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本動畫《吉伊卡哇》(Chiikawa)在兩岸三地引起熱潮,港人想看就要上YouTube或用VPN連去日本Netflix。小孩以前想看動畫,多趁爸媽上班,放學立即回家掌管電視機遙控大權,動畫大多從日本或內地外購,難道我們沒港產動畫嗎?香港也有家喻戶曉的《老夫子》和《麥兜》,再看香港動畫導演石家俊2017年奪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後,今年再次入圍,便知香港不是無動畫,只是欠缺大規模放映的渠道。日本動畫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影響香港動畫創作者?香港業界又能否借鏡日本動畫的發展模式?
港動畫偏日式 暗藏軟實力
跨文化研究學會主席、日本鎮西學院大學教授潘文慧研究動畫歷史20多年,她說香港動畫發展通常會與電影一併討論。隨香港電影在1950至1960年代開始發展,動畫片段有時穿插電影,或加入在廣告中,而這些動畫以漫畫為藍本。「《牛仔》和《老夫子》這些都是以日常生活為主,香港動畫主要分兩類,一是關於日常生活,二是連環圖漫畫,例如武打漫畫《龍虎門》。」潘文慧續說,這些充斥暴力和成人元素的武打漫畫在1970至1980年代常見於報攤,一般只售給年滿18歲的成人,「這些漫畫是電影最主要的橋段來源」。郭富城和鄭伊健出演的電影《風雲:雄霸天下》(1998年)改編自漫畫《風雲》;甄子丹主演的電影《龍虎門》(2006年)也是改編自同名漫畫。「我覺得不需要刻意說香港動畫發展怎樣,因為其背後是一整個不能分割的文化軟實力產業。」潘舉例說早前席捲全港,甚至走進康城影展的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按小說《九龍城寨》及其同名漫畫翻拍,是串連的娛樂產業,並非單純動畫產業。「這是香港很有趣的(動畫)生態,有別於日本根據經濟環境而發展。」
香港動畫主要受漫畫影響,製作風格偏向日式,人物的肢體動作和表情不會畫得太浮誇,潘文慧說電視台多播日本動畫,香港製作人自然耳濡目染。日本動畫又稱Anime,潘文慧說Anime專指日本創作的動畫,有別一般動畫片(Animation),也與美國生產的卡通片(Cartoon)大有不同。日本和美國是全球兩大動畫製作和輸出國,潘稱兩者的目標觀眾不一,日本動畫給親子共賞,適合不同年齡層,美國卡通則專門為兒童製作,「但美國動畫工作室Pixar現在也以大人為製作對象」。
平安時代漫畫 記風俗諷社會
如此看來動畫主要分日式和美式,但動畫定義為何?潘文慧解釋,動畫可作「motion picture」(會動的圖片),也有加入聲音的「audio-visual format」,「所以動畫不一定是長片或電影,可以是簡短的廣告」。按此定義,錄音技術未發達時的無聲動畫也是其中一種。潘說日本第一齣動畫《塙凹內名刀之卷》於1917年上映,片長只有5分鐘,故事講述一名日本武士襲擊老者,試其武士刀的鋒利程度,他卻不敵敗走,以為是刀鈍便把刀折斷。至於有聲漫畫何時出現,下文將詳述。
現在提起日本動畫大師,大概會想起執導《千與千尋》和《風之谷》等著名電影的宮崎駿,原來日本動畫始祖是北山清太郎、下川凹天和執導《塙凹內名刀之卷》的幸內純一,他們是第一批製作動畫的人。潘文慧稱這3名動畫創始人遺留的動畫檔案只有兩段被世人發現:動漫研究者在古董店尋獲北山清太郎1918年動畫《蒲島太郎》的膠片,除此之外一併購入手搖式玩具放映機,發現《塙凹內名刀之卷》膠卷。《塙凹內名刀之卷》畫得精美,但串成動畫後武士動作略顯笨拙,畫面過場效果不算自然,不過以1917年的標準來說很不錯。潘文慧說:「(1917年)要製作大約4分鐘的動畫其實很困難。」
正如上文提到,動畫源於漫畫,漫畫的原點又在哪裏 ?潘稱漫畫原點是平安時代末期至鎌倉時代初期(12至13世紀)的日本國寶《鳥獸人物戲畫》,它分為甲、乙、丙,丁四卷,每卷都能看見人物風俗或動物嬉戲,更用擬人法描繪動物,例如青蛙手執荷葉像人類般撐傘,「它用圖畫去表達、記錄一些生活習慣或者進行諷刺」,一張張黑白畫能串連成完整場景,反映當時的日本社會。
