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平行時空的「我」,是什麼模樣?仍是生在那個家庭?仍是入讀那所學校?仍是投身那個行業?——宿命,讓電視劇《三命》主角駱澤信(阿信)不論成為公務員、漫畫家,還是黑社會大佬,該發生的仍會發生。宿命牽線,讓導演張家傑(行內人稱「謝夫」)、黃偉傑(Vicky)和李子俊(俊導)走到一起。宿命再牽線,讓記者成為記者,來到銀河映像,在試鏡《三命》演員的房間裏,訪問3位導演,以及三大監製之一的銀河映像行政總裁朱淑儀(Elaine)。記者想,一切可能都是「整定」。
銀河映像CEO助牽線
由銀河映像和MakerVille聯合製作的《三命》周日(13日)迎來大結局,故事講述阿信在學校遇上一隻斷線風箏,劇情出現微小的差別,牽引他走上3條截然不同的路。劇本想法出自杜琪峯,後與編劇何靜怡等人寫成劇本,他亦親自監製。Elaine說:「他不是一次給所有劇本,都是一集一集出,所以我們就像觀眾一樣,他們追劇、我們當時也在追劇本。」Elaine分別約談3個導演,了解他們意向,再問杜琪峯意見,最終定下如今所見的組合。有趣的是,被說是「大開大合」的謝夫負責貌似最四平八穩的公務員線;訪問時表現最內斂的俊導負責黑社會線;而說話頭頭是道——果然是大學兼職講師——的Vicky,負責最藝術家性格的漫畫家線。
各述「3個阿信」性格 解畫「阿龍三死」
阿信在3條故事線似是同一人,又似是3個人,導演如何理解自己故事線中的阿信?在漫畫家線,Vicky覺得阿信是個自私、為了夢想不惜一切的人,如第2集成年阿信(蘇家樂飾)收到父親電話說母親在家暈倒,他第一反應是繼續畫畫,幾番掙扎才動身趕回家,至少有那麼一刻那篇有機會助他升主筆的漫畫是居於至親之上。Vicky認為這個阿信和公務員線阿信對比最強烈,謝夫認為公務員線阿信身上的顧家和穩重源自生活劇變——15歲目睹父親出軌——迫使他一夜之間長大成人,「為了持家、為了維持形象,他會給自己劃一些界線……他去則樓(建築公司)做draftsman(繪圖員)都是畫一些線條、間隔,他把自己也放進那個有間線的世界」。黑社會線的俊導則覺得阿信是一個很有自己想法的人,替好友阿龍(胡子彤飾)頂罪鋃鐺入獄是自己想法,出獄後與阿龍幾近斷聯、過正常生活是自己想法,目睹家中苦况、阿龍被斬死,決定接手阿龍留給他的酒吧也是自己想法。阿信懂得利用黑社會牟利,但決不觸碰黑道事。內斂但有想法,從這個角度看又好像能讀懂為何是俊導負責黑社會線。
3條故事線阿信都必然經歷好友阿龍之死,人物相同,但故事發展不同,3個導演處理阿龍之死的手法自然也不同。漫畫家線阿龍發圍不成,被打跛腳,只能在酒吧「Imagine」做看場,被另一黑社會中人天九翅(陸駿光飾)羞辱。Vicky說:「阿龍被天九翅掌摑那一幕很諷刺,我記得前一條線是播公務員,阿龍還在摑戲弄阿信的車房老闆,不停摑、不停摑多麼有型,下一條線便輪到他被摑……所以你看到他在撿地上玻璃的那種屈辱。」Vicky認為是劇情賦予動機(motivation),正是這種屈辱造就後來阿龍「自殺式襲擊」的死法。公務員和黑社會線阿龍就較為相似,他躊躇滿志,闖出名堂並管理尖沙嘴一帶,最終卻慘死於自己管理的「Imagine」大門前。謝夫和俊導覺得既然死法類似,倒不如着墨在他死前和來借錢的阿信之間的對話。謝夫說,在俊導的黑社會線,阿龍的心態是「啊,他終於來問我拿東西」(阿信出獄後不願與阿龍共同打理酒吧);在自己的公務員線,阿龍的心態是雖然這個親如兄弟的好友不斷疏遠自己,但「今天你有求於我,我義無反顧也要幫」。俊導說:「死法不重要,看阿龍和阿信那刻的心態才是最重要。」
相近場口同日拍 考驗怎令演員入戲
