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早期中國影像 細看昔日社會風貌

文章日期:2024年11月01日

【明報專訊】現代人交友或會加fb、Ig,或會交換卡片。回到約170年前,人們同樣使用名片—— 一張印有個人肖像的照片(cartes de visite)。它的大小跟卡片相若,故又稱「名片照」。當互贈名片照時,即代表重視自己與對方的關係,亦有人當作「明星小卡」般收藏,可算是早期的一種社交形式。包括名片照在內的逾500張早期中國照片現正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辦的「回望——夢周文教基金會早期中國影像藏品展」展出,映射前人的生活軼事和歷史。

攝影術自1839年於法國公諸於世,便成為文字、繪畫以外的歷史紀錄印證。據文獻紀載,英軍在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曾影過鎮江焦山,但未見存世影像。要追溯攝影術最早抵達中國的證據,是1844年法國與清廷簽署《黃埔條約》的歷史影像,拍攝者為埃及爾(Alphonse Eugène Jules Itier)。他亦隨法國外交及軍事代表團,在澳門和廣州拍攝一系列昔日風光及人物照。在「回望」展覽的開端,就展示了一幅以達蓋爾銀版法所攝的《澳門南灣》(1844),是現存最早在中國拍攝的照片之一。這批彌足珍貴的照片是夢周文教基金會捐贈予香港歷史博物館的中國影像藏品,內容涵蓋重要歷史事件,如第二次鴉片戰爭、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也有記錄清末民初的城市風貌、風土人情及景點建築,現在展覽可見部分原相及相簿,或以原件複製的形式放大展出。

老照片「時光倒流」 呈現舊時民間生活

夢周文教基金會代表張頌仁說這次捐贈的照片屬時代佐證。他指百多年過去,中國的風俗文化、教育體制、文化建設遺蹟有翻天覆地的改變,卻甚少有物證存在、記錄過,以致難以看見完整的舊文明,對他而言是「我們那代人的一個最大的心靈創傷、對社會現代化有種文明傷感」,因此從影像瞧見舊時民間情景感慨萬千,「老照片最強烈、最大的吸引力就是讓時光倒流的感覺」,以及為觀眾帶來直覺觸動。即使知道當時礙於攝影技術未盡完善,需長時間曝光才能成功拍攝,形成「擺拍」的情况(有說法質疑其違背「攝影反映真實」的本質),但撇除這種複雜的詮釋問題,張頌仁仍認為老照片是重要的歷史佐證,映照時代面貌。

早期中國影像大多數都是外國人拍攝,如比托(Felice Beato)、湯姆森(John Thomson),他們觀察中國社會的視角截然不同,張頌仁指觀眾能借他們的眼睛和鏡頭回望中國文明。中國攝影師對民間生活司空見慣,很多時候都會忽略而不會把日常片段拍下,而外國攝影師就以一種跟自己文明截然不同的角度去拍攝,宛如現代人在外國旅遊的獵奇心態,得出一種不一樣的中國風貌詮釋。張頌仁說:「照片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看同一件事,譬如慈禧太后出殯整個儀式是如何處理,還有當時中國人在國外世界博覽會參展時如何解釋和呈現自己,這件事很有意思。」在「回望」展覽中,正可見到美國百年攝影公司記錄的「1876年美國費城世博會中國展區」。當年首次有中國官員出席費城世博會,中國展區展出象牙雕刻、瓷器、茶葉等共720箱的參展品,大牌樓上書有「大清國」三字。另有一張照片捕捉了世博會展出的朱紅色圓拱頂月牀,現收藏於美國迪美博物館。

照片畫像互相對照 透視中國傳統肖像審美

張頌仁同時是一名策展人、香港漢雅軒的總監,他在察看早期中國肖像照時,聯想起中式人像畫和民國時期海報畫的畫法,肖像照片和畫作之間可以互相對照。他提起攝影術傳入中國時的勾攝靈魂之說,「中國人對肖像審美一直到20世紀,很多地方都說影相不可以拍黑白臉、chiaroscuro(明暗對比),拍照不可以有陰影,因為那是鬼面」,因此大部分中國肖像照片中被攝者的身體和面龐都朝向攝影機,即使是四分之三側面的照像也不會拍出面部陰影,同時因為拍攝時間長,被攝者久久靜止不動,以致表情嚴肅木訥。張頌仁指出這種風格的肖像照與當代中國畫家張曉剛的人像畫的特徵重疊,「張曉剛的畫為什麼會這麼成功呢?他說他小時候看了六七十年代的舊照片,大部分都在影樓拍攝,當時拍的照片審美跟傳統繪畫的審美一樣,就是基本上人像的臉陰影很小,只是勾勒出前後關係和高低關係的肖像」。後來張曉剛研究民國時期的海報畫,海歸後又找到中國人獨特的造像方式,發展成他現時畫作的特色。張頌仁認為無論在攝影或繪畫上,中國和西方對肖像不同的技法取態都很有意思。

回望——夢周文教基金會早期中國影像藏品展

日期:即日至2025年2月3日

時間:星期一、三至五

上午10:00至晚上6:00;

星期六、日

上午10時至晚上7:00

地點:香港歷史博物館(九龍尖沙嘴漆咸道南100號)

詳情:shorturl.at/B3p7H

文:何詩韻

設計:賴雋旼

編輯:譚雅詩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藝述速遞]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