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你有發現你看貓狗玩樂的影片時,嘴角有時會不自覺上揚嗎?原來這種自然產生的喜悅與荷爾蒙有關。基於這種人類與動物的情感連結,動物輔助介入(Animal Assisted Intervention)成新興的介入治療、教育和輔導手法,那麼這種手法如何介入服務,助使用者解決社交和情緒等問題?近年,學童的精神健康受到眾多關注,在教師忙於日常教學任務的情况下,動物能否代替教師關懷學生,並成為其中一種減輕學童自殺念頭的介入方法?
人與動物互動 產生「愛情荷爾蒙」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認可名冊臨床心理學家黃蔚澄說,人看到動物出現,會有種被愛的感覺。他解釋,類似母親餵哺母乳給嬰兒般,有研究發現人與動物對視時,體內也會分泌有愛情荷爾蒙之稱的「催產素」(Oxytocin),催產素上升會促進雙方的眼神交流,產生情緒連結。這也解釋為何養寵物能減少人的孤獨感,透過互動和陪伴,人會從寵物身上獲得具安全感的情感依附(attachment)。
德國薩爾蘭大學臨床心理學及心理治療高級講師Johanna Lass-Hennemann於2022年發表了一項人對寵物的依附與其精神健康的研究(註一),其中指出,對狗有更強烈情感依附的人往往有更大心理負擔,且他們多數更害怕被拒絕和不被愛,並因此感到焦慮;人依賴寵物是基於對別人的不信任。該研究亦發現,人們普遍認為他們對寵物的情感依附比起對於他們來講重要的人更牢固;治療犬的存在比友善的人類,對有社交壓力的不安全依附型(insecure attachment)小孩更有幫助。
【註一】Lass-Hennemann, J., Schäfer, S.K., Sopp, M.R.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to pets and mental health: the shared link via attachment to humans. BMC Psychiatry 22, 586 (2022). https://doi.org/10.1186/s12888-022-04199-1
貓狗駐校 紓緩壓力
「因為動物的存在令人比較放鬆」,黃蔚澄說,動物介入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能輔助人的互動。根據國際人與動物互動組織協會(IAHAIO)定義,動物輔助介入是一種預設目標和結構的介入手法,即是將動物納入健康、教育和人類服務如社工的一環,以達成治療、教育和社交等目的,涉及的人員須具人和動物的知識。
本地不少大學引入動物輔助介入手法助學生減壓,例如香港科技大學自2019年推出的「毛牽無掛」動物輔助計劃,讓通過考試及評估的合資格狗和貓駐校,學生可與貓狗和朋輩互動,紓緩焦慮。華盛頓州立大學學者的研究發現(註二),比起沒有外界刺激、觀看相同貓狗靜止照片的大學生,與貓狗互動10分鐘的大學生有較低的唾液皮質醇水平(salivary cortisol level);唾液皮質醇是人體應對壓力所分泌的荷爾蒙。
黃蔚澄續舉出其他動物輔助介入手法,例如透過動物輔助教育(Animal Assisted Education)可提升學生的社交和情緒管理技巧,或以動物輔助治療(Animal Assisted Therapy)助隱蔽青年重拾信心。這有別於單純養寵物,「養寵物的話,你較少目標要達到」,黃說,「香港不是一個容易養寵物的地方」,多數人受住屋環境限制,沒空間照顧寵物,又或是屋苑禁止養寵物,無法體會動物陪伴左右的好處,故更需要推廣動物輔助介入手法,讓沒養寵物的人有更多了解。
【註二】Pendry, P., & Vandagriff, J. L. (2019). Animal Visitation Program (AVP) Reduces Cortisol Level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ERA Open, 5(2). https://doi.org/10.1177/2332858419852592
介入效果考驗治療師和動物配合
動物輔助治療可用於自閉症、過度活躍症、身體障礙及精神病如抑鬱症患者的治療方案,黃蔚澄說動物的存在能提升患者對治療的信心,「因為人們通常覺得對動物或小朋友好的人,都會善心一點,或者易溝通」,讓患者較容易接受並信任治療他們的專業人士。
講明是「輔助」,當然不是讓動物與人類共處一室就有治療效果,動物要配合專業人士介入。例如在認知行為治療中,動物的角色視乎治療師的決策,黃蔚澄說。不過動物能接收到人的情緒反應,尤其是狗,當患者不悅或生氣時,狗會突然作出強烈反應,治療師便能判斷患者的情緒,讓患者嘗試控制自己,「這像biofeedback(生理回饋)一樣」。患者能透過觀察狗的反應,察覺自己的心理狀態並調適。
