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論查中或英文字典,「藥房」意思都是賣藥的地方。政府日前在《施政報告》提出,會在2026年推出「社區藥房計劃」,讓病人在更多地點,以更便宜的價錢配公立醫院藥物。藥房前面多了兩個字,功能可會變?身兼醫生的醫護行者創辦人范寧認為,「社區」的重點是人。當醫護除了配藥,還讓自稱患「香港腳」的求助者脫下鞋子,一起研究病症;又與街坊一同吃飯,交流心得,把管理健康的基礎知識傳授給每個人,這或會是「藥房」最理想革新。
日常運作
與街坊共膳 講解健康知識
「藥房」在香港法例的定義為「獲授權毒藥銷售商」,由註冊藥劑師或在其監督下銷售受管制藥物。今年以先導形式於多區設立社區藥房的「賽馬會藥健同心藥物支援網絡」計劃,解釋「社區藥房」為基層醫療系統重要一環,提供輕微及慢性疾病的配藥和諮詢服務,提升大眾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
平日在藥房刻意不穿白袍,鼓勵街坊一起討論日常健康話題的范寧說,他對「社區藥房」的定義比較闊:「只要有藥劑師為市民做健康管理,包括預防、篩查疾病、配平安藥、打針、解答小病小痛,以及處理長期病藥物的就是社區藥房。」
醫護行者在葵青區的服務據點有「醫護行社區藥房」和「葵家社康匯」;團隊會在後者與街坊一起吃午飯。范寧解釋,這做法讓團隊了解平日少有機會和資源看醫生的基層人士,漸漸也有中產上班族加入,與藥劑師、護士、營養師和物理治療師一同坐下來閒話家常;發現病痛則在飯後跟進,如營養師處理肥胖,物理治療師處理痛症,有需要則再轉介醫生。不少街坊言談間透露生活及工作狀况,醫護因而講解相關健康知識。道理好簡單,若自行管理健康無恙,便不需要看病。
設WhatsApp熱線 亦歡迎walk-in
「我們想用一種不一定要預約的形式為街坊諮詢,大家可能遇到痛症、感冒,去過醫療中心或市面藥房,仍解決不了問題,可以walk-in上來(社區藥房)。」范寧說。團隊也設WhatsApp熱線,為市民解答健康問題。這種模式,於目前香港醫療系統少有提供,亦需更多市民習慣使用。
上月特首在《施政報告》宣布將於明年第四季制訂「社區藥物名冊」,以及於2026年第四季推出「社區藥房計劃」;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早前談及「社區藥房」及「社區藥物名冊」,稱目的是資助特定病種治療,把藥物價錢降低;醫院管理局於9月率先在大型連鎖社區藥房萬寧和屈臣氏增設公院取藥點,港九藥房總商會聽聞消息,表示會跟醫管局及會員藥房倡增設取藥服務。雖然不同持份者各自提及藥劑師可發揮藥物諮詢作用,重點卻都落在取藥、配藥功能上。范寧對政策表示歡迎,但與團隊一同投入社區健康服務多年後,他覺得社區藥房目的是為病人賦權(empower)。
范寧指,政府近年推進基層醫療改革,2019成立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及首間地區康健中心;2022年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下稱《藍圖》);2023年出台「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又整合婦女健康中心及長者健康中心,「是有鋪排地做醫藥分工」。可是,他觀察到這些計劃主要針對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藥物管理。他說單靠「做服務」,無法應對長期病患數目增加的趨勢,人們「可能會食食吓藥自己停,覺得沒事,直到有一日突然心口痛,或者手腳麻痹出現問題入院,才發現有嚴重併發症,到時再介入,已經遲了」。
小病在社區
簡單醫療決定交病人話事
為紓緩醫院、醫療機構和專科醫療服務供不應求的壓力,政府在公共基層醫療健康開支從2019/20年度的160億元大增至2022/23年度的419億,佔公共醫療衛生開支的比例亦從15.5%升至27.8%。《藍圖》提及基層醫療是醫療系統的關鍵組成,重點包括「小病在社區」;范寧認為,應對龐大醫療需求,不能再用凡病皆等專家處理的思維。「我們主流的想法仍是要看醫生,排不到公院就去私家,沒錢就北上內地醫院。社區藥房(的藥劑師)可以紓緩一部分醫療需求,但仍然不夠。要幫助市民健康,其實要把更多資源投入社會福利、生活、工作、住屋環境,讓他們可以自己做好健康管理。」范寧說。
