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驗:殯儀新搞作 百無禁忌 Band sound樂韻 另類送別

文章日期:2024年10月13日

【明報專訊】「福壽雙全」橫匾高掛,映照着前所未見的一場靈堂音樂會。殯儀業者與本地樂團聯手演奏,誰說葬禮不能出現band友與流行曲?換個角度看,傳統葬禮向來會以旋律送別摯親,如道士吹「啲咑」破地獄,或詩班唱聖詩。上周五適逢重陽節,九龍殯儀館(下稱九殯)首度舉行開放日,聯同友好單位在靈堂舉辦音樂會、遺體修復講座、生死教育工作坊等,展示殯儀的不同面向。殯儀新思維非為嘩眾取寵,而是拓闊大眾想像,讓逝者和家人以最合適的形式道別。

背景

項目:九龍殯儀館開放日

目的:透過主題講座、音樂會與工作坊,連結殯儀業與生死教育,消除大眾禁忌,拓闊對殯儀形式的想像

人物:九龍殯儀館、殯儀業界友好單位、生死教育工作者、本地樂隊、市民大眾

音樂在喪禮的角色

「年輕得碰着誰亦能像威化般乾脆/快活到/半日也像活盡一百萬歲」、「走先喇係咁先喇/下次再玩吖」。靈堂迴盪一首首流行曲,當樂隊「享樂團」主音旨呈唱出《活著VIVA》首幾字,觀眾席隨即有些騷動,訝異於歌曲選擇。歌曲為人熟悉,但史無前例在靈堂演唱,才意外讓人發現歌詞與生命、離別的主題如此脗合。現場擺放着一副放有紅心氣球的棺木,唱音樂會的最後一首歌前,旨呈邀請觀眾逐一拿起棺材中的印有歌詞的紙飛機。「願你沒有牽掛遠飛/在地平線上也有我為你打氣」,伴隨着《最後晚餐》一曲,在場者大抵想着某位逝去之人,讓心聲乘紙飛機送抵他方。

除了「享樂團」,音樂會籌備者還有「賣棺材的男孩」版主兼殯儀業者陳欣與「有時有限公司」樂手鄧卓敏(Penny),前者為此重拾放下多年的小提琴,後者則有在喪禮任樂手的經驗。被問到音樂在喪禮的角色,Penny稱藉這種非文字的語言,可為在場人士帶來陪伴和治癒,感受到一份溫暖。治癒感覺從何以來?來自歌詞抑或旋律?Penny反說是背後的心意,因歌單是由家屬按先人喜好度身訂做。承辦中西殯儀服務的陳欣稱,他通常希望家屬告知偏好歌單,而不是由他決定,過程中亦有悼念逝者之意。

Penny憶述有次為一場無宗教形式的喪禮彈奏,親人事前選擇逝者喜歡的歌單,她按當下氣氛加入音樂,後來家屬的回饋很正面,「覺得很放鬆,聊天有音樂托着,已是一個令心情紓緩的方式」。婚禮樂師很常見,反而專為白事演奏的樂師很少,但Penny留意到坊間有此需要,愈來愈多人願以開放心態規劃白事。

九殯開放日的音樂會或許形式上有點破格,但予人感覺恍似一場告別式,只是觀眾代入各自的思念對象。九龍殯儀館負責人甘亮得說,音樂會反應出乎意料地好。縱使部分追思會有樂手甚至管弦樂團參與,但並不會像今次採用舞台演出形式。早於一兩年前,甘亮得開始考慮引入類似服務,但一直擔心,「(人們)未必覺得(喪禮)可以咁嘈,未必接受」。今次經驗帶來信心,他從旁觀察,很多觀眾在音樂會上真情流露,「投入、情感連結是做到的,比一般喪禮更多」。未來九殯或會推出類近音樂會形式的喪禮,讓家屬多一種選擇,若逝者本身喜歡音樂,可選用這種方式道別。

