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從林夕的「如煙/因給你遞過火」、「三千春江水/暫住寂寞天空/逛夠了世界/撇進了春風」,到My Little Airport由九龍公園游泳池講到「我原是世間其中的粒子/如何沖擊我都可以」的自我宣言,廣東歌似乎不乏詩意的描寫,但如要自本地經典詩人的文字出發,將詩作化為一闋歌,又會如何?而聲音樂曲與文字之間是否真有着不可踰越的界限?
【明報專訊】從林夕的「如煙/因給你遞過火」、「三千春江水/暫住寂寞天空/逛夠了世界/撇進了春風」,到My Little Airport由九龍公園游泳池講到「我原是世間其中的粒子/如何沖擊我都可以」的自我宣言,廣東歌似乎不乏詩意的描寫,但如要自本地經典詩人的文字出發,將詩作化為一闋歌,又會如何?而聲音樂曲與文字之間是否真有着不可踰越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