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保良局黃永樹小學的校園裏,設有室內游泳池,泳隊隊員可以隨時練水,校隊於學界比賽的表現彪炳;亦因有固定練習場所,更成立了韻律泳隊。學生個個入水能游,出水精通琴棋書畫,好像電子作曲、陶藝創作等。學校活動多蘿蘿,讓學生隨意選擇,皆因學校本着發掘學生潛能的理念,曾碧霞校長表示,在學業、運動、藝術等各方範疇中,「每個學生總有一個強項」。
位於西貢95校網的保良局黃永樹小學,是區內的熱門小學。在眾多課外活動中,最出色的必數泳隊,皆因學校設有室內泳池,泳隊有固定場地隨時練水,能更有效地培訓,而學校除了設校隊外,亦有種子隊,發掘不少潛質泳手,作為學校的第二梯隊,因此在歷屆小學校際游泳比賽及保良局屬下小學水運會中屢創佳績。有着私家泳池的便利,學校成立了一般學校少見的韻律泳隊,更於2015香港韻律泳比賽中包辦冠、亞、季軍。除了培訓精英參賽,每級每年均有8堂游泳課,確保每名學生於畢業前能游到25米。
校長:每個學生總有一強項
學校本着發掘學生潛能的理念辦學,因此課外活動甚多,讓學生可作不同嘗試,找到自己的興趣及才能,曾碧霞校長說﹕「每個學生總有一個強項,學校希望助學生更容易展示到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
她深信,才能並不局限於學術成績,而學業較遜色的學生,可以於運動及藝術方面重拾自信。而學校於課外活動上亦投放不少資源,例如引入窰爐及聘請校外導師,讓學生學習創作陶藝品;購入電子作曲器材,讓學生創作音樂等。
曾校長又提到,活動及比賽亦提供不少機會,向學生軟性地灌輸品格教育。例如曾有泳隊隊員犯規被取消參賽資格、辯論比賽中有隊員失誤,正好教導他們不要氣餒及學習包容別人犯錯,「德育是從細節中教的」。
資優保底 維持學業水平
學生除了「玩得」,學術表現同樣理想。於2014/15年度,約88%小六畢業生於升中派位獲派第一志願中學,除了入讀同區Band 1中學如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迦密主恩中學外,更有不少跨區入讀口碑中學如聖保羅男女中學、聖保羅書院、張祝珊英文中學、聖言中學及藍田聖保祿中學等。
為保證學業水平,學校採用資優保底課程。負責資優課程的張若芾主任說,課程涵蓋全校,例如四年級的數學科,加入活動「生活中的密碼」,要求學生解構產品上的條碼,這學習對小學生而言並不簡單,但此能將學習融入生活之餘,當學生找到答案,更可提升自信。另外,每級亦會選出能力較高的學生抽離學習,張主任坦言,所學的知識頗深。例如中文科會學習金庸小說中打鬥場面的描寫手法,亦會讀到衛斯理的科幻小說,甚至引用歷屆中學會考或DSE的作文題目,例如其中一屆的題目為「檸檬茶」,老師引導學生描寫「酸」及「苦」的往事,讓他們學習多角度思考。
而保底方面,學校照顧到學業較遜色及患學習障礙的學生,包括設有教師與學生比例為1:8的小班教學,亦設教授社交禮儀的課堂。負責學生技援的李桂萍主任說,學校特設專門支授患學障學生的教學助理,除了協助一般課堂學習外,亦會一對一個別教學,例如「淑女計劃」,教女學生保持儀態、控制情緒,又會以遊戲方式提升學生表達能力,如透過觀察積木圖片,描述其砌成的方法等。
初小圖書代課本 增閱讀興趣
學校亦致力推廣閱讀。一至三年級的語文科推行「大圖書計劃」,以圖書取代教科書,課程發展主任梁翠薇說,老師會教授故事書中的語句、生詞,而圖書的故事性較強,能增加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她又提到,此學習法對部分家長而言較新鮮,因此學校會派發閱讀指引給家長,提供每本圖書的學習重點及詞彙,讓他們於家中替孩子溫習時更得心應手。四至六年級雖然不再用圖書上課,但梁主任說,初小時以圖書學習,學生的閱讀興趣大大提升,升讀高小後亦能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