創新與莊嚴 尊重為先

九殯向來有不少非傳統的嘗試,例如曾為長者及慈善團體提供導賞,近日則與「香港燒賣關注組」聯乘推出「紙紮燒賣」產品。殯儀是相對封閉及傳統的行業,破格做法難免惹來非議。要怎樣拿揑創新與莊嚴的界線?甘亮得提起在開放日前一天,曾想過把紙紮麻將枱搬出戶外作打卡點,後來還是決定與其他紙紮品置於室內展示,「因為我覺得還是要有一個平衡,始終是尊重的場合或(值得)尊重的事情,不能完全偏離重心」。在殯儀館導賞期間,他千叮萬囑參加者不可拍到先人樣貌或名字,同時避免喧嘩,尊重在此安息的逝者。

今次是九殯首度舉行開放日,背後是甘亮得與業界友好長期交流的成果。眾人一直留意殯儀業發展趨勢,曾拋出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藉開放日「 試水溫」。陳欣稱,雖然香港絕大部分人偏好傳統喪禮形式,但他認為與開拓新選擇並無牴觸,「只不過多了選擇,唔好強迫人接受什麼是主流」。

修復遺體助家屬療傷

在香港,就嚴重損傷遺體進行修復並非主流。九殯開放日邀請台灣遺體修復師郭璋成分享,介紹就遺體不同損傷狀况的修復技術,以及此舉對喪親者的輔導功能。長達3小時的分享會坐無虛席,觀眾不斷提問,對修復應用相當好奇。郭璋成受訪時指,台灣的遺體修復行業約於8年前起步,而他作為推動者,感受到此舉能安撫家屬的心。他舉例曾幫助一個個案,一位女士下樓買飲料,慘遭車禍喪生,其母親深感悲痛,「一直想她(女兒)不是去買飲料而已嗎?怎麼就沒有回來」。面對至親意外身亡,有些家屬不願接受,但郭璋成稱若把遺體修復完整,讓母親好好與女兒道別,悲傷是可以痊癒的,「痛是因為殘缺不全的遺體」。

遺體修復工作分秒必爭,因為就算添加了防腐劑,遺體還是會隨時間腐化。台灣以「團隊」形式進行修復,加快處理速度,牽涉的專業包括化妝與造型、醫學美容、外科縫合、特效技術及公共衛生等。郭璋成稱,家屬需要提供逝者照片,讓團隊依循復修。

很多人對於殯儀相關一切忌諱,見到棺材、靈堂會害怕,經過殯儀館也繞路避開。不過郭璋成認為,當人們尊重逝者,從遺體修復以至殯儀過程均以人為本,其實禁忌就不存在了。所謂以人為本的觀念,早已存在於漢民族的殯葬文化裏,例如人們為逝者燒紙紮品,郭璋成說:「你怎麼知道他(逝者)要吃飯啊?那就是以人為本,從人的思考裏面,我認為他一定跟我們一樣啊。」同樣道理,他進行遺體修復時,也會把遺體當作是人,修補殘缺之處,目的是要恢復至正常的身體外觀。

如遺體難修復 蓋棺處理

香港礙於時間與價格等考量,並不多人選用遺體修復服務。不過,本地殯儀策劃師鄺汝溡指,面對身體尤其頭部有殘缺的遺體,本地化妝師和防腐師也會盡量以有限資源簡單修復。若遺體難以修復,業界會蓋棺處理,並利用靈前相與葬禮儀式,為家人帶來安慰,「道教、佛教儀式會幫逝者超度,就算是教會的(基督教儀式),也可以說逝者返天家了,大家不用擔心」。一般人未必為意,葬禮流程本來便包含哀傷輔導功能,讓家人可抒發情緒。

不論是遺體修復、音樂會或遺物轉化活動,目的都是讓先人安息、家屬釋懷。「思念有不同的方式,不一定是一個很死板的喪禮」,甘亮得說從宏觀來看,開放日的活動亦屬殯儀服務的一種。「固有思維就是,只是拜神或者有人念喃嘸就是殯儀,其實不是。尤其現今社會不同了,人們思維闊了,所以殯儀或告別都可以多元。」本地喪禮往往受固有形式框着,但無論家屬選擇哪種形態,不變的是對逝者與生命的尊敬。

文˙ 朱令筠

{ 圖 } 鄧家烜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