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塱」「公園」獲金點獎標章 展覽主視覺設計 利記認更引共鳴

文章日期:2024年09月27日

【明報專訊】看到較為特別的展覽海報、橫幅或明信片,通常心裏默念一句「幾靚喎」之後便很快把注意力放回展覽和作品,這些「宣傳品」的材質、印刷方法和設計甚少像藝術品般引人駐足細看,它們向來見於「附屬展覽」的定位出現。實際上,背後隱藏的是一套視覺策略,觀眾也許不自覺被它們牽引。

展覽海報、橫幅等紙本印刷物,以至社交媒體的帖文圖像、場地指示牌和展板,都可歸納為主視覺系統設計的項目。本地設計工作室for&st為「城中藝遊」計劃「圓塱食誌」、藝術家岑愷怡個展「vA! 焦點—自在公園」所做的主視覺系統設計,剛獲頒2024台灣金點設計獎標章。設計總監張偉明(Ming)認為各設計項目是引發情感共鳴,建構展覽及設計體驗的開始。

要明瞭項目資訊 考慮各媒介應用

究竟香港每年有多少場藝文節目?根據康文署2023/24年度統計數字報告,單計文化節目組、觀眾拓展辦事處、社區節目辦事處已舉辦約2700場現場表演及節目;如要算上民間及商業藝術機構舉辦的展覽和活動,其總數多得不可勝數。除了留意節目主題和藝術家,大眾可曾被社交媒體或街上掠過眼底的海報、橫幅招引注視多幾秒,繼而了解一個未曾聽說的節目?設計師嘗試使用一致的視覺語言和圖案於設計項目,幫助塑造、貫穿及傳達展覽主題和信息,增加觀眾對展覽的識別度和記憶點。

展覽不止得一件作品,有時更涉及多名藝術家的創作,或散落不同地點展示,因此Ming認為最重要的是設定多變的關鍵視覺元素,「基本上不會不斷重複使用單一畫面(主視覺元素),一來在視覺上不太吸引,二來可能未必夠我們延伸去不同的medium(媒介)上使用」。設計前需考慮主視覺元素應用到卡紙、書本、帖文、指示牌等不同尺寸、不同媒介的使用情况,進而轉化成統一的設計系統,大眾只要看到某視覺圖案就能識別它屬於哪個計劃。Ming補充:「未必靠展覽的大小,或者設計項目數量去形成展覽的identity(特性),而是整個設計有沒有留下一些潛力和可能去『變身』。」

要找出展覽故事的主軸,設想統一的視覺語言來貫通一切,Ming有一套堅持,蘊含在設計工作室的名字之中。「for&st」有3層意思——「form & structure」、「for & story」、「forward & stand」。Ming強調設計前要弄清楚項目內容的資訊架構(information architecture)、為誰設計、背後渴望傳達的故事,他堅信當有一個清晰畫面和堅穩資料結構時,就可以運用不同表達手法做出具美感的好設計。設計能啟發新想法的同時,亦要守住一直以來設計的專業價值。「我做完一張設計不想停留在『好靚』就完,而是讓人看見後引起他一些想法,或者是作出下一步的行動,這些都可以透過設計來帶動。所以除了傳達故事之外,設計表達到一些情緒。」Ming如此盼望。

元朗「盤地」南丫山浪 社區專案「因地制宜」

當for&st負責設計牽涉多位藝術家、較大規模並與社區相關的專案時,Ming就會「專注在地方的感覺和關係多一點」。譬如「圓塱食誌」是藝發局今年3月推出的藝遊路線,邀來6位藝術家以藝術創作切入多個與食物有關的元朗場景。「圓塱」是元朗古稱,代表盤形豐饒的低窪平地,Ming形容從高空俯瞰的農地就好似一隻隻碟,大家圍在一起開心地享用餐饗。他抽取這個概念,將筷子、稻穗、老房屋等圖案疊印在一圈圈草綠和沙棕底色之上,構成了「圓塱食誌」的主視覺設計。圓塱食誌工作坊和體驗活動在元朗各處舉行,參加者在藝遊間可領取及寄出明信片,Ming特意設計出可摺疊的參觀指南傳單,摺成小口袋方便參加者袋住明信片。主視覺設計亦延伸至場地指示牌,草綠和沙棕色的牌板外形就似小巴站牌,與當區融為一體。

同類型的項目還有2021至2022年由藝術推廣辦事處籌劃的公共藝術計劃「南丫說:」。Ming梳理完計劃內容(content)和脈絡(context)後,得知計劃希望透過一連串活動讓公眾發掘南丫島的另一面,於是他思忖「除了15組藝術家/團隊外,南丫島自己會不會是第16位藝術家?不如留空間給這個土地去講自己的故事」。Ming反過來建議將原本計劃名稱「島嶼研究」改為「南丫說:」,再選擇用不同形勢的波浪、地形、山峰作主視覺圖案以反映南丫島豐富自然景觀。到島上藝遊的市民可拿起活動明信片,撕開中間的波浪狀對話框,框起島嶼風景。

取藝作特性再建構 回憶與新鮮感兼備

回到規模較小的獨立個展上,Ming主張設計考量側重於展示藝術家和藝術品的理念和精神。以「vA! 焦點—自在公園」為例,岑愷怡希望觀眾透過「玩」藝術裝置的過程重新認識自己,喚回兒時回憶。Ming分享設計過程:「設計時會更加考慮這些作品想給大家什麼情緒、什麼感覺。Debe(岑愷怡)本身有提出想開心的、(設計)會不會可以好像字母卡的感覺。我們有主要概念之外,還會把大家的想法建構和融合到設計項目上。」最後展覽的海報、明信片用上牛皮紙和銀色油墨印製,讓人聯想起孩童玩泥沙的記憶,並突顯岑愷怡使用金屬材料製成的藝術裝置。其中明信片特別用上刮刮油墨印刷,觀眾可刮開油墨查看作品介紹,同時重拾玩刮刮卡的經驗。Ming亦按照藝術裝置的獨特性,設計一套客製化的「P」字,例如密集圓圈拼湊的「P」字對應《乒乓樂》;方形畫框組合而成的「P」字對應分散在各層窗台的畫作《快樂地:十五個人故事》。Ming解釋:「如果我們只是把一個主視覺重複放在不同的媒介時,不單止表達不到展覽的多元、內容的豐富,坦白說也會很沉悶。我們抽取藝術品的特性,融合設計語言,重新建構獨特的art form,給人一種新鮮感。」

如此費勁去設計輕易被忽略的細節,不僅為獲得觀眾喜歡,也為滿足自我。Ming坦言「設計是一份很悶和很辛苦的工作,我也希望做得開心」,「還有希望對得起一些紙,香港有很多宣傳品,其實大家拿回去都是回收,它宣傳完那一下之後,就失去了意義。而我做這些設計,希望它能傳達信息外,是一個大家會覺得很漂亮、想收藏,或者很有意思的設計……起碼對得起一些資源」。他再回憶起十幾年前相對地蓬勃的設計業,在展覽裏會有很多不同的宣傳品給人留念,「其實我現在做的事,就是10年前我經歷過的事,我想去守住一些好的practice,而且也是一種設計教育」。

文:何詩韻

編輯:譚雅詩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設計]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