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說書人:拜月古已有之,但吃月餅卻很晚才出現

文章日期:2023年09月27日

【明報專訊】中國人在秋天「拜月」傳統可謂源遠流長,甚至可溯至兩千多年前先秦時期,《禮記》便有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拜月意思,當時已把秋天拜月定制。到西漢《淮南子》,記載了「嫦娥奔月」故事,這些傳說讓民間「賞月」習俗開始形成。

在唐代,可見大量八月十五賞月(當時稱「玩月」)的詩文,如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同諸客玩月》、劉禹錫的《八月十五日夜玩月》等。《開元天寶遺事》更有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八月十五賞月記載:「玄宗八月十五日夜,與貴妃臨太液池,憑欄望月,不盡,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于池西岸加築百尺高臺,與吾妃子來年望月。』」只可惜這個「望月臺」沒有建成,因3個月後便爆發「安史之亂」。楊貴妃就是如此過了人生中最後一次八月十五。

到了宋太宗時,八月十五正式被朝廷定為「中秋節」,節慶也愈來愈熱鬧,《東京夢華錄》便有記載喝新酒、吃螃蟹、吃時令水果如石榴、梨、棗、栗、葡萄等。另外,鄭望的《膳夫錄》亦提到「玩月羹」,那是用蓮子、桂圓等做的甜湯,但偏偏都沒有提到——吃月餅。

不錯,北宋蘇東坡有寫過:「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很多人把這兩句視為中秋月餅的記載,但請看清楚,當中其實並沒有把餅和中秋寫上關係,且近年已有不少人考證,那種小餅並非現代意義下的中秋月餅。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亦有提到「月餅」,但卻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當時這種餅是一年四季都有,隨時可吃,並無跟中秋掛鈎。

「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直到明代,才有中秋吃月餅的明確描述,如田汝成的《西湖遊覽志餘》:「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劉若愚的《酌中志》,當中《飲食好尚紀略》一卷亦有記載:「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候月上焚香後,即大肆飲啖,多竟夜始散席者。」兩者都明確提到,中秋供月餅、吃月餅,和送月餅。

跟今天不同,古時月餅十分大,明代劉侗、于奕正兩人所著的《帝京景物略》提到:「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清代道光年間的《大同縣誌》亦記載:「其供月之餅大至三二尺許,名團圓餅。供畢,分給家人」。

直徑兩三呎月餅 全家分食

直徑兩三呎的月餅,當然不會一個人吃,而是由全家分食,這才合乎中秋全家聚在一起團圓之意。相比今天,為了方便,把月餅製成棋子般大,一口一個,不錯吃來乾淨,但卻失去分享和全家團圓之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蔡子強​(隔周刊出)

相關字詞﹕月餅 中秋節 蔡子強 廚房說書人 每日明報-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