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繼大熊貓盈盈和樂樂於8月誕下龍鳳胎,中央政府送給香港的新一對大熊貓安安(下稱小安安)和可可近日已平安抵港,政府正為牠們徵新名字。從小安安的隔離生活影片見牠不停翻找竹子,有幾分老安安的影子。海洋公園公司高級研究員Eszter Matrai(馬思慧)對小安安與她深入研究了2年半的老安安同名感驚喜,「(逝去的)安安一直是安安,那是屬於牠的記認(brand),但與此同時我(對牠們同名)也感到高興,因為我們想念老安安,我希望小安安可以像老安安一樣長壽」。
研究大熊貓棲息習慣
港人對安安這名字不陌生,馬思慧更是熟悉。1999年,中央政府將大熊貓安安和佳佳送到香港,牠們從此定居香港海洋公園。「老安安的活動能力隨年紀增加而降低。」馬思慧說,海洋公園的獸醫團隊想確認老安安使用棲息地的習慣變化與時間的關係,於是馬思慧的研究團隊在2019年7月至2022年1月期間反覆觀察老安安的活動軌迹和選擇棲息地的偏好,研究牠的日常生活。
當時老安安年屆33歲(相當於人類99歲),「我開展研究時,安安已經很老。不幸地,我不能回到過去觀察牠以前(年輕時)都在做什麼」。馬思慧遺憾她只能記錄老安安難活動自如的時刻,而不是牠跑跑跳跳的樣子。她與研究團隊將海洋公園「香港賽馬會四川奇珍館」內兩個棲息地區域的15條路徑分類為角度20°以下的緩坡,和角度20°以上的斜坡,作現場觀察和影片分析。經研究發現,老安安喜歡上較平坦的緩坡,下坡則選用較陡的斜坡,以節省體力;另因為「棲息地B」放置了較多綠色植物,阻擋老安安的視線,牠不能看清道路而較少在那裏活動。
「安安基本上表現得像個老人一樣。」馬思慧如此形容她眼中的老安安。她猶記得老安安緩緩走到棲息地區域吃竹子,吃飽之後又睏又累,直接在她面前躺下睡的樣子,「15分鐘之後,安安還在睡」,那是她覺得老安安最可愛的模樣。記者好奇老安安如長者般活動的樣子,馬思慧說這就好比人類年輕力壯時可以跑10層樓,但當年長時,就不想走那麼多樓梯了,「我的祖母就不喜歡行樓梯,因為她膝蓋痛,年老的動物也是如此」。但人類有安老服務,大熊貓也有嗎?她解釋,他們會按老安安的活動情况調整其護理及居住環境。譬如說,老安安不喜歡走樓梯,傾向使用長斜坡周圍走,「牠可以走得容易和更慢」,研究團隊便在棲地設置斜坡。
動物有個性 難預料行為模式
別看剛才描述的老安安老態龍鍾,馬思慧說牠在生時十分活潑。老安安一般在午睡後完成定期身體檢查,隨後在下午1時半至4時期間自由探索棲息地區域,「尋找食物、尋找娛樂,遊覽牠的生活環境」。在預設的兩個棲息地區域,研究人員擺放了環境豐容物(enrichment)來刺激老安安的感官,例如橡膠波玩具和植物。馬思慧說老安安最愛玩啡色的粗麻布袋,「牠把粗麻布袋帶到房間(den)玩,就像小朋友每日都要玩他最喜歡的玩具,或蓋他最喜歡的氈子一樣」;也有點類似孩子放學後打開電視,收看固定時段播放的節目一樣,是例行公事。她續說,環境豐容物每日更新,研究人員將其擺放在棲息區域的不同位置,好奇的安安會四處搜尋,看看當日有什麼新玩意。
同樣的名字,同樣住在「香港賽馬會四川奇珍館」,小安安與老安安的行為表現可能一致嗎?馬思慧說這一切仍是未知之數,小安安仍在隔離檢疫,她還未有機會接觸牠,「說實話,我不知道牠們(小安安和可可)會如何表現,牠們可能會喜歡植物,也可能不喜歡,你要知道動物有其個性」。小安安年僅5歲,剛好成年,馬思慧預期牠會有不一樣的行為模式,「我們(於小安安的居住環境)增加了很多植物,以及所有可供牠攀爬的結構物(structure)」。她認為,人類照顧動物,總會忽略了動物的活動能力隨年紀變化,「我們照顧牠們一生,必須(按動物年齡)調整(生活)環境」,而她與研究團隊所做的正是為了透過觀察數據,以推斷動物的需要,並給予牠們合適的思維和身體(physical health)訓練,她強調:「要謹記動物如人類般是獨立的個體。」小安安尚年輕,馬思慧有好幾十年時間可以研究牠,或能有不少新發現。她期待可以看到小安安比老安安表現更活躍,「就像小孩與老人的對比」,這倒彌補了她錯過老安安成長的時光。
圈養無對錯 環境盡量貼近野外
大熊貓不懂人類語言,人類要憑肉眼觀察其行為,判斷其喜惡。馬思慧只能說她監測老安安的兩年半間,老安安使用棲息地的習慣在某些時間點轉變,但有轉變屬正常。「即使是野外熊貓(的活動量)也有分季節,牠們的表現通常與氣溫轉變有關。」例如野生熊貓在春天較為活躍,夏天則相對沉靜,直到11月才恢復活力。而且她研究老安安的時間對比其壽命短得多,難藉此直接判斷人類照顧的大熊貓與野生熊貓有相似活動模式。
