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FOCUS.採訪手記:隱世平民「國際學校」

文章日期:2020年10月27日

【明報專訊】最近因為工作關係,走訪了兩間村校,湊巧兩間也在元朗,一間是今期封面故事主角、位於八鄉錦上路的八鄉中心小學,另一間則是在錦田城門新村的通德學校。

英語授課為主 走出課室學習

不知大家對村校的印象如何?或許有些朋友會嫌村校設施不足、學生競爭力稍遜,但其實,近年不少村校都辦得愈來愈好,更成功找到自己的定位。像八鄉中心小學,便有「平民國際學校」之稱,由於該校有很多外籍學生,故校內師生大部分都以英語溝通為主,各科除中文和普通話外,更一律採用英文課本;近年學校又積極推動「正向教育」,以致有今期我們介紹的「正向緣地」,容讓學生「任玩」、「任跑」、「任碌」的場面,在市區學校實屬少見。

至於通德學校,亦有其特色,標榜「港版芬蘭學校」,力推「森林課程」,強調走出課室去學習。今年學校更非常破格,不用學生穿校服上學,「只得周一是『校服日』,周二至五,學生可穿便服上學」。校長黃偉立解釋,有此安排,其中一個原因是疫情之下,希望學生有更多衣服替換,保持個人衛生,但更重要的,是學生經常要走出課室上課,孩子穿便服,會覺得輕鬆自在一點。

獲家長支持 收生理想

什麼是理想的教育模式、哪間是好學校,每個家長的定義都不同,但的確,我身邊也有來自中產家庭的朋友,專誠搬入新界鄉郊,為的就是讓子女入讀村校。最近向上述兩間村校打聽過,兩位校長也異口同聲說,今年小一收生情况十分理想,八鄉中心小學更需要擴班,由2班小一增至3班,非常受歡迎呢!但願本港碩果僅存的約20間村校都可以繼續在時代洪流下站得住腳,給家長、學生多一個選擇。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17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