什麼是「健康管理」?范寧先示範什麼不是健康管理:「大家看醫生後去取藥,叫名字『陳大文』,答『係』;『呢幾隻藥醫生開畀你記得準時食』,答『係』;『走啦』……整件事除了跟order(指示)食藥,其實你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醫護行者藥劑師陳彥廷用「香港腳」(足癬)為例,說明社區藥房工作。「很多時街坊走入普通藥房,說自己腳癢,很快就會被告知『哦你香港腳,畀支藥你,得,走啦』。」社區藥房不應這樣運作。「我們會讓他們脫鞋,把腳伸出來給我們看,要跟他講番為什麼我會覺得你是香港腳、因為你有這些症狀(如腳趾間或腳底痕癢、皮膚裂開、脫皮及變白、腳底或腳側皮膚增厚、出現水泡等),下次再出現(症狀)就知道是香港腳,不是皮膚敏感。」陳彥廷補充,若有需要便配藥,乘機講解衛生習慣,如發病時不要跟家人穿同一對拖鞋免傳染,常穿水鞋易患病的人可多換鞋和脫鞋透氣。
配藥和派藥時,團隊也會多問,以求病人多答,確保藥物適切。治療香港腳主要用抗真菌藥膏,按時塗抹完整療程才可停用;藥膏亦有多款,每日塗1次的比塗3次的貴。另一種藥是用來止癢的類固醇,在痕癢消退後要停用。還有些藥物配方,把抗真菌藥膏和類固醇混合,方便但容易造成使用過量類固醇。藥劑師可以做的,是列明選藥考慮,讓病人按需要選擇,習慣做簡單醫療決定。陳彥廷相信人人都有能力掌控個人健康,「學會後,下次家人遇到類似情况,也會懂得處理或求助」。
教選對的藥vs.按要求配藥
陳彥廷說現時醫護行社區藥房每天約有50個客人,數字比以往多。自2019年成立以來,不少人到訪希望購藥,團隊先會了解他們為何想買藥。范寧指,政府推出電子消費券時,很多人說要買「兩大樽鈣片」,「我們當然不會馬上賣給他。有次同事在授權下查看他的醫健通紀錄,發現他沒有服鈣片需要,便建議對方不如曬曬太陽、做做運動。鈣片都有副作用」。止痛藥也不能亂買,他指有人會因胃出血尋止痛藥,但有時候服止痛藥本身就是胃出血原因,所以「用社區模式處理,教人選對的藥,與按客人要求配藥是兩個層次」。
如果病人本身沒有健康管理知識,僅就表面的身體狀况配藥,藥劑師又照單全收,不但難解決根本問題,還有可能惡化。范寧嘆,全港有600多間註冊藥房,「當然多過醫院,但不能把健康管理責任全部交給藥劑師,每個人從學懂看藥物標籤、過期藥不要留,藥劑師為病人充權,才是醫療過載的解方」。《藍圖》指2021/22年度,約56%急症室首次就診人次屬「半緊急」和「非緊急」病人。已服務公營醫院20多年的范寧,最初在急診室任職,「發現愈來愈『唔急』,不是急診的病例出現在急診,直到後來體會更多,才明白『有頭髮邊個想做瘌痢』」,他認為人們無其他途徑求助才會到急診室去。
他與團隊希望減少這種情况出現,營造讓人安心就身體狀况提問的空間,不需要每次去醫院。陳彥廷說現在愈來愈多人會帶着明確問題,或拿家裏的藥來問團隊,「正正是這些小問題很影響街坊。(他們)不知道要找誰的時候,就會找我們」。
說着說着,在場攝影記者阿東忍不住問兩名醫護,親戚手指甲的毛病,醫護行者傳訊主任亦向醫護提問最近頭髮狀况,他們成為范寧口中更喜歡、願意學習和參與的病人。「每個人都應該要有能力和機會學習,管理好自己的健康和參與社會,不應該一沒有了牧羊人(醫生),羊群(病人)就馬上會走散。」范寧說。
未來願景
盼與其他醫護專業合作 不再各有各做
醫護行社區藥房註冊藥劑師又稱為「藥物傳心師」,協助街坊讀懂自己的身和心。街坊有腰背痛、主婦手等「小病小痛」來藥房諮詢時,藥劑師會與街坊一同填寫「平安藥配藥服務」表格,了解基本身體狀况,以及平常需要什麼非處方藥物「看門口」。從常見小病類別,到喜歡藥粉或藥水的選擇,藥劑師鼓勵人們多了解自己的需要。
醫護行者團隊正將模式向其他社福機構推廣,到深水埗和中西區等地方進行外展,計劃為前線社福人員配備基本藥物知識。疫情期間,團隊派發應急食品的做法,亦貫徹不止是提供「服務」的宗旨。他們請街坊先發掘社區地標和故事,一起創作社區地圖,方可取得食品包;活動亦連結當區清潔工,自此不時有工友到葵家社康匯共宴。團隊相信,醫療議題,離不開生活本身;未來團隊還會研究,如何跟區內小店合作,在這些人流多的地方提供健康服務,不一定要在自己的中心。
這些實踐好理想,可是,不是每個藥劑師都有時間跟街坊談天、吃飯,或細看街坊的腳板底。范寧同意,醫療問題的解難關鍵,在於各專業和界別願意合作,「我們也想做更多,長期跟進每個病患,接觸每個人後3天後致電他問情况,可是資源未有那麼多,暫時只能處理高危或特別不醒目的病人」。社區藥房藥劑師能助市民建立信心管理健康,分擔醫生和醫院負擔;其實其他醫護專業也可以。不論是醫社(醫生和社會服務及社區人士)合作還是醫療(各種醫療專業)分工,不能再重蹈「各做各」的覆轍。
《小病小痛家庭自理秘笈》:bit.ly/48sZ4w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