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身上衣 連結本地文化工藝 七彩針織睇得拎得又擺得

文章日期:2024年11月01日

【明報專訊】秋風起,取出衣櫃裏的針織衣穿上,細看織布上的紗線彎曲成圈,環環相扣。但除了印象中的溫暖牌冷衫外,紗線可有扣緊時代,交織出新變奏?在政府繼續推動時裝設計盛事化時,羅氏針織工作室延伸紗線至針織畫作、飾物、手袋和家俬套,先將針織融進生活。

羅氏針織於香港紡織業的黃金年代成立,扎根香港近半世紀,羅氏家族創辦過廣為人知的服裝品牌Bossini。兩年前,集團設立羅氏針織工作室,希望傳承毛織工藝,現時製造的產品涵蓋生活不同範疇。出乎意料的是,香港工作室只由一名設計師、兩位針織匠人和4部電腦織機組成。

取材舊樓花卉 以knit art接觸大眾

訪問相約位於荔枝角道822號的工作室進行,甫走進地下大堂,便打破對針織的刻板印象。一大幅色彩繽紛的針織畫映入眼簾,介紹深水埗18座建築物;通道兩旁又掛有幾幅織上羊蹄甲、杜鵑、木棉花等Floral Art系列畫,花瓣起伏有致,用立體織法營造層次。隨後看見部分回收家俬都經過針織工藝翻新,這些都是由羅氏針織工作室設計和製造。

工作室內每個角落同樣展示了他們的針織品,率先引人注目的是面朝大門的一對針織畫。畫作分成日、夜版本,四邊紅綠黃黑、灰藍橙黃色的幾何色塊自下而上伸展和交錯堆疊,形成一種被包圍其中的感覺,針織畫正是取材自由舊樓群組成的鰂魚涌「怪獸大廈」。「針織的硬性知識很多,不易吸收,所以開始測試用較簡單、易接觸大眾的方式去推廣,例如做一些knit art(針織藝術)。」——如冀望一下子將一種綑綁於衣物的工藝推及公眾確是異想天開,設計師及工作室策展人黃靖貽表示,她即便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服裝學系、加入了工作室兩年,仍未熟知針織,因此利用設計來包裝故事,滲透針織技藝和歷史文化。

「有段時間很多外國人對香港建築都很感興趣。」黃靖貽說好些電影、音樂錄像或攝影作品都曾來過香港如怪獸大廈取景,觸發她構思發展「怪獸大廈」系列。之後又選出另外12棟1960至1970年代建成、別具本地特色的建築,將其建築風格設計成織布圖案,如密集圓圈框起怡和大廈的輪廓、半月拱橋狀的窗口標誌着上海實業大廈。推廣針織工藝同時順道介紹香港及文化,也是黃靖貽的目標。又如為龍年而製造的手提袋,袋上的龍紋參照了中國面譜和日本浮世繪上龍的特徵來設計。她說:「針織其實就是一條線一個個loop所組成,都好希望利用這一條線將歷史、文化、工藝連結一起,讓所有人看見。」

「3人4機」撐起工作室 織法選擇亦屬設計

圖樣設計好後,便會交給針織匠人黃繼典(典哥)和許佳偶(佳師傅)。他們年少時誤打誤撞進了針織行業,誰料一做就已經40年,從手搖織機過渡到電腦織機,見證香港針織業變遷。收到圖樣後匠人就用織物模擬軟件,將圖樣轉化作電腦織機數據。眼見電腦上佈滿密密麻麻彩色的方格,「它一個格子等於一支針,顏色代表一些動作指令、織法。織機有分前機板和後機板,例如黃色就是底面都會織……」典哥一手控制搖桿,一手握筆點向觸控板介紹,作為外人只感到非常複雜。典哥續說電腦織機能生產規範一致的產品,顯著提高產能,相當於取代3至4名工人的產力,並能執行傳統手搖機無法實現的技法,但偶爾碰到斷紗線的情况,仍須人手修正。

就以「怪獸大廈」系列為例,設計由5種顏色拼湊而成,色塊細小零碎,轉化作數據時不僅要考慮繪圖的精細程度,還必須確保其與建築的結構、比例和形狀相符,亦會於各個位置應用不同的織法,例如平面織法用作表現建築窗台、毛巾織法營造鬆散軟綿和凸起的層次感,隨意放置顏色或織法會使成果難以辨識,因此每個細節都要仔細校正。雖然兩位匠人謙虛地稱他們只是負責執行設計,但無疑根據經驗來選擇針織技法也是一同參與設計的過程。

摺疊手袋免縫紉 減紡織廢料

這兩年間的新嘗試,令佳師傅感嘆「我們以前很少人用針織機去做這麼多元化的產品,都不知道可以做這麼多」。黃靖貽認為「只有慢慢去普及到生活每一個層面,大家才會好奇、了解針織是什麼」,因此也設計出花瓶等針織日常物。黃靖貽介紹去年於香港國際時尚匯展(CENTRESTAGE 2023)發布的「The Origami」系列是其一最具代表的作品——只用一塊織布,不用縫紉,就可以像摺紙般折疊成卡套、手袋。佳師傅初時聽到這個想法,忍不住搖頭說「我做不到」,幾十年針織經驗告訴他,總要車縫才能成形。黃靖貽態度堅定地表示「一定要這樣做,我們一起想辦法」。背後堅持的原因關乎減少產生紡織廢料(textile waste),尤其在紡織業和製衣業的製造過程,數以噸計的多餘布料被丟棄。若以「knit to shape(針織成形)」的方法製作,機器織成的織布就是最終形態,毋須再作剪裁和縫紉。黃靖貽示範將攤平、不規則織布翻折,不消30秒便摺疊成立體手袋,簡化生產程序,也減卻儲存或運輸的負擔。新系列PIXIE延續此做法。

「你現在跟我說有毛巾織法、過針、手感,沒有人會知道是什麼,除非24小時坐在這裏(工作室)。」黃靖貽有感如要一改針織形象,就要「走個極端」,顏色從以前普遍訂單的黑白灰,改為絢麗繽紛;針織衣之外還有無數可能。問及創新過程有趣嗎?佳師傅莞爾答道:「比較有挑戰。」

文:何詩韻

設計:賴雋旼

編輯:譚雅詩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設計]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