這種「借鏡」的行為也可教導患者正念(mindfulness),黃解釋,在人類看來動物懂得活在當下,既不用想過去,也不用想將來,沒什麼可擔心的,便能引導患者思考能否從動物身上取經,注重當下,看開一點。「所以動物(在治療手法上)的參與可以有很多幻想,主要視乎治療師懂不懂得跟動物配合。」
陪伴變牽掛 狗隻助「隱青」重返社會
協助治療的動物可以是貓、狗、鳥、馬和烏龜等,根據治療目的,動物介入治療的方法也有分別。譬如馬可助自閉症孩子或沒信心的青少年建立自信,黃蔚澄說馬的體型龐大,假如孩子能騎馬、餵馬而不畏懼,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激勵。對於有身體障礙的人,騎馬輔助治療更有助他們改善身體平衡和協調。至於爬行類如龜和蜥蝪,行動緩慢,相對靜態,黃則表示牠們的表現可傳遞養生或活在當下的信息。
黃蔚澄自2010年參與中華錫安傳道會社會服務部(下稱錫安)的「重拾動力—動物治療學師計劃」,以外部評估員的身分研究動物輔助治療(主要是經過訓練的狗隻)如何幫助香港隱蔽青年(「隱青」)重拾自信。他接觸的隱青大多曾經歷欺凌或被孤立,漸漸抗拒與人建立關係,「可能對人沒什麼興趣,甚或討厭」,他便想,要是隱青沒興趣接觸別人,他們會否對動物有興趣呢?黃蔚澄便探索動物輔助治療的可能。隱青窩在家中久了,要他們走出房間,重返社區很困難,黃坦言從認識到成功邀請隱青到錫安的服務中心、幫他們重拾自信都花了不少時間,「我們有些服務個案要以年計,才慢慢培育到他們對別人的信任」因被欺凌而對人的猜疑的問題非一朝一夕能解決。
在服務中心裏,隱青有社工和動物陪伴,黃說這種陪伴會變成牽掛,讓隱青在治療時間以外也會想起動物,「他心裏覺得有些事需要關心」。另外,隱青在中心需做義工,要照顧動物,與動物玩耍。「有能力照顧人也是信心的表現」,助隱青建立自信之外,社工也會協助他們重返校園或找工作,例如讓他們學做動物美容。黃續說,有些隱青與動物互動後,對動物心生喜愛,想從事動物相關的工作,「有些人或有興趣去獸醫診所做助理」。動物輔助佔這連串服務中的一部分,隱青重歸社會後,能否維持他們的校園生活或工作、與家人的關係有否改善,服務的後續也會觀察。
輔導專業和心理學認證缺支持
黃蔚澄研究隱青時亦發現,他們的隱蔽行為「有種自我傷害的感覺」,與自殺行為有許多共同的危機因素,例如學業和社交壓力。黃解釋,隱青讀書不好,上學沒動力,但要長時間留校,常被囑咐要努力讀書卻又考不好,「在一個不開心的環境下成長,自然會愈來愈寂寞和大壓力」,漸漸或形成抑鬱和焦慮,更嚴重者受欺凌後或有思覺失調的徵兆,再發展成逃避見人、自殘的行為。
世界衛生組織去年宣布孤獨感是全球迫切的健康威脅,黃指有美國研究顯示一個人感到寂寞的健康影響如每日吸食15支香煙一樣;另有研究發現青少年比長者更易感到寂寞,該數字高出四成。黃去年與其他學者發表有關香港年輕人自殺行為的研究(註三),發現抑鬱、杯葛和孤獨感為青年產生自殺念頭和意圖自殺的常見危險因素。那麼動物的陪伴是否能消除他們的孤獨感,從而減輕他們的自殺念頭?黃說動物輔助介入能鼓勵人多聊天和接觸周邊事物,減少孤獨感,改善精神健康,尤其是長者。有時他問長者為何養寵物,長者都答:「因為家裏的小孩長大了(離家),很寂寞,養寵物能消磨時間」。
除了隱青,黃蔚澄認為隱蔽長者同樣需要關注,而動物輔助介入只是其中一個表達關懷和輔導的方法,然而動物輔助介入在香港仍未普及,本地也甚少有相關獲政府認可的課程。他續說,不只是動物輔助介入,政府甚少支持輔導專業和心理學的認證,例如香港教育心理學家公會和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公會在2019年才獲「認可醫療專業註冊先導計劃」的正式認證。黃擔心有些不具專業認證者自稱有相關資格,並提供動物輔助介入服務,最終不止幫不了人,更危害動物的福祉。
雖然動物輔助介入適用於不少人類服務,但黃蔚澄強調動物不懂說話,說不出自己的感受,進行動物輔助介入前要先考慮動物福祉,「我經常收到電郵問我建議帶哪種動物上學(陪他),動物不是手袋任你挑選」。黃說動物輔助介入是人與動物合作去幫人,而非利用動物。
【註三】Zhu, S., Li, X., & Wong, P. W. (2023).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in suicidal behaviour among young people in Hong Kong: A comparison study betwee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sychiatry Research, 321, 115059. https://doi.org/10.1016/j.psychres.2023.11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