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定向學堂:城市空間與戰時回憶 互動地圖重現日據香港

文章日期:2024年11月03日

【明報專訊】1941年12月25日至1945年8月30日,香港陷入人稱「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本佔領時期。80年來城市空間歷經變遷,就算看着舊照片、舊報紙,仍然很難憑空想像人們的生活。浸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鄺智文2022年起展開「日據香港空間史研究,1941-1945」,網上互動地圖與資料庫近日公開,讓讀者代入那時空間,理解香港戰時的經濟、管治以及民生等經歷。「三年零八個月是什麼呢?這個地圖愈做下去,我愈發現自己知得少。」鄺智文與研究團隊埋首歷史檔案,往地圖標記民生設施、宗教機構、工廠等6000多個數據點。他們發現,人們的戰時回憶同中有異,原來與城市空間息息相關。

不同背景 不一樣的「三年零八個月」

鄺智文專研軍事史,其「1941年香港戰役空間史研究」(下稱香港戰役研究)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IS),製作十八日香港戰役(1941年12月8日至25日)的網上地圖以及二戰英軍在港軍事設施的資料庫。研究獲不少迴響,不過他直言:「其實我很清楚,不是很多人對日本進攻香港的18日感興趣。」

若把研究時段擴大至香港戰役後的「三年零八個月」,他預期更多人會關注,「因為不少人留下一些經歷,一代一代傳下去」。鄺智文稱憑藉口耳相傳,民間流傳許多日佔時期古靈精怪的故事,「首先有很多鬼故,然後有很多不知道如何核實的經歷,但又有些共同的說法」。「三年零八個月」的香港面臨糧食短缺,饑餓之苦固然是市民的集體經歷,但同時各人的戰時回憶卻存有差異。為何會這樣?

同樣使用GIS,這次「日據香港空間史研究,1941-1945」(下稱日據香港研究)為「香港戰役研究」後續,建立互動地圖與資料庫,試圖重構日佔時期香港的城市空間,例如平民聚居地、全港米商分佈以及工廠區等,讓研究者及讀者將歷史事件置於特定空間中理解。如此一來,鄺智文可以空間史的角度,回應上述問題:「你在哪裏經歷3年8個月,其實經歷可以很不同。」以空襲為例,由於黃埔船塢為美軍重點襲擊目標,紅磡一帶屢次遭受空襲,甚至有平民傷亡;相比其時的筲箕灣,空襲於市民看來則比較陌生。

互動地圖不只呈現建築及設施所在地,讀者透過主類別「戰時與人」,可以細閱不同人物故事。鄺智文特別挑選背景各異的人,熟悉名字有如蕭紅、歐德禮,軍人方面則分別記載東江縱隊、皇家炮兵及香港義勇防衛軍成員的故事,還有日本佔領地總督部的官員、在港印度人、沒有國籍的人。每人的戰時經歷均很獨特,難以單一論述概括。網上資料庫可隨時添加新資訊,鄺智文在此呼籲:「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故事,如果有人可以分享,請求大家跟我們分享。」團隊對日佔時期任何紙本紀錄均感興趣,如身分證明文件、日記與書信等。

民間高手相助 獲可靠史料

構建資料庫的第一步,可想而知是獲取可靠的史料。「日據香港研究」由東華三院資助,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提供日據時期的珍貴資料,如會議紀錄及書信等。鄺智文與團隊再從政府檔案處、各大博物館等渠道取得歷史檔案,其中日軍物業登記冊「敵產台帳」詳細記錄物業地址、面積與估價等資訊。以街市為例,「敵產台帳」列明其於日據時期的名字,例如油麻地街市改為香取市場,團隊在地圖上標記所有街市,集結成子類別「街市」圖層。

研究到了中後期,鄺智文團隊意外取得關鍵資料,「不單建立(歷史故事與空間)那關係,我們還可以看到那個空間」。兩組分別由日軍1942年及美軍1945年拍攝的航空照片,記錄了當時部分香港實况。單憑平面歷史地圖,讀者難以立體地想像舊時人們的生活;配合航空照片,鄺智文才有信心說:「我們是在嘗試重構當時的城市空間。」2024年的我們可從俯視角度,看到一幢幢建築物、工廠及店舖,甚至是遭炸毁的空間,有關「三年零八個月」的描述才有了實感。

被問到對這次研究的感想,鄺智文竟然說:「我以前好傲慢,我會以為自己知㗎嘛。」他從當年報紙了解歷史事件,有時深感不解,幸得民間高手相助。地圖子類別「本地宗教」標記筲箕灣四間寺廟,其中筲箕灣譚公廟與筲箕灣福德廟、土地廟際遇大不同,前者在1944年日佔期間還有餘錢復修,後者則在1943年競投中無人參與。熟悉筲箕灣歷史的「地膽」向他解釋,漁民是這些廟的主要收入來源,填海後漁船無法直達筲箕灣福德廟、土地廟,以致人流稀少。營運者無法賺取香油錢,競投意欲自然低。

