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公屋達人}衞翠芷 設計有用有睇頭 公屋街坊更幸福

文章日期:2024年10月06日

【明報專訊】提起靚的公屋,大抵會想到有無敵大海景的華富邨,還有色彩繽紛的彩虹邨,前者是衞翠芷講公屋研究的常用例子,後者則啟示她房屋設計要有記憶點,讓居民為其居住環境感自豪,幸福感油然而生。白芷花開,高雅潔白,既能入藥,也作觀賞,「又靚又有用」,前房屋署建築師、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客席副教授衞翠芷笑言這是爺爺為她取的名字由來。「又靚又有用」,市民理想中的公屋設計何嘗不是如此?

街坊要求其實不多

房屋局和房屋委員會上月推出供新建公屋和翻新屋邨參考的「幸福設計」指引,提出樂齡安居、城市連結和地方形象等8個幸福概念。剛巧研究公屋16年的衞翠芷出了新書《香港公屋設計變奏曲》,記者逮着機會,向她請教公屋設計最新變化,以及幸福設計的要素。不巧,她還未及細嚼那合共353頁的幸福設計指引,不便評論。

記者好奇衞翠芷上一次感到幸福所為何事?這問題難倒了她,她忍不住笑,回答道:「我從來不會用幸福來形容(我的感覺),應該是(用)開心吧」。她再勉強回想,「如果是第一次打從心裏感到喜悅,我猜是把我的PhD論文拿去印刷的時候」,看着由電腦黑白色的文件檔變成書封是綠色面金色字的釘裝版,她無比開心。

若以幸福來形容居住環境,似乎有點抽象,因為幸福感的定義因人而異。對衞翠芷而言,超乎她想像的驚喜會讓她感到幸福,「讓我意想不到的那種感覺很開心」,譬如說她買咖啡喝,隨咖啡附送一塊餅乾,再拉闊來看,屋宇增設斜道讓坐輪椅的長者通行,消弭行動不便帶來的障礙,也可算一種幸福。幸福沒有量度指標,但幸福可以來得很簡單。

衞翠芷於1984年加入房屋署,做了32年,她猶記得參與設計公屋時,蒐集得來的街坊意見讓她感動,「他們要求的其實不多」,例如想加部升降機從地面直達居住樓層、想栽種些花花草草,想有地方坐下,她說街坊深知資源有限,提出的訴求都很貼地。她能理解為何居民有此需要,正如她上下樓梯,來往長命斜也會覺得累一樣。

華富邨「生活小區」始祖

記者總聽上一代人說以前的公屋好住得多,更有人情味芸芸,衞翠芷稱這離不開公屋營造「生活小區」所建構的鄰里關係,而生活小區模式是從1970至1971年落成的華富(二)邨開始。她解釋,1967年算是香港歷史的轉捩點,內地不少人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而移居香港,其後本地六七暴動喚醒留下來的人對城市的歸屬感,社群意識由此生根發芽。衞翠芷2012年訪問了設計華富邨的建築師廖本懷,他說公屋設計要以人為本,應為居民提供真正的家,非只為安置災民或草根階層,這理念正體現於華富邨的設計。

華富(二)邨採用雙塔式大廈設計(又稱井字形公屋),兩幢方形樓宇相連,從高空鳥瞰可見樓宇中空,形成天井,除了有對流通風,還能讓陽光從樓頂照射落走廊和地面。每個單位的入口面對天井,出面是陽台走廊,換言之街坊打開門就能你眼望我眼。居民習慣家門大開,以保持空氣流通,可想像走廊飄散每家每戶煮飯的氣味,還有打麻將的歡聲笑語。此外,從升降機走到家門,會經過其他單位,「這便創造了街坊互相接觸的機會」,衞翠芷說此後的公屋例如愛民邨的H至L座,也用上雙塔式大廈設計。

廖本懷告訴衞翠芷,華富邨雙塔式大廈設計源於它位處山丘,若要貫徹舊時徙置大廈和長形大廈的形態,先要平整大面積土地,但他欲保持山勢,並減少平整地盤的費用,便想出能適應山坡斜度的方塔設計。華富邨遠離市區,恍如山城,為便利居民,邨裏設有平台廣場,有日用品商店、公共圖書館、街市和餐廳等,同時提供居民休憩的公共空間。所有平台均連接住宅大廈,設有有蓋通道,衞翠芷稱「你打風都可以去買菜,打風都可以去飲茶」。

不過天井和露台的設計並非人人喜歡,例如聲音在天井多重反射,隔籬鄰舍的動靜可聽得一清二楚,衞翠芷說居民會投訴噪音滋擾,亦有居民嫌棄露台一下雨打風會弄濕,「(留意到)大家封實個露台,我們便改設計,沒有大露台,只有用來晾衣服的小露台」。 1972年港英政府提出「十年建屋計劃」,希望住宅單位至少能有獨立廚廁,於是重建舊屋邨,尤其是改善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住戶要在單位外空間煮食、如廁和洗澡的環境。衞翠芷表示,重建時要原區安置居民,須先讓他們搬入同邨剛落成的新公屋,才能騰出他們原居的大廈再拆卸,故重建計劃要分多個階段,但每階段可重建公屋的土地不大,故較窄長的長形、新長形、工字形、I形和相連長形大廈樓款由此誕生。這些配合重建的新公屋單位沿襲徙置大廈的單間設計,但在單位的嵌入式露台加設廚廁。

衞翠芷續說,無論是以前的徙置大廈,還是配合重建項目而設計的公屋,均利用起居室前向着街道的露台和玻璃百葉窗採光通風,但住戶寧願將露台化為實用的室內空間,故新長形和相連長形大廈的設計將起居室改為直接向街,風雨會從玻璃百葉窗的窗葉縫溜進屋裏,為解決此問題便改用玻璃平開窗,這便是我們現時熟知的通用窗戶。

