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本的現代建築脈絡中,由原廣司為首的系譜裏,培養了許多優秀的當代建築師,如山本理顯、隈研吾、小嶋一浩等。原廣司從1970年代至今,親自前往並調查了世界各國約40個聚落,提出「看似雜亂的集落,實際上依循着某種緩和秩序編織而成」的想法,並將其投影到建築上。他整理出理論並以其為基礎,實際落實到建築空間中,這樣的思考方式,也影響了學生們:像是山本理顯提出的「住居論」、隈研吾的「弱建築」、小嶋一浩的黑白空間等等。
【日本現代建築先驅系列之三】
原廣司1936年出生於神奈川,1959年東京大學學士畢業,1961年東京大學碩士畢業並成立RAS設計同人事務所。他觀察社會現况,以縝密的理論體系探討建築的可能性,出版了《建築に何が可能か》(建築有什麼可能性?)一書。他從「封閉的空間」開始,討論「有孔體理論」。由封閉空間中所創造出的開口,以引入光、風和人流,從而賦予空間生命。後來,他將注意力轉向空間中的邊界面,認為邊界不僅是物理上的分隔,更是一種表情和意義的承載者,而發展出「境界論」(又譯「邊界論」)。
原廣司喜歡將都市的複雜樣態套入住宅設計中,刻意地將外變成內,反轉內外定義,提出「反射性住居」的概念:內部核心(有着天窗的廊道)、對稱軸、不顯眼的建築外觀、相對封閉的少開口住居空間(但面對自然有着大開窗)、由內部天窗取得光線的個室(こしつ,koshitsu)、對應不同季節的內部分區、和室、依地形設定的樓板高低8個特徵,位於神奈川縣川崎市的「粟津邸」,便是以這些特徵所設計出來的房子。
粟津邸:室內感受「都市」空間
建成於1972年的粟津邸坐落於一個斜坡地上。從3樓入口進到室內,屋頂弧形採光罩撒下的陽光照在中軸線上,這軸線同時也是空間中心的主要動線,強烈的軸線感引領着參觀者進到室內。軸線兩旁分散着不同功能的空間,離開軸線,進到另一層空間,再穿越到其他一樣有着天光的小房間。這樣一層層的空間,讓人難以簡單讀出空間配置,只好不斷地來回,試着以身體感受理解空間的層次;最後再對照着平面圖,重新確認自己的理解與實際上的差異。
跟「對自然的完全開放」相比,「反射性住居」是較內向的住宅空間,沒有過多開口,也不着重建築外形操作,強調內外反轉,走進室內也像是在戶外。藉由封閉四周空間,帶出室內新的「都市」空間感受,僅利用上方「自然」天光,調和裏外的空間氛圍。
除了粟津邸之外,以「反射性住居」的理論設計的作品還有原廣司的自宅、工藤山莊等。相比現代普遍的舒適空間,「反射性住居」理論創造的空間,可能稍嫌不便,甚至有些角落不切實際,但我個人卻非常喜歡這種建立在理論基礎上的建築作品,藉由體驗感受由理論實踐而成的空間,相當令人感動。
YAMATO INT'L:借鏡希臘島嶼 「表情」豐富
1982年,原廣司成為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的教授,但仍繼續設計工作。延續有孔體理論,他進一步討論了境界論,延伸出「境界面(邊界面)」概念,發展出虛構立面的想法,最後形成「多層構造」的概念,他1980年代的作品「YAMATO INTERNATIONAL」企業大樓便體現了這個理念,也深化了往後「樣相論」的理論發展。
「YAMATO INTERNATIONAL」企業大樓於1987年建成,是日本服飾品牌YAMATO的東京本社,南北約140米長、高度約40米的建築,佇立在東京東南邊的平和之森公園旁。特別的是,由不同幾何圖形創造的層層表面,疊起了大樓的立面樣貌。原廣司將調查世界各地約40個聚落的分析結果整合理論,試圖將建築視為藏在聚落裏的一部分,並帶入「多層構造」之理念,設計出了這棟建築物。