相近場口,拍攝自然安排在同一日,不止考驗演員能力,3位導演都認為最困難便是「怎樣令到演員回到我這個(故事線的)角色」。同一日、同一拍攝場地,可能會「出現」3個阿信、3個阿龍,以及3個其他演員,俊導說「我們要想如何統一整條線的所有人,演員不會『啊,我看到這個導演,我就是那個角色』」,所以如何讓演員入戲便觀乎導演功架。讀者若細心留意,黑社會線阿信的鬚整齊,漫畫家線阿信的鬚凌亂,而公務員線阿信則沒有鬚。Vicky笑說阿信的鬚留了7日就可拍漫畫家線,留了14日就可拍黑社會線。若一日要拍3條線,便會先拍黑社會線,剃掉一些鬚便拍漫畫家線,剃光便拍公務員線,造型正是助演員入戲的方法之一。
聲效「」景 塑無言漫畫交鋒
劇本裏的三角符號,代表畫面描述。3位導演收到劇本,都發現不少三角符號——杜琪峯留給他們的課題。漫畫家線阿信和同事盧仔(何啟華飾)競爭主筆之位,Vicky說這場兩人無聲狂畫的場口有多達4頁三角形符號。如何零對白、兩個人齋畫,建構出信、盧之間無形的對抗?阿信筆下的漫畫情節和人物都非常殘忍、暴戾,但盧仔的卻是處之泰然,兩人剛柔互剋;參考1970、80年代的電視劇,如杜琪峯的《倚天屠龍記》,用音樂做出武俠世界的論劍感;信仔憤而離開天台屋,在天橋底繼續畫的一幕,鏡頭影到漫畫主角用手捅穿敵人、取其心臟的那一格時,Vicky配了怪獸叫聲的聲效,隱喻漫畫主角和執筆之人皆入魔。Vicky更特別提到盧仔在天台屋畫畫時,背後的那面牆其實是一幅畫,依靠美術組的奇思妙想,參考《風雲》等港漫,另請畫家創作,畫出風雲色變之感。杜琪峯不止稱讚那面牆,看完上述場口,他也說「這場沒什麼問題」。這對Vicky來說是很大的鼓勵,因為他笑說當年執導《樹大招風》,杜琪峯的評價是「拍×錯晒」。
謝夫則提到公務員線阿信扶岳父過馬路的一幕,「一聽『公務員』就知淡過水,尋常到連過馬路都要拍,我便在那裏找情緒……做了個對比,女兒對爸爸會關懷、細緻一點;有志向、衝動的女婿,會愈行愈快……環境聲對我幫助很大,樹葉聲、引擎聲、腳步聲」。俊導說自己最喜歡拍三角符號,「對白,講求節奏,但三角符號是講氣氛,陳國邦(中年阿信)和周秀娜(戲內角色為郭愛瑜)在車上的一段戲,我選擇用一鏡處理,因為我一看畫面中兩人的氣氛和節奏,我覺得不可以斷開這段戲」。
杜sir指導部分補拍 為團隊煮臘味飯
拍攝時導演各有脈絡,但觀眾看到的卻是3條故事線交錯。Elaine說由3個導演各自剪自己的故事線,杜琪峯再親自坐鎮剪片房理順邏輯、交疊故事線,因此如她所言,3個導演是完整地交出自己的作品,杜琪峯的調整並非顛覆性。剪接後期,開始補拍鏡頭,有些是杜琪峯親自指導,有些是3個導演輪流為其他故事線掌鏡。Vicky分享很多鏡頭都是直接在銀河映像樓下補拍,「杜sir剪在一起時你完全看不出來,有一幕是補拍用手撿起一幅畫,撿起的特寫是補拍,一撿起就接回我兩年前拍的畫面」。後製近一年,一談及發生的趣事,Elaine立刻說杜琪峯親自為他們煮臘味飯——用光杜太的日本米——吃着杜sir溫暖牌臘味飯放鬆片刻,旋即又一頭扎進剪片房。某個位置杜琪峯想加琴聲,索性行去銀河映像大門那部鋼琴自己彈,Vicky在旁錄音;3個導演互相幫忙錄VO demo(旁白樣本),如第6集漫畫家線阿信畫出愛情漫畫《緣份的天空》,那幕有近3分半鐘VO,俊導幫忙錄,獲大家盛讚是「靚聲王」。3條故事線看似獨立,卻互相扣連;3個導演看似各有各做,卻互相扶持。認真地打鬧着,《三命》由此誕生。
《三命》出街後,觀眾評價離不開3個字——電影感。3個導演裏,只有Vicky有拍電視劇的經驗,所以俊導說他們仨根深柢固都是電影人,自然會用電影標準要求自己,但如果一定要說什麼是電影感,俊導便引述杜琪峯常說的「細緻」——對劇本的細緻、拍攝的細緻。訪問尾聲,記者問他們如何看待《三命》的終極命題:宿命。假若一切皆為命數,Vicky說自己仍會盡力做好自己;俊導說想向前衝、玩得開心;謝夫說入土為安前想在電影留下自己的註腳;Elaine則說銀河映像的宿命就是要告訴全香港,影視從沒有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