初入房署大膽設計翠屏邨

要以打造「生活小區」的概念來設計公屋,衞翠芷說樓形夠窄身,地面便能築成更多公共空間,像是她參與設計的翠屏邨,有幾座是窄長的相連長形大廈。翠屏邨19座住宅大廈於1982至1999年落成,衞翠芷剛加入房屋署就幫手完成這項大工程,她形容自己當時「初生之犢不畏虎」。話說翠屏邨在觀塘翠屏道,附近有道觀塘明渠,她想着「沒理由隔着條明渠建屋,房子面前有條大坑渠」,大膽建議覆蓋部分明渠,她現在想來,未必敢再作同樣決定。她說被覆蓋的渠面不能建樓,便打算用作行人路,再於行人路邊種樹,「很複雜,行人路下面有很多水喉、電線和煤氣喉,(進行工程)全部要改道,我打算在(被覆蓋的)明渠處改道,但同時要保留地下的明渠仍可用」。另又要考慮工程進行時的交通,以調整行車路,「而且要花很多錢,我們當時的預算不足」,最後能順利成事可說是奇蹟。

翠屏邨的建築項目橫跨17年,其間湧現新的標準公屋設計,故翠屏邨除了相連長形大廈,還有工字形、I形、Y形,以及和諧式大廈等,一條邨集合多種樓形,衞翠芷說這正好應付地區需要,譬如工字形大廈能提供中小型單位,I形則提供大單位。只數Y形大廈,也有4種變奏,她表示Y1至Y3型大廈將每翼樓梯對面的空間,以3層為一組,運用退台式設計,連接它們的公共空間,增強鄰里互動;自Y2型開始首次脫離單間式設計,讓住戶可間房,也方便日後能改建成居屋。

別看常見於公共屋邨的和諧式大廈設計統一,以為它們只是copy and paste,衞翠芷說其實因應法例改變、用電腦畫圖則、預製組件的應用,以及可持續發展的考慮等,公屋設計愈來愈複雜。她解釋,為保持公屋每個單位的質素基本一致,且能加快建屋速度,1990年代建造的和諧式大廈用上預製混凝土組件,方便量產,但也因此要精準計算好每個組件之間的連接位,包括門窗裝嵌和水管電線的位置,免得要耗時重新製造。建造簡約公屋所用的組裝合成法(MiC)只是預製組件的延伸,兩者主要分別在於預製組件運到地盤才組裝,而且建築的結構部分仍須用傳統建築方法興建;組裝合成法則會先將預製組件裝嵌,運到地盤時已是大致完成的樓宇。

衞翠芷說利用組裝合成法建屋既省時,又讓地盤環境更安全,是必然趨勢,「為什麼我們建和諧式大廈使用預製組件呢?因為工業意外太嚴重了」。傳統建築工序包括澆注混凝土(俗稱「落石屎」),石屎凝固時會因化學反應而產生熱量,要用水冷卻以防止混凝土過熱裂開,「不停淋水,弄濕整個地盤,加上處處有釘、爛板和電線,在地盤周圍走多麼危險呢,我以前初入行時真的很怕」。地盤險象環生是常有的事,便要注重安全,衞翠芷深刻記得有次在地盤工作,她想橫過兩座樓,地盤工人在10幾層高的樓與樓之間鋪了一塊板,叫她從中走過,畏高的她自是不敢照做,「我當時說不行,我回到地面再走上去」,她回憶那畫面仍覺毛骨悚然。

公屋設計要瞻前顧後

公屋設計要回應社會需要,研究公屋不能只講建築設計,還要參考不同時代的歷史背景,衞翠芷說她寫了兩本書,只算「(公屋設計)一個段落,只寫了房委會的標準型公屋」,也還沒討論整條公共屋邨的設計。衞翠芷單是講7種形態的徙置大廈設計,記者也未能盡錄。聊着聊着,天也黑了,衞翠芷眼前的大樓燈火通明,她從窗口望見室內忙碌的人們埋頭苦幹,讀PhD的回憶頓時湧上心頭,「我以前要跟學生爭用學習空間」,她當時讀PhD正是研究公屋設計。衞翠芷研究公屋設計的興趣從何而來?這得回說1997年以前,「好多人不懂說普通話」,她的普通話相對流利,在房屋署工作時要接待內地來賓,向他們介紹公屋,她被提問得多,便也想了解更多。她覺得「(公屋)那些歷史跟我日常做的事不太一樣」,萌生鑽研公屋設計進程的念頭,後來她在港大讀建築文物保護碩士,更領略到研究建築不能只看眼前,也要追溯從前。

彩虹邨的七彩外牆和籃球場是打卡勝地,重建消息去年一出,市民紛紛緬懷過去,說希望保留其特色,衞翠芷說要完整保留全邨的建築甚有難度,但要保一座的話也不無可能,她認為「入去(看一幢樓)更容易設身處地想像居民的生活,還有感受當時的歷史」。

回顧彩虹邨的故事,其彩色外牆是後來髹上,人們發現那裏拍照很好看,就引起「打卡」熱潮,「我猜居民以前住在彩虹邨的自豪感不如現在」。衞翠芷不禁反思設計公屋時,或要製造更多亮點讓居民引以為榮,歸屬感自然更強,造就社區連結,這大概也是一種幸福吧。

《香港公屋設計變奏曲》主題展

日期:9月30日至11月14日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9時

地點:商務印書館尖沙嘴圖書中心(尖沙嘴彌敦道83至97號華源大廈地下25號舖及1樓全層)

文˙ 姚超雯

{ 圖 } 鄧家烜、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