日本將漫畫視為重要的文化財產,潘文慧稱其重要程度媲美茶道和花道等傳統文化,文化重鎮京都更專設「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再後來日本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北齋漫畫》於江戶時期1814年面世,繪畫民生百態,被視為日本漫畫的里程碑之一。江戶時代的漫畫以手繪為主,例如潘文慧持有的浮世繪本真迹是以傳統方法製作的線裝「和本」,書裏圖文並茂,「有一本教大家小心麻疹」。潘稱漫畫是日本人其中一個學習途徑,漫畫早期多用於教育或記錄,遠遠不止講故事。
20世紀動畫 有反戰有護口腔
不止是漫畫,日本最初的動畫也含有教育意味。據日本放送協會今年5月報道,有動漫研究者同樣在古董店找到北山清太郎另一作品,是1923年日本日用品製造商「獅王」製作的「口腔衛生」動畫,宣傳刷牙的重要,教導兒童預防蛀牙。潘文慧說:「不是齋睇和玩(娛樂),也應用於教育上,據報道所說,這動畫當時真的播給學校小朋友看。」這齣1920年代的動畫仍是有畫無聲。
或許用有趣的動畫說教讓人更易接受。全球首齣有聲動畫是美國的《汽船威利號》,片長約7分鐘,於1928年上映。至1930年代,有聲電影技術開始普及,美國華特迪士尼公司開始大量製作動畫,並於1937年發行《白雪公主》系列。潘文慧稱這些迪士尼動畫當時傳入日本,米奇老鼠尤其廣為人知,能在該時期的日本動畫看到蛛絲馬迹。譬如1934年發行的日本動畫《玩具箱系列第3集 繪本1936年》(オモチャ箱シリーズ第3話 絵本1936年),一隻外貌酷似米奇、代表美國的老鼠轟炸日本領土,一眾日本民間英雄如桃太郎和金太郎為保家國,與邪惡的米奇激戰。動畫概要提及,動畫製作人希望觀眾能從中了解戰爭之恐怖。
潘說這時期的動畫多宣傳反戰信息。1930年出產的《煙囪匠佩羅》(煙突屋ペロー)講述一名煙囪匠維修時救了一隻白鴿,白鴿贈他一顆神奇蛋,後來煙囪匠因事被判死刑,行刑前他看見敵軍襲擊家國,戰爭一觸即發,此時神奇蛋竟然派出士兵助國家取勝。煙囪匠的罪行被赦免,並獲得獎勵,但他看見戰爭帶來的傷痛,認為戰爭應該消失,決意捨棄神奇蛋和獎勵,只盼世界和平。1939年二戰爆發後,日本軍方直接利用動畫宣傳軍國主義,1944年發行的動畫《桃太郎海之神兵》便是其一,潘文慧稱日本海軍贊助製作這動畫以提振軍隊士氣。
日動畫隨時代變 香港如何?
由此可見,日本動畫一直按時代和社會需要轉換主題,二戰後國民要休養生息,動畫再沒戰爭意味。1950至1960年代的動畫偏向消閒和營利,例如東映動畫製作的《白蛇傳》於1958年上映,以中國同名民間傳說作藍本,是日本首齣全彩色的動畫長篇電影,宮崎駿表示他看過《白蛇傳》後才立志成為動畫導演,潘認為這也體現日本動畫與世界各地的文化互通。1960至1970年代出生率回升和經濟好轉,以親情和科技為主的動畫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例如《鐵甲飛天俠》和《多啦A夢》,日本動畫從此逐漸邁向國際。
回望深受日式動畫影響的香港,香港動畫又如何?除了1981年的動畫《七彩卡通老夫子》和2001年的《麥兜故事》,近年甚少再聞聲響。潘文慧說香港動畫的主題多年來貼近社會議題,「故事內容是serve(提供給)香港人為主」,有別於日本動畫面向世界市場,但她有感近年香港動畫的定位模糊,「很難拿揑到用什麼打入全世界人的心」。
事實上香港有不少動畫師屢奪獎項,獲海外認可,例如本地動畫製作公司Point Five Creations製作的動畫《世外》今年入圍有「動畫界奧斯卡」之稱的安錫國際動畫影展「製作中項目」。潘文慧稱只要願意入行,香港動畫師有機會找到發放作品的平台,惟規模未必大,票房未必高,甚至香港沒機會上映。有些動畫師參與國際大型動畫製作,「取得巨大迴響後,回港卻拿不到相應收入,這其實是一個很可悲的香港現實」。她認為一些大型電影公司可資助動畫師製作原創動畫,保障作品版權;政府亦可投放資源培訓動畫製作人才,例如建立有系統的培育基地,而非「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文˙ 姚超雯
{ 圖 } 動畫影片截圖、網上圖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