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劇情轉折若夠驚喜,才容易令觀眾留下印象。今期小不點主角學傷健共融,記者、社工與乒乓球小教練故意賣個關子,隱藏教練另一個身分。揭盅之際,小不點大感驚訝,有人則許下一個學習願望。
簡介:「乜乜乜學校」不教中英數,邀來各界教師,傳授關乎社會議題的價值觀。新欄目「小不點學堂」與明愛莫張瑞勤社區中心合作,跟隨5名高小學生上課去,旁觀體驗學習,探索價值觀教育的可能。
【上課模式】
你對殘疾認知有幾多?
上課之前,明愛莫張瑞勤社區中心社工設計限時問答遊戲,了解參與今次課堂的4位小不點主角對殘疾與共融的認知。他們對於殘疾類別的認識不少,除了視障、聽障,還說得出肌肉萎縮、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長期病患同屬殘疾。被問到有何設施或行為可達至共融,他們舉例城市各處可見的無障礙設施,如添加斜坡、扶手和感應燈,亦有留意行人路上凸出的觸覺引路帶。
至於與殘疾人士相處的態度,他們一連拋出好幾個正面詞語:有耐性、尊重、有禮貌、溫柔……如果不確定對方的殘疾需要,那會怎樣做?Wanderer答說:「要問清楚,費事冒犯。」好尷尬和Chinese People(暫名)則提出要觀察、聆聽。
最後一條問題,記者問4位小不點:「你們覺得殘疾人士是否一定比你們差?」Wanderer和Chinese People(暫名)的答案值得深思:「我可能比殘疾人士還要差。」
小學價值觀教育及人文科課程框架均提及共融概念,例如在小六人文科教授與不同社群的成員和諧共處,尊重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差異,以包容的態度相處,讓每個人享有平等和尊重。相關的教學資源平台則列出一段認識視障人士的短片,以及由平等機會委員會製作的動畫影片「認識殘疾系列: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等。
【課堂剪影】
「樊振東」登場
小教練穿著球衣球鞋,從禮堂一端粉墨登場。這節共融課先以乒乓球課開始,4位小主角並不知道教練來歷,在其指導下學習乒乓球技巧,然後交流。乜乜乜學校的學生均有別號,小教練也不輸蝕,自稱是「樊振東」。「嘩……」奧運乒乓球男子單打冠軍大名一出,馬上引起大小朋友興趣。上課時正值9月,想必是奧運餘溫未過,眾人觀賽記憶猶新。
活動:大顯身手
時間:1小時
流程:
.小教練與參加者先輪流帶領熱身,然後由教練逐一教導握板、接球和開球等技巧,最後以友誼賽作結。
記者觀察:
.做運動前先要熱身,上過體育課的小不點們對此毫不陌生。4人與小教練輪流帶領熱身,轉肩扭腰,下蹲拉筋。然後小教練指示他們側併步,熱身帶點速度刺激,眾人不亦樂乎。
.部分小不點完全未接觸過乒乓球,其餘只是參加過短期興趣班。小教練從握板教起,再與他們練習接發球,教學表現很認真。「我發3球畀你,睇吓你接不接到。」「望住個波。」
.好尷尬不禁說:「好嚴肅呀教練。」其實小教練年紀甚至比部分學員還小,大抵是因其敬業態度,學球期間有人脫口而出:「阿sir」。
活動:一齊講吓啦
時間:1小時
流程:
.社工帶領小不點與小教練進行「兩真一假」遊戲,分享關於學校生活的兩件真事、一件假事,其他人要猜中哪件事為假。
記者觀察:
.小不點和小教練分享各自校園軼事,如學校很悶、曾欠交功課、訓導主任很惡。他們雖然就讀不同學校,學生體驗倒是有很多共通點。
