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材、排版、釘裝天馬行空 「反叛」小誌藏身藝術圖書館

文章日期:2023年05月19日

【明報專訊】一份小誌(zine),可能在某次市集免費派發,或是某次參加社區展覽活動傳來,又或是在某間小店角落寄賣。小誌在社區流動游走,這些片段式的創作難以追蹤和記錄,即使是創作者自己也未必留有備份。在中環荷李活道亞洲藝術文獻庫的藝術圖書館,除了收藏亞洲當代的藝術資料、文獻,還找到不同地方、不同文化的小誌,彷彿能探入創作家的腦袋,來一場私密對話。

說起小誌(zine),最先聯想起雜誌(magazine)。小誌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有些如雜誌一樣供人投稿,有些寫滿創作人絮語,但此zine不同彼zine,兩者到底有什麼不同,「咁即係點zine」?

着重意念傳播 簡單影印也可出版

「什麼是zine?我們直接看吧!」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AAA)圖書館館長(小誌館藏)周亦瑤(Sam)將3個矮櫃推過來,全部都是zine。有別於整齊排列在書架上、以書脊示人的書籍,zine就「反叛」得多。有些如掌心般小,有些僅得一頁紙,有些則岩岩巉巉一大疊,連書角都無法對齊,各有性格,難用傳統方法上架。文獻庫索性將它們裝入抽屜,套上膠套,一本疊一本,翻閱時需要逐本打開、細看,猶如尋寶。

Zine多是獨立出版,內容、排版、印刷、釘裝,全由製作人(zine maker)話事。題材、點子、製作形式充滿實驗味道,一個小小意念也能發展成有趣作品。例如一本以祭祀品為題材的zine,用金銀衣紙做書封,紮起一張張印有紙紮品如相機、頸巾、汽車的彩紙,着讀者燒掉整本zine;又有一本袖珍小誌,拍下一個人吃飯的照片,記錄那些生活的孤獨。創作題材和形式新穎、非主流,讓讀者有如與創作者來一場私密對話。「創作者製作zine,通常是在他們很uncertain的時候,如情緒發泄或者有事情想不通時,就會選擇這個媒介。」Sam表示zine亦着重意念的傳播,有時簡單影印就能出版,「這些zine通常不想只有一個讀者擁有,而是想將文章傳播開去」。

「我們一直都有發展小誌的館藏,因為頗特別,很少地方會蒐集,多數在英國,亞洲則較少。」作為收藏、管理亞洲當代藝術相關文獻的機構,小誌其實早就存在於AAA內,只是之前分散在館內各處,直至幾年前才將其獨立成館藏項目之一。短短數年,館藏已由開初的近百份迅速增加至現時約700份。

館藏激發創作 延zine文化

為何要將zine變成獨立的館藏?「製作zine是靠當下的動力(momentum-driven),當下發生了一些事情就會出現zine,它很快出現,亦很快消失,但透過將它們存檔,就可以記錄這些活動。」Sam認為透過zine還可以了解當代小誌製作人的想法,記下一些未被藝術社群記錄,或者小眾聲音。另外,zine館藏可以拋磚引玉,鼓勵人做zine。她說不時有人前來了解zine如何製作,有記者、藝術家、中學生、大學生等,「很多人想製作zine,卻無從入手,這裏就可以向他們介紹不同形式的zine,激發他們的小宇宙,所以發展此館藏都可令到zine文化延續下去」。

新加坡多詩 台灣多記生活

蒐集zine完全靠緣分,有時是創作者帶上來問館方有沒有興趣,有時是Sam逛藝術書展時遇上,有時倚賴外地的同事幫忙蒐集。「始終zine很獨立,不是主流印刷,我們也很倚賴某個地區有沒有聯絡人幫我們蒐集。」AAA的小誌館藏中最多來自香港,內地、新加坡、印尼、印度、日本、美國等都有。

她分享自己留意到的各地zine特色,但強調可能「有偏差」,因為館內收藏的地區zine很視乎蒐集人的取向。「印尼的zine很多錯別字,彷彿他們對寫錯字很自豪似的。」她又翻出新加坡一本以洗碗為題的zine,還有台灣一本用Instagram即時動態頁製成的zine,「新加坡的zine有很多詩、很多日常攝影,台灣zine亦很着重記錄日常生活細節」。至於香港呢?題材大多與社會有關,她認為製作上偏向精美,愈來愈少以影印本呈現內容的zine。「可能大家漸漸覺得zine有種形式,而且會在書展、展覽、學校讓不同人接觸,因而覺得印刷、製作形式要精美一點。」●

亞洲藝術文獻庫

地址:上環荷李活道233號荷李活商業中心11樓

查詢:2844 1112

文:張淑媚

美術:謝偉豪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文化 本地遊 好去處 艺鵠 一拳書館 亞洲藝術文獻庫 小誌 每日明報-旅遊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