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去年初我在這個欄目介紹過一個「半私營博物館」,The Wallace Collection。作為一個私人擁有,但是政府有份參與營運的博物館,其實它的運作模式與一般大型博物館並沒有太大的差別。然而,倫敦的私人博物館當然不止一家,而今次要介紹的這一間,我只能用「別具一格」來形容。
Sir John Soane's Museum位於倫敦市中心的霍本(Holborn),與每個第一次來倫敦的人都要去的大英博物館,相距只是10分鐘的路程,以它交通的便利程度,稱之為「隱世」好像有點不對,然而,它的門外連一塊大型指示牌也沒有,如果不是早在網上看過它的樣子,確實是很容易錯過的。
又是拋書包的時間。Sir John Soane是一位新古典主義建築師,這棟博物館本身就是由他親自設計的居所。從外面看起來不像,但它其實是由3棟毗鄰的排屋連結而成。在1833年Sir John Soane通過一個私人法案,決定在自己死後由一個獨立營運的委員會管理自己的藏品,並把故居改為博物館(據說是因為Sir John Soane拒絕讓兒子繼承自己的遺產),然而博物館的狀態必須與Sir John Soane過世時盡量保持一致。
因此,我會把這個博物館形容為「儲物狂之家」。進入大門後一開始還是大路的書房、客廳之類,陳列古書、機械鐘和古董家具,頗為別致。一個轉身進入一條看似是通往工作室的狹窄走廊後,整個風格都變了。各式藏品基本上填滿牆壁,塞滿各種飾櫃。而且屋子的室內設計十分複雜,不止是九曲十三彎,各種天窗、鏤空的部分讓人無法輕易了解屋子的結構。不過這些設計除了有利採光之外,亦讓擺滿展品的空間顯得不那麼有壓迫感。視覺衝擊之餘,畢竟看得出是建築師的家,這點巧思確實不錯。
個人認為最值得花時間的部分是擺放各種雕塑、建築鑄件、古埃及石棺(?)和古尿壺(??)的圓頂區域,以及地下室區域。與其說它是一個博物館,不如說它是一個藝術家的剪貼簿,進去參觀就像去了宅邸主人的工作室走一圈。擁擠的展出方式確實花多眼亂,但亦令觀眾有機會近距離觀看這些文物級別的展品。基於那個盡量保存原樣的原則,館內不能擺放過多的指示及解說,亦不能用大告示板來宣傳,所以聲音導賞就變得非常重要。除了古物類藏品以外,1樓亦會展出一些Sir John Soane自己的畫作、模型等等。
這個博物館是完全免費的,如果你想在倫敦找一個沒有那麼擁擠、有點小眾的景點來消磨幾個小時,它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文: Michael Cheung
(當代藝術家,現居倫敦,畢業於 Central Saint Martins。)
個人網頁:michael-cheu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