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9年,為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共建人文灣區」內容,「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應運而生,由粵港澳三地政府及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共同主辦,每年在大灣區「9+2」個城市(廣東省9市及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中選取一個作為主辦城市。
今屆藝術節是香港首次主辦,斥資2000萬,開展逾260場活動。持續1個月的藝術節剛剛落幕,但部分展覽、放映活動仍在繼續。香港作為主辦方,本身的城市文化特色有沒有牽引出一個不一樣的「港式」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又或,向大灣區其他城市呈現了怎樣的香港文化藝術氛圍和獨特魅力?「香港文化品牌」又如何在相互交融中突出自我?
大灣區的定義,是「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珠江三角洲和伶仃洋組成的城市群」;提及大灣區,浮現在腦海中的也多是市場、經濟與貿易。在這個提出不足10年、建基於地理概念的城市群中,有哪些共同的文化與藝術?是次藝術節由文體旅局及康文署策劃,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高級經理(文化交流)魏詠茵接受本報專訪時介紹,香港和大灣區其他城市都受嶺南文化影響,「大家都是同根同源,許多習俗都很相似」——「比如在佛山,有舞獅、粵劇;在廣州,有飲茶、點心」。同時,大灣區其他城市亦受香港文化影響很深,「(其他城市)覺得和香港的connection(聯繫)很緊密,因為香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流行文化的影響,比如TVB。在這樣的文化影響下,大家都很了解香港的文化」。
推動大灣區文化交流合作
香港作為主辦城市,「希望推動大灣區裏的文化交流合作」,魏詠茵說,大灣區各地的文化藝術各有所長、靈活多變,因此是次藝術節以「多元融合——創造無限機遇」為主題,希望搭建平台,令大灣區各地的文藝工作者「有機會多些碰面,多些交流,多些合作」。是次藝術節節目、由深圳歌劇舞劇院與香港指揮及樂團合作的舞劇《詠春》特別版,門票在公開發售後迅速售罄,後加兩場,門票亦快速售空。《詠春》取材自詠春拳「一代宗師」葉問的故事,主創團隊發現觀眾對於葉問的印象,大多來自香港武打片,因此用戲中戲的方式編排舞劇:觀眾直接看見的,是電影《詠春》的拍攝現場;而電影演繹的,則是葉問奔赴香港的故事。自2022年末首演以來,舞劇《詠春》已上演超過200場,走遍新加坡、倫敦、巴黎,成為在歐洲上演時間最長、場次最多、票房最好的中國舞劇。
特別版《詠春》 本地樂團現場演奏
是次在藝術節上映的特別版,與香港指揮馮嘉興和本地樂團The Symphonic Pops合作,將舞劇中的部分音樂轉換為現場演奏;並邀請陳少琪填詞、「香港icon」林子祥製作、作曲及演唱主題曲《詠春》;還有香港演藝學院畢業生走上舞台,與深圳歌劇舞劇院共同演出。馮嘉興分享,自己初次觀看《詠春》,便被其中磅礴的音樂震撼,並思索如何以live music(現場音樂)呈現。在原版《詠春》中,有許多具有中國色彩的音樂,是演奏者在錄音時的即興創作,「未必在現場能做回一模一樣——我們都不想和之前演出完全一模一樣」。為帶給觀眾新的體驗,馮嘉興使用錄音與現場演奏相結合的方式,呈現劇中音樂。
「靈活多變,是香港音樂家的優勢。」魏詠茵解說,不同於傳統音樂會,舞劇要求演員與音樂精準配合,《詠春》原版已經演出逾200場,演員對音樂早已爛熟於心,因此是次特別版改編「不會郁動太多東西,但又要加些東西落去,突顯到香港特色」,對指揮馮嘉興而言難度不低。馮亦認為「香港的優勢在於在不同情况下、與不同團隊,都可以attempt(嘗試)合作,都可以做得到」,例如在是次與深圳歌劇舞劇院的合作中,他發現「(深圳)劇院規模很大很輝煌,我們見到都很震驚。但香港大中小都會有,去到不同場地,就可以用不同的製作模式,很靈活」。
深圳的舞劇,加上香港的樂手,場場爆滿的《詠春》特別篇由此誕生,無論是香港本地還是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觀眾,都可欣賞其中故事,感受舞台之美。
《樂動.舞界》 香港人成就香港篇
在香港跨領域藝術家曾文通眼中,「表演藝術中都有宇宙性的共同點,各地的文化差異、內涵一定會有不同,各自風格也會有所不同,但當大家聽到相似的音樂時,一定會有相似的感受」。是次藝術節,曾文通一人擔任導演、編舞、藝術總監等5個崗位,聯合廣州交響樂團音樂家與香港本地舞者,帶來融合音樂與舞蹈的跨界表演《樂動.舞界》「香港篇」。《樂動.舞界》由廣州星海音樂廳原創,「香港篇」沿用了「廣州篇」中拉威爾(Ravel)的《小提琴與大提琴奏鳴曲,M.73》(Sonata for Violin and Cello, M.73)和皮亞佐拉(Piazzolla)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四季》(The Four Seasons of Buenos Aires),並在其中加入對聲音、燈光、影像等元素的新處理,打造「觀眾成為表演一分子」的沉浸式體驗。
來自香港的舞者、來自廣州的樂手,共同演繹來自法國、南美的音樂,曾文通說:「在這個時代,已經不是東方人一定要演奏東方音樂,西方人一定要演奏西方音樂;在這個時代,我們在互相融合大家的獨特之處,並通過自己的演繹,有一個新的呈現方式:我們如何去看待?觀眾如何去閱讀?」因此,他在演奏開始前、兩首曲目的間隙,都加入飛機機艙的白噪音,「我們一起坐一程飛機,飛去歐洲,飛去南美,在這一個小時中,身聽遙音」。曾文通說,「香港篇」中最具香港特色的元素,是香港人——「我們有香港的團隊,有香港的舞者。我反而不想一定要加些什麼香港元素進去,讓人直接見到香港的面貌。我希望節目去到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演繹。」
本地節目北上 開拓新觀眾
遙遠的音樂,南下香港;香港的節目,亦北上大灣區。藝術節設「香港團體巡演節目」,有新編粵劇《竹林愛傳奇》到佛山及珠海巡演;有香港弦樂團攜《粵劇幻想曲》和《顧嘉煇串燒金曲迴響》往中山、佛山和珠海;還有本地歌手和大灣區樂隊共同參與的「太.Tide潮汐音樂節——港浪音樂會」。早前《施政報告》指出「會以創新思維打造香港成為首選旅遊目的地」,新鮮出爐的《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亦強調要提升香港文化藝術的綜合競爭力,魏詠茵表示,通過藝術節,希望可以讓香港「文化品牌」在大灣區突圍而出,「透過今次,為香港在大灣區開拓一些新觀眾,也令大灣區觀眾認識到現時香港的流行文化、藝術」。
藝術節中不少香港節目,在上月結束的首屆香港演藝博覽(演博)中亦有出現。魏詠茵解釋,儘管節目有相同,但演博與藝術節的定位不同,藝術節「希望在文化交流上做到更廣、更深,不僅僅是就這樣買一齣劇(到香港)來,或者請一個劇團來,或者就這樣上去演出,我們希望有一個過程,讓大家可以交流、碰撞,有些新的東西可以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