鄺智文補充,日本佔領地總督部沿用英國殖民政府做法,就本地宗教廟宇的營運者招標,競投收入交予華民慈善總會,再由總會分配給其他慈善機構,用於救濟工作。

以空間呈現數據 突破文字研究限制

讀者會發現「日據香港研究」從數據呈現方式至版面設計,與「香港戰役研究」相差無幾。鄺智文有意規範空間史研究的資料分類方法,希望建立標準,只要往後不同主題或年代研究的數據分類方式相同,便可輕易往資料庫及互動地圖注入更多數據,使其更加豐富。「這是一個有結構的資料庫,還可以經常更新,慢慢累積。」

記者聽畢鄺智文的介紹,發現空間史以至歷史研究其實是與時間競賽。時至今日,親歷三年零八個月的人大多已離世,「我們無機會做口述歷史喇,太遲,但起碼前人做了很多」,鄺指互動地圖提及的故事,參考過往歷史博物館、香港大學以及香港社會發展回顧項目各自的口述歷史計劃。

往者已矣,來者可追。倘若往後計劃打算研究1960年代,向70多歲長者展示該年代的3D地圖,想必能提取更多歷史故事。鄺智文將空間史研究工具推廣下去,由他設計的「空間史導論」一課推出至今五年,本科生學習運用地理資訊系統,開展空間史研究項目,例如今年有學生提議做1970年代的灣仔酒吧分佈、深水埗大南街的變遷等。

以空間呈現數據,有時更可突破文字研究的限制。鄺智文分別在英國和美國的情報報告見過一間土瓜灣機器廠的資料,英軍服務團檔案稱它為「Rikukawa Sono」,美軍稱為「Liu Ho Ko」。直至他製作互動地圖,九龍塘有幾幢六河溝製鐵公司的員工住宅,才知悉機器廠的中文名稱 。「如果純粹用文字處理剛才三個史料,永遠無法連結一起。但是你將它們放在同一個資料庫,而這資料庫可以將空間形象化,便有些機會建立關係。」雖然空間史研究不一定得出突破性結論,不過利用數碼工具有助重構地區歷史,甚至對不愛看字的人來說,認識歷史的門檻大大降低。

■閱覽貼士

鄺智文建議,讀者可以在互動地圖對比1942年(新界)、1945年(九龍及港島一帶)的航空照片以及現狀(點選「不顯示」),長按右鍵上下滑動則會立體化。立體地圖固然吸睛,不過那只是今次研究的配角,主角其實是構建地圖的大型數據庫。讀者可以透過「數據搜尋」功能,以關鍵字尋找不同地點發生過的事。若然點擊關於本站→地圖標示說明,則可詳閱「主數據庫」下的主類別(如經濟、管治、宗教機構、戰爭記憶等)、次類別與子類別,輔助使用者按主題選擇圖層。

下文精選兩項有趣數據,邀請讀者親自閱覽。

(1) 互動地圖→主類別(經濟)→次類別(統制經濟)→子類別(專賣米商)

日佔時期糧食供應緊張,佔領地總督部實施食米配給制度。地圖可見專賣米商集中在九龍、港島中西部,又以深水埗一帶尤其密集。深水埗當年為工廠區,可推斷糧食配給為照顧工業區勞動人口。鄺智文補充,日用品配給制度一來為應付資源短缺,二來配給證只限於指定商舖購買,亦是為了留住勞動人口。

人人都要開飯,但為何九龍塘、尖沙嘴一帶沒多少間米商?難道無人居住?結合「居所→平民→日人」圖層,鄺智文解釋,儘管不少日本人在九龍塘居住,但他們不用在指定店舖輪米。而且九龍塘人口密度低,一兩間米舖已足夠。

(2) 互動地圖→主類別(空襲、宗教機構、管治)→次類別(空襲、宗教機構、教育)→子類別(美國陸軍航空隊空襲、本地宗教、小學)→黃埔一帶

曾有都市傳說指,紅磡觀音廟於1944年10月16日「大空襲」中倖存,相鄰小學卻遭炸毁。從1945年航空照片可見,紅磡觀音廟前方民居確實夷為平地,在旁校舍亦不見蹤影,證實都市傳說所言非虛。根據歷史紀錄,大空襲不僅嚴重損壞紅磡黃埔船塢,還導致地面900多名平民喪生。

「日據香港空間史研究,1941-1945」

網址:bit.ly/4f9I8Ny

文˙ 朱令筠

{ 圖 } 朱令筠、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梁曉菲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