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同場加映:我認識的「爸爸」、「厚明」和「三花」

文章日期:2025年03月16日

【明報專訊】知道電影《爸爸》已經是半年多前的事了,第一個反應是不要看了。那曾經是自己的學生、學生的爸;那曾經令整間學校、整條小街都傷痛的悲劇;而且那條小街,更是自己兒時舊居所在,舊居就與事發單位隔街相望。複雜的情緒,縱使已是15年前的往事,仍怕挑起。

及至電影上映,進一步擔心會否觸痛當事人的傷疤?會否將悲劇變成鬧劇,造成二次傷害?後來得知導演與簡爸爸(即是戲中的阮爸爸)已認識多年,開拍電影亦得到簡爸爸的支持;再從影評零碎得知影片內容未有過分渲染血腥暴力,更多的是細膩人情。電影也把許多舊區風景攝進鏡頭,今天能夠重溫倍感珍貴。近日,電影在小鎮的影院上映了,還是決定步進影院去。

兩個多小時後走出戲院,心裏釋懷:感謝導演為簡爸爸說了一個能觸動人心同時啟發思考的故事,雖然故事是那麼沉痛。

爸爸與厚明

相信整個故事就是簡爸爸的視角,導演應該確實深入認識簡爸爸,電影中的爸爸大概就是自己有限認識中的簡爸爸的性格:他眼中的所有人都是好人,戲中所見的都是好人。

可惜,戲中唯一的「壞人」們,卻是在簡同學(戲中的厚明)的學校裏:態度認真但教學無方的老師、無心向學更欺凌老師的同班同學。這可能正是簡爸爸認識兒子的其中一個盲點:他對兒子的學校生活了解不多。於是,戲中的校園生活,或者只是簡爸爸的想像,又或許是導演為簡爸爸的補遺吧。

記得簡同學的前班主任有一次提及,簡爸爸在事發後有一天因事來到學校找老師,不經意地說了一句:想不到如今才第一次來學校。是的,以往都是簡媽媽來參與學校的家長日,還會帶着妹妹來,說希望過一兩年妹妹就可以和哥哥一起返學了。

簡同學自中一入學,就被編進了「精英班」。新界中游學校的「精英班」,沒有準狀元也不必工心計,學生大多純品聽話,絕非戲中所見的無心向學甚至欺凌老師。簡同學在班中不算是突出的學生,對我這個每周只教一堂課的老師來說印象並不深刻,但知道他有一群男孩子好朋友,好幾位後來高中三年成為了我的通識學生,他們一直與簡同學保持書信往來,後來亦告知簡同學在牆內考了文憑試並繼續攻讀大學課程。除了同學,簡同學也與一些老師有書信往來。當戲中展示厚明給爸爸的信時,令人驚訝的是筆迹與簡同學竟然頗為相似,是巧合還是導演的細心呢?

認識簡爸爸,已是在事件發生之後。曾經是簡同學中一中二的班主任老師很上心,當事情較為平靜時,就不時約我們幾個相熟的老師,放學後到簡爸爸的茶餐廳去吃個下午茶,順便和簡爸爸傾吓閒偈。不選午飯既因是簡爸爸忙碌時間,而我們又要趕回校上課,來去匆匆,難以久留。第一次見到簡爸爸,感覺友善平和,那份平和是完全想像不到他曾經歷過如此巨大的傷痛,讓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簡爸爸內斂不多言,沒有一般食店老闆的開朗,不知這與事件的關係有多大了。每次下午茶都是我們老師說的多,他坐在一旁,靜靜聽着偶然答一兩句話,更多時候我們怕打擾他的工作,就請他不用招呼,我們就邊吃邊自己聊天。留在店裏,就當作是默默的支持吧。班主任和好幾位老師都曾到過小欖探望簡同學,但自己感到與簡同學關係不深,怕多佔了珍貴的探望名額和時間,因而多次婉拒了,現在回想感到遺憾。

時光的冲刷是無情的。隨着那一屆學生都畢業了,大家的工作更忙碌,簡爸爸的茶餐廳也轉手了,與簡家的聯絡已中斷多年,直至得知電影《爸爸》,才再翻起這段舊記憶。

不可或缺的家人三花

至於貓咪三花,是從電影才得知牠是家裏成員,是的,見家長總不會帶同貓咪呢。戲中三花的感情貫串簡家每一位成員,真實細膩,我相信應該不是導演的杜撰吧。

首次戲中留意到三花是在午夜兇案現場。黑暗中的滿地血漬雖見不到鮮紅,仍教人心寒,但貓咪(那時還未知牠叫三花)竟從沙發跳到滿地血污之上,並悠然踱步,然後女警溫柔地把貓抱起放在大腿上。血案的繃緊與貓咪的從容荒誕地存在同一個空間,巧妙地淡化了暴力與傷痛。

回想電影剛開始時,阮爸爸買鐵網及鋅盆隔器,原以為只為表現生活日常,後來才知道都是為三花而買,是亡妻曾經的吩咐。$3.8一個隔器,半打多少錢由原本計不準,到購買時一語道出;然後爸爸在家中一絲不苟又沉默無言地,在窗上裝上那一個個防貓網,原來是多麽苦澀的思念。

三花是內斂的爸爸與內斂的兒子重要的情感交流媒介。爸爸永遠記得兒子的細心與善良:在通花牆內一起救回可能會跌落樓的小三花;旅行前一起帶三花給嫲嫲照顧,兒子還不忘溫柔地先為三花剪好指甲;女兒不再喜歡三花因為三花捕殺昆蟲,兒子則尊重這正是貓咪本性而繼續悉心照顧……在爸爸和兒子眼中,三花是不可或缺的家人,對三花的感情,似乎就是爸爸和兒子情感上最能共鳴的地方。

於是,後來就看明白了為什麼電影一開始時,爸爸會去楊屋道街市買魚;為什麼蒸魚時切了一半,因為另一半要不落調味給三花做午餐;而且三花是在飯桌上吃,就像是一家人,是的,爸爸已沒有其他家人在身旁了。

更因為三花要吃魚,導演找來了四十多年前電影「半邊人」的女主角,在人生及戲劇中賣魚的許素瑩女士與女兒一起,賣魚給爸爸,似要藉着自己的電影,遙向新浪潮寫實電影表示傳承及致敬。

後來戲中爸爸準備召妓前,匆匆把三花關進房內,那是不想家人看見的困窘;及至鬱結的情緒爆發之後,開門看見三花依然一臉悠然,依然若無其事地依偎示好,就像家人給予無限的信任,早前的羞愧、無奈與憤怒,一下子都融化了。太可愛的三花。

最後,電影美麗的結局設定在三花已離開了的將來,感謝善良的導演,給予爸爸美好的盼望。

文˙張三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