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記者常光顧的粉麵檔,最近終於用完積存的塑膠飲筒,只是走塑後隨凍奶茶附上的紙飲筒,不夠廿分鐘便軟塌,使人掃興。《2023年產品環保責任(修訂)條例草案》(下稱走塑令)實施近半年,適應期將過,相關部門可嚴厲執法。民以食為天,餐具從塑膠變無塑,意味全港要一起適應。有飲食集團與大專生、餐廳職工和設計師合作,重新設計用料更少的即棄餐具——但既然即棄,如何環保?原來他們認為環保難一步到位,若各界意見齊討論,抱怨可演變新思維。
【明報專訊】記者常光顧的粉麵檔,最近終於用完積存的塑膠飲筒,只是走塑後隨凍奶茶附上的紙飲筒,不夠廿分鐘便軟塌,使人掃興。《2023年產品環保責任(修訂)條例草案》(下稱走塑令)實施近半年,適應期將過,相關部門可嚴厲執法。民以食為天,餐具從塑膠變無塑,意味全港要一起適應。有飲食集團與大專生、餐廳職工和設計師合作,重新設計用料更少的即棄餐具——但既然即棄,如何環保?原來他們認為環保難一步到位,若各界意見齊討論,抱怨可演變新思維。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