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有杏:行醫之路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09日

【明報專訊】「這個吳醫生很好,對病人很有耐性。」「聽說那個王醫生醫術很高明,其他醫生認為不能夠動的手術,他都說可以嘗試。」「千萬不要找X醫生,他只是對我的保險單感興趣。」在病人心目中,怎樣才算好醫生呢?

「醫病」與「醫人」 兩碼子事

還記得學醫的年代,書本都是着重不同疾病的成因、病徵、檢測及治療,表現突出的同學往往是「書本強人」。當了醫生後,我們在公營醫療體制下強調醫療程序,以確保病人得到系統化的治療保障,所以多年來香港訓練了許多具有豐富知識及專業技術的醫生。

可是「醫病」與「醫人」其實是兩碼子的事,日新月異的醫療科技令以往很多不治之症變得有希望。醫治疾病的成效改善了,但病人未必因為更精準的醫療技術而感到滿足。先進醫療往往未能醫治病人心靈,尤其是那些長期病患者,藥物通常只能改善化驗報告,健康質素又是否有所提升?面對衰退及逐漸惡化的無奈又有誰共鳴?近年,無論是醫學院抑或在職醫生培訓,都強調「同理心」的重要。可是,為什麼市民大眾經常埋怨醫生缺乏同理心?同理心比尖端技術或高效率服務更難做到嗎?

我個人認為,現實環境往往鼓勵及獎賞可以量度的成果,例如考試成績優異、醫療技術突破等;較抽象或難以量度的指標,例如同理心、醫德等卻不容易得到客觀認同。教育如是,工作亦如是。

為達硬指標 犧牲同理心

過去醫委會定期邀請海外醫學教育專家,檢視本地兩所醫學院的教育質素,不少專家十分重視教學課程能否達到某些知識及技術上的硬指標(KPI)。當我向專家提出過去10年我們如何強調以生命影響生命及栽培同理心,那些海外專家卻認為這方面的教育難以量度成效。我漸漸明白到,原來大家對教育的核心價值有明顯分別,要爭取專家的嘉許抑或要堅持教育理念?有時候這兩者不能並存。

過去我參與不少醫管局部門主管晉升面試,被揀上的「新紮師兄」都是優秀的管理人員,無論在各方面的KPI,例如控制成本、減少醫療事故、縮短輪候時間等,都有傑出表現。可是這個晉升機制並不能有效地量度當事人是否一個仁心仁術的領袖醫生,他又會否把以人為本的風氣帶進團隊?為了達到更高的KPI,這些部門主管也只好無奈地犧牲了某些不能量度的質素。

在現實世界裏,一個病人眼中的好醫生可能是很另類,因為他所重視的價值,未必即時能帶給他在事業上或經濟上有明顯的回報。行醫有如走上一條孤獨的修行之路,要堅持,要毋忘初心。

文:陳家亮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

(中大醫學院教授,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