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曲《垓下歌》,讓「霸王別姬」的故事傳唱千年。從影視作品到各類戲曲,處處可見自刎於四面楚歌聲中的兩道身影。
第七屆小劇場戲曲節近日開演,《霸王別姬》一戲兩唱,粵劇、川劇各自開花。縮短篇幅、改寫劇情、貼近觀眾……在更小的戲台之上,傳統戲曲似乎正綻放新的可能。
「小劇場」如點心 為戲曲開拓觀眾
踏入戲曲中心排練室,《霸王別姬》(新編)的綵排尚未結束,記者只能坐在隔壁房間等待。片刻後,房門推開,鍾珍珍裹着唱做念打之聲踏入房間——她是西九文化區表演藝術主管(戲曲),亦是今屆「小劇場」兩齣《霸王別姬》的監製,還是8年前將「小劇場」帶入香港戲曲的「引路人」。
「食得啲大菜,都要食啲點心。」在鍾珍珍看來,「小劇場」正如劇場的點心,帶給觀眾不同於傳統的新奇體驗。「小劇場的定義,首先是劇場比傳統劇場要小,滿場也只能坐下100名觀眾;第二是演員與觀眾距離要近;第三是必須要別具實驗性,以創新為目標。」她解釋,小劇場最初在舞台劇界得以推廣,但在戲曲界卻較少使用。因為在每齣長劇中,戲曲都可以找到一些具有代表性、可單獨演出的片段,稱為「折子」,「沒人會突然間想創作一個小劇場」。
然而,經典唱段翻來覆去,演員和觀眾都已爛熟於心;名角演出珠玉在前,年輕演員難獲選中,缺少演出機會。着重實驗與創新、為年輕演員提供更多機會的「小劇場」應運而生。2017年,第一屆香港小劇場戲曲節在「借來的香港話劇團場地」開演,「竟然場場都爆晒」,令鍾珍珍發現「原來香港觀眾幾包容,仲吸引到好多睇話劇的人、年輕人、外國人入場,係為戲曲開拓觀眾嘅好機會」。自此,小劇場戲劇節幾乎年年舉行,連疫情也未能阻止。
由容納上千名觀眾的傳統劇場,到「爆咗都得100人」的小劇場,對於演員而言實屬挑戰。在粵劇《霸王別姬》(新編)中飾演項羽的演員黎耀威分享,在小劇場中,演員與觀眾的距離被拉近,「半秒鐘的失神都會被觀眾發現」。飾演虞姬的黃寶萱補充,初入小劇場時,她常常「眼唔知望邊」。小劇場帶給觀眾的感受亦有不同。黃寶萱笑稱,在大劇場中,「攞包薯片、攞張廁紙都唔會有人發現;但在小劇場中,觀眾連轉身都唔夠膽,擔心發出聲音」。
「只要有『霸王別姬』四個字,觀眾就會買。粵劇《霸王別姬》最先爆場,接下來就是川劇《霸王別姬》。」鍾珍珍說,就算是沒入過劇場看劇的觀眾,對於霸王別姬故事亦早有了解和期待。黎耀威分享,就算是去到韓國,觀眾亦會因對電影《霸王別姬》的興趣,入場觀看粵劇。是次兩齣《霸王別姬》,都將目光放在項羽與虞姬末路訣別之時,演繹西楚霸王走到窮途末路,江山美人盡失之際的悲劇。
展現粵劇發展史 嶄新劇情加現代舞元素
身兼編劇的黎耀威和黃寶萱,在粵劇《霸王別姬》(新編)中講述經典故事的同時,亦加入粵劇的發展史,「開頭時,霸王出來走四門,再唱古腔——其實粵劇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才開始用白話——再轉白話,加上小曲和南音。」黃寶萱解說,新編的前3幕,都是在回溯經典,並在音樂方面加入小量變化。而在第4幕,兩人大膽創新劇情,想像「我們心中的霸王」——「他已經走到烏江邊,為何執意要死?他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有固定扮相的虞姬,在新編中換上全白色衫,以靈魂的形式出現在霸王身邊;虞姬舞劍的身姿,原來也是霸王瀕死的回憶。服裝與劇情之外,黎耀威還在其中加入現代舞元素,以表現霸王與敵人的對峙。
「虞姬舞劍,是情的表達。」黎耀威說,兩齣《霸王別姬》都講情,粵劇着重虞姬與項羽的愛情,川劇則包含「霸王對虞姬之情、對烏江的情、對士兵的情」,情感層次更豐富。黎耀威和黃寶萱說,是次赴港演出的重慶市川劇院從前並未涉足小劇場,因此粵劇團隊親赴重慶,分享小劇場演出的經驗。鍾珍珍笑說,交流之中,發現川劇中的虞姬極具重慶地方特色,「好硬頸,係麻辣虞姬」。
為未來播種 冀提供創作、鍛煉機會
儘管川、粵兩齣劇「storyline(故事線)不同、扮相不同、音樂不同」,但兩者理念相同,都讓戲曲界的年輕人透過「小劇場」在交流切磋中不斷成長。「創作是一件孤獨而痛苦的事,如果有一天,你好想找人聊聊,至少你還可以找到與你有相同志向的人。」鍾珍珍感慨。
劇場執笠、觀眾減少,在當下堅持戲曲創作,似乎的確是一件孤獨而痛苦的事。但黎耀威卻態度樂觀:「其實有好多演員不斷入行,亦有許多年輕些的人接觸到戲曲。我們很難突然改變到潮流,但至少不斷有人接觸、了解、感興趣。」而在「引路人」鍾珍珍眼中,「小劇場」更像是「向未來播種」——「劇本不演,就失去生命了。雖然小劇場年年都蝕錢,但給到演員創作和鍛煉的機會。在未來,這些創作或許會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經典,走上更大的舞台——小劇場便是種子」。
小劇場川劇《霸王別姬》:
日期及時間:10月11至12日下午2:30
小劇場粵劇
《霸王別姬》(新編):
日期及時間:10月15至16日晚上8:00
地點:九龍尖沙嘴柯士甸道西88號 戲曲中心排練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