.課堂接近尾聲,記者問有人記得小教練來自哪裏嗎?「樊振東」提出3個選項,聰明的小不點全數答對:「中國香港聾人體育總會」。此時「樊振東」突然奪門而出,回來後雙耳似乎戴上了什麼。有人猜是耳機、AirPods,不出多久便揭曉是助聽器。Wanderer問出重點:「為何剛才教我們的時候,你聽到我們說話,不用戴助聽器?」
【課後檢討】
跳出課本的驚喜一課
「樊振東」另一身分揭盅——10歲的進希是中國香港聾人體育總會的乒乓球青苗訓練班成員,患先天性中度聽障。中度聽障的聽力閾為41至55分貝,進希爸爸舉例目前眾人身處環境安靜,他以正常聲線說話已是約50至60分貝。剛才打乒乓球的環境不算嘈吵,所以進希不用戴助聽器亦可聽到大家說話。助聽器有助擴大聲音,進希平時會長期佩戴。
進希平日與聾人朋友以手語溝通,這節課堂結束前用手語表達感想:「今日好開心認識大家,希望以後可以再見。」小不點主角平日打打鬧鬧,在進希分享時難得靜下來,專心聆聽。兩名女生表現好奇,主動問了不少問題;而沒發問的兩名男生,就在一旁模仿進希打手語。
好尷尬直言,這一課驚喜十足。社工事前告知上傷健共融課,好尷尬一邊打球一邊猜測:「我本身都估他(進希)可能是聽不到,但睇佢一整堂都無乜感覺,就覺得他無乜事囉。」進希爸爸說,或許我們日常生活中遇過聾人,只是因其外表跟我們無異而沒有發現。記者問進希,希望大家相處時如何對待他,他沒多想便回說:「正常咁對我得㗎啦。」
怕冒犯不敢多言 變相孤立聾人
有些人出於好意,怕不小心冒犯殘疾人士,所以不敢多說。不過進希和爸爸反而說:「愈咁諗愈冒犯。」聾人會覺得被排斥、孤立。「見到他們(聾人)覺得講唔掂就避開,其實不理想」,進希爸爸提到,與聾人相處或許要多些耐性,但毋須害怕溝通。就算不懂手語,健聽人士亦可以利用紙筆或語音輸入。
進希就讀的學校實行手語雙語教學,同班的健聽同學不一定要學手語,不過從旁觀察已學到不少。有時同學之間會結合口語手語溝通,進希爸爸解釋:「可想像環境就是我們平時講廣東話會混合英文。」一般學校未必有聾人學生,故主流學生很難有機會長期接觸他們。不過這次共融課的構思並非新鮮,例如「黑暗中對話賽馬會對話體驗館」讓參加者感受視障人士世界,或是坊間有社企籌辦「真人圖書館」活動,由不同文化背景、殘疾需要或任職特殊職業的人士分享。教大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講師李越民指,學生從課本認識聾人或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會形成既定印象,譬如覺得他們是需要被關顧的一群,社會需設相應無障礙設施。
李越民提到,小不點主角之所以感到衝擊,因這次能親身接觸聾人,突破課本所學,「見到聾人與自己差不多,可能還更厲害,因為更擅長打乒乓球」。縱使殘疾人士有特殊需要,但他認同從價值觀教育上,更應強調他們與一般人的共通點,譬如我們也有喜怒哀樂,大家也都是香港人。共融課過後,Wanderer表明想學手語。「(活動)是衝擊到她,她做到一些commitment(承諾)」,李越民評論道,對比中學性教育教材建議安排學生簽署「訂立親密界限」承諾書,Wanderer主動承諾,更顯活動效果。
上一課情緒課,小不點對自行探索時間印象最深,而今次共融課,未嘗不是由他們全程自主學習。參考教育局的專業標準參照「T-標準+」,教師的專業角色之一是「啟發學生的共建者」,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啟發他們建構知識,投入深度學習。李越民比喻教師像運動教練,到某階段已經沒什麼技巧再教,只是協助學生設定目標。學生憑藉興趣自主學習,效果一定比教師傳授更好。「讓學生主動去探索先至學到嘢,在價值觀教育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