走進建築後先穿越「表層」,來到戶外中庭,到處可見不同的幾何形態元素。窗戶、扶手等細膩刻琢的建築外牆,有異現代建築的利落直線,這裏有更多複雜豐富的建築語彙。
原廣司曾經在演講中提到,「YAMATO INTERNATIONAL」企業大樓的概念原型來自希臘的聖托里尼島;但並非是去複製聖托里尼島,而是試圖設計出能在「這裏」找到類似聚落樣貌的建築。聚落的特性是有着各種不同元素的集合,在不同的季節、天候、時間都有不同樣貌。所以建築也應是如此,也應是有着可以變化,具有動態樣貌的特點。以這樣的觀點,原廣司實現了這座富有各種元素的建築。
同時,建築物的立面也是都市的一部分。多層設計增加表面層次,建築變得不止是一個巨大的量體,藉由設計與分割而成豐富層次或是細碎的立面設計而形成的外觀,讓整體建築氛圍與樣貌融入環境中。材質方面,外觀的鋁鋼板映着陽光閃爍,隨夕陽染橘,陰天呈灰色或晴天呈藍色,都讓建築本身多了許多「豐富表情」,也再度落實了原廣司的理念。
京都車站大樓:集大成之作 呈現「時間變化」
1987年,原廣司在〈境界論〉(又譯〈邊界論〉)的修訂中說:「邊界本身的曖昧性,似乎也是一種顯著樣態的表現。」將邊界面視為問題,透過重複討論,「樣相論」誕生了。樣相指的是物體樣貌,討論建築空間的時間變化,試圖創造根據季節、天候、時間有不同表情的空間。有異現代主義建築單調且平均的空間和明確邊界,樣相論空間裏有着曖昧邊界,超出有邊界的單調且平均的空間,各種要素重疊構成,模糊邊界,產生出大開口和豐富層次的空間,試圖呈現現代主義建築難以表現的「建築空間裏的時間變化」。
1997年完工的京都車站第四代大樓,可以說是體現了原廣司各種理論集大成之作品。
京都車站以「京都是前往歷史之門」為理念,以平安京(註)棋盤式街道網絡為基礎,規劃了平面佈局。以中央大廣場為核心,大膽展開左右階梯狀延伸的內部空間。車站大門面向烏丸通與室町通之間,成為連接京都街道主軸線的重要節點。
中央大廣場內,左右兩旁量體往上漸序堆疊,由樓梯與手扶梯接續延伸,營造出像是山谷般形態的壯觀空間。大樓梯不止供旅人使用,更是市民和訪客的公共場所。金屬桁架與玻璃構成的弧形大屋頂覆蓋其上,陽光灑下,微風從兩旁的坡頂吹進谷間,融合內部與外部環境。這挑空空間中,幾個不規則形態的量體浮游其中,擾亂垂直水平的無趣空間,增加戲劇性,也是打破現代主義建築規範的一個手法吧。
到頂端平台俯瞰,弧形桁架屋頂、浮游量體、錯置量體與人群、光與風也變化其中。原廣司的設計模糊了室內外界線,體現「有孔理論」、「樣相論」等,開孔接續着自然,也接續着人與空間,複雜多樣的空間隨着自然變化呈現着不同表情。
立面設計上,原廣司將這龐大的建築體分成三大量體思考,融入都市元素,運用不同層次立面和多樣幾何形態,創造豐富層次感,在玻璃帷幕上刻劃結晶體分割、點綴弧形量體,擺脫了單調乏味的外觀。這體現了先前提到的「建築物立面是都市的一部分」之理念,以及「多層構造理論」和「樣相論」。
在這歷史悠久的京都古城中,這樣一個超現代的車站建築作為門戶,引發了褒貶不一的評論,但不可否認的是,原廣司在深入解讀都市紋理後,成功創造出一個屬於這個時代且體現他個人理念的建築作品。
註:平安京指794年到1869年間的日本首都,也就是現在的京都
作者簡介:東京建築女子,駐點東京的女性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