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當人們患上疾病時,常常會問「為什麼?」或「為何會是我?」,甚至懷疑活下去的意義。
在寧養院內,同工希望陪伴每一個患者做到兩件事:一、探索和回應患者心靈的呼喚、渴望。二、協助患者體驗生活的新意義,並與自我、他人,甚至與他們信仰中的神連繫。這個用愛陪伴患者的靈性尋問之旅分為3階段,簡稱為A.S.K.模式。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活得有意義。意義治療(logotherapy)的始祖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相信,人天生就有追尋意義的傾向,會為意義而活,也會為意義而死。面對年老和疾病,人意識到時間有限,就愈想知道和確認人生意義。如果能夠確認自己這一生、當下這一刻的存在意義,便能超越眼前的困局,勇敢迎向自己的苦楚。
用愛陪伴 回應心靈需要
陪伴長者和患者尋問生命意義,是靈性照顧工作。靈性照顧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定義,對於病人、長者、肢體殘障人士、智障人士所需要的靈性照顧可以不一樣,只要回應到他們心靈需要就是好定義。靈實司務道寧養院善用從體弱長者和寧養服務所累積的豐富經驗,結合信仰反省與體會,將靈性照顧定義為:本着神的愛真正陪伴患者,與他們同行。
這段用愛陪伴患者的靈性尋問之旅分為3個階段,簡稱為「A.S.K.」模式。
協助思考感受 找到平安
A代表access(進入),象徵着我們進入患者的心靈世界,與他們共渡難關。S代表seek(尋找),意味着我們幫助患者一同尋找生命中的意義和平安,在這個尋找階段中,我們協助患者透過思考、感受或實際行動,去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最後K則代表kindle(重燃),即重燃他們生命中的希望之火。
不孤單 被愛 生命有意義
在形式上,靈性照顧可能與一般探訪關懷有許多共通點,但在目標上,兩者截然不同。一般關懷通常止於「進入」,可能會進入到患者的內心,但不會與他們一同尋找,也不會幫助他們重燃對生的希望,而靈性照顧的重點卻在於「尋找」和「重燃」。因此,每次在靈性照顧的探訪後,我們會檢討是否可以把以下3個信息傳遞給患者:你不是孤單的、你是被愛的、你的生命是有意義的。
文:李瑞昌(靈實司務道寧養院心靈社康服務及牧關部主管)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