在重慶動物園生活的大熊貓丁丁上月自行打開通往職員通道的門,飼養員欲把門關上,不料丁丁受刺激後追逐並撲倒飼養員。坊間對大熊貓的描述一向是性情溫和,喜單獨行動,少主動攻擊。記者好奇問馬思慧,上述事件是否常見,還是丁丁的性格使然?作為科研人員的馬思慧搖搖頭,回答道:「只有一個樣本量(不能判斷),我需要每天觀察牠才能有結論,單從一次目擊真的很難說些什麼。但大熊貓很可能不是想逃脫,只是想去別的地方。」正如人類偶爾要去去旅行轉換心情,大熊貓想奪門而出的舉動或出於對外界的好奇,「牠沒出過去,(能出去的話)令牠感到興奮」。當然,圈養動物處處受限,「我們無法建造一個國家公園」,馬思慧說人們只能盡力為大熊貓打造一個貼近野外的生活環境。
時有討論說動物園的圈養環境不適合野生動物居住,馬思慧對此說法有所保留,「我傾向說這問題沒有正確或錯誤的答案」。她解釋,野生動物面對許多生活挑戰,「牠們(野生動物)的生活不盡是童話故事」,圈養環境相對穩定,譬如溫度和濕度受控制,動物也不用擔心被獵殺。不過她難以直接比較野外和圈養環境,「世上有很多動物園的(飼養)工作做得令人驚歎,但仍有不少做得不夠好。他們可能沒有資源,或沒有要做好的心態」。而她只專注於當下的工作,研究不同生物如何利用棲息地,她說假如人類為了審美,幫動物設計中看不中用的棲息地,動物卻沒好好使用的話,代表「那不是一個好的棲息地,我們必須確保我們創造一個讓牠們感到安全的環境」。
四川是大熊貓的棲息地,有不少設於戶外的大熊貓觀賞園區,沒有玻璃隔着,遊客站在防護欄外便可直接看見活蹦亂跳的大熊貓。馬思慧認為遊客透過參觀能更明白動物的需要,學習如何與動物產生情感連結,「我們很難跟從沒接觸過動物的人解釋要關心動物的原因」。她續說即使沒養寵物,觀賞動物也有機會改變人類對動物福利和保育的態度和行動。那麼有必要訓練動物嗎?光說訓練的話,馬思慧認為這有助研究動物行為。她指與動物互動,以及教導牠們新技能,對牠們而言是有趣的任務,會自願參與其中,這讓動物保持大腦活躍,有利牠們的健康。
最愛海豚 研究難度達10級
老安安是馬思慧第一次正式研究的大熊貓,「現在我們有6隻大熊貓,我很期待下一個研究項目會如何進行」。馬思慧2010年來到海洋公園實習,初次研究對象是海豚,一提到海豚,她就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我不該有所偏愛,我要愛所有動物才對,但我最豐富的經驗是(研究)海豚。我會說海豚最深入我心(close to my heart),因為那是我在海洋公園的職涯開始」。若說研究大熊貓的項目難度是1級,她形容「海豚是10級」。單從大熊貓是陸生動物,海豚是海洋生物來看,這點不難理解,「我無法在水底住,我只能攜帶水肺裝備潛到水下」。大熊貓在地面上走動,較易觀察,但海豚在水裏移動速度快,且能上下游走,她說:「我看一段影片已能解讀安安的行為,至於海豚,我需要不斷回帶、放慢(影片速度),花更多精力逐幀畫面看,才能真正分析到其行為。」
本以為馬思慧因研究需要才習得潛水,原來水肺潛水(scuba diving)是她的興趣。馬思慧來自中歐內陸國匈牙利,「匈牙利沒有海,只有湖,最近的海邊要駕車大約8小時到克羅地亞」。兒時假日與父母到保加利亞和克羅地亞海邊是馬思慧難得的出海經歷。她笑言必須承認她第1年定居香港,感覺自己在度假,「我從(實驗室)窗外看出去就能望見大海,那藍色令我十分高興,我也能在香港實現我一直的夢想,就是學習成為一名水肺潛水員」。就在2017年,馬思慧成立了生態潛水隊「 Tursiopsdivers」,義務清理海洋垃圾,保護野生動物的居住環境。潛水隊7年間清理了18,301件垃圾,當中近八成是塑膠,物品類型千奇百趣,如針、舊身分證和麻將等,「我猜終有一日會儲齊整套(麻將)」。
馬思慧到學校講課時,有時會讓學生嗅嗅她潛水時拾獲的垃圾,學生嫌棄那臭味,「他們從此反思自己的生活模式如何影響環境」。她認為改變要從小做起。回想她初來港時,港人照顧動物的形式令她詫異,例如人們一般把烏龜放進小小的水箱飼養,牠們連翻動身體的空間也沒有。她在匈牙利讀大學時,必須學習有關動物福利的法規,包括養牛的必要土地面積,以確保動物擁有適宜的居住環境。雖然過去10年,不止是香港,她留意到人們照護動物的觀念變好,但這「永遠不夠,總有辦法做得更好。因為當你說足夠時,你就會停止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