻塞,患上乳腺炎。「兒子在學校上課,但女兒還在攀爬階段,只有我一人照顧。」她當時輕微中暑,只能拖着病軀帶女兒搭的士到社區中心參加活動,那經歷尤其深刻。蔡媽媽仍記得中心活動負責人說:「好感動,你身體不適,還帶女兒過來。」她只是迫不得已,若在家暈倒,女兒便無人照料,倘在中心暈倒,至少她還能將女兒暫託。

兒子好動一點,活動量較大,女兒則喜歡安安靜靜玩公仔,兩兄妹年齡相差7年,難以共情,加上少不更事,大大增加蔡媽媽的照顧難度。有次女兒臉上生瘡,剛結了黑色的痂,哥哥以為是妹妹不小心弄髒自己,伸手幫妹妹搣走,豈料傷口爆血。妹妹痛得落下「血淚」,哥哥驚慌失措,蔡媽媽目瞪口呆,3人走在街上不知如何是好。公廁環境惡劣、未洗手不能幫女兒敷藥……蔡媽媽腦海浮現的解決方案似乎不太可行,猛然想起以前帶過兒子去「一片天」處理傷口。去到「一片天」,中心職員安撫受驚的兒子,為流血的女兒塗藥膏。「我記得Suki老師(中心職員)說這裏是社區客廳,可以把他們當成家人。」蔡媽媽頓時卸下心防,安心交託子女。

照顧者茶敘 建媽媽情報網

蔡媽媽一家住在約200呎的私樓單位,家裏放了兒子的課本和書桌等,客廳勉強只能多放一張飯桌,兩兄妹只餘小量活動空間。蔡媽媽跟潘媽媽一樣,為照顧子女辭去文員工作,丈夫獨力以二萬元月入支撐家庭,每月繳付一萬多元屋租,沒閒錢送子女到按小時收費的兒童遊戲室。她說兒子懂事像半個大人,會幫忙照顧女兒,但始終不是妹妹的同齡玩伴。若帶女兒到公園玩,「又熱又多蚊」,在日曬過後的公園軟墊跌倒更是難受。「我最近看到有小朋友踩完深水埗公園的沙池,腳掌生水泡。」康文署部分場地設免費的兒童遊戲室,不過想用要排隊取籌,「暑假期間至少排一個多小時,卻限時45分鐘玩」。蔡媽媽便申請了「一片天」的幼兒照顧者稍息服務,讓「一片天」的幼師和義工照顧女兒,兒子則留在為兄姐而設的遊戲房做功課。

暫時放下看顧子女的重擔,蔡媽媽卻沒閒着,忙碌經營媽媽間的情報網,「以前通常靠用手機上網問人」。她參加「一片天」照顧者茶敘,與同路人互相訴苦之餘,也可與街坊共享資訊,為女兒之後升讀幼稚園做準備。蔡媽媽使用服務這兩個月間,女兒學會自律,譬如要先脫鞋才能在「一片天」走動,她回家也照做,並把鞋子放好,亦有意識要自行收拾玩具。

疫下社交減 填補「被偷走的3年」

說到這裏,或疑惑「一片天」社區客廳的角色,除了目標對象不同以外,它與提供兒童託管服務的社區中心和坊間其他社區客廳有何分別?「一片天」項目總監陳翠茵(Phyllis)說「一片天」主要透過活動助親子建立關係,例如有親子活動小組和繪本故事主題班,家長先看導師示範與幼兒相處的技巧,再實戰嘗試。「小朋友表現得好時,由家長親自獎勵他們貼紙,而非導師。」又因計劃對象是0至6歲嬰幼兒及其照顧者,家長來到「一片天」,身邊人均有類似的育兒體驗,更有同理心,能互相支持,不會聽到指摘如「你怎麼當母親的?有冷氣就幫小朋友添衣啦」。

陳翠茵稱香港居住環境狹窄,尤其深水埗區多劏房,兒童缺乏肌肉鍛煉,發展遲緩,於是國際非牟利組織 OneSky for all children (OneSky)於2020年成立「一片天」,希望打造育兒友善空間,提供早期親職教育,促進嬰幼兒全人發展。她續說,新冠疫情爆發後幼兒多留家,「(嬰兒)卻連爬和練習走路的地方也沒有,平衡力較差」,同時甚少與外界接觸,社交能力欠佳。0至6歲是大腦發育的最重要時期,但3年疫情讓嬰幼兒喪失了大部分訓練腦部的黃金時間。陳翠茵說「一片天」的社區客廳正想填補他們「被偷走的那3年」,訓練他們的大小肌肉和溝通技巧,同時藉照顧者培訓調校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落差,讓父母不再拿別人家孩子作比較。

注重照顧者培訓

只要居於香港、家中育有0至6歲幼兒,證實領取政府津貼或資助;或經濟有困難的低收入家庭;經學校、機構社工或醫務社工轉介,有需要的家庭可登記成為「一片天」會員並免費使用服務。陳翠茵留意到「一片天」有不少跨區家庭,例如來自柴灣和錦田的會員,她說類似的支援嬰幼兒照顧和發展的社區客廳未普及各區,家長只好遠赴深水埗「一片天」。根據立法會去年6月6日的研究刊物《數據透視》,日間幼兒照顧服務名額於各區分佈不平均,當中以大埔區問題最嚴重,該區的服務名額與幼兒人口比例為1比271。此外,服務質素亦參差不齊,陳翠茵稱部分社區保姆僅受訓3至6小時便正式工作。她回望本地幼兒的家居意外或虐兒慘案,「很多時由於社區保姆的培訓不足,還有(照顧者)支援不足」。這也是為何「一片天」強調照顧者培訓,多於提供照顧者服務。

文˙ 姚超雯

{ 圖 }鄧宗弘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周淑樺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