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媽在加:愉快的加拿大初小教育

文章日期:2021年09月14日

【明報專訊】今年,小女在加拿大升本地小學六年級,亦相等於香港的六年級。在香港,小六是小學最後一年生涯,要應付呈分試,要報考中學,或多或少都有點升中壓力。然而,加拿大的中學由第八級開始,而且毋須競爭入學,因為中學都是按所住地區派位,除非你想讀一些特別的學術課程,例如IB,因為並非所有學校都提供,那就有機會要通過面試評核;否則一般而言,在加拿大升中沒有太大壓力。

曾經有家長和我分享,小學成績不用緊張,到了中學才需要加把勁,因為中學要有優異成績才入到心儀的大學。這個說法是否屬實,我暫時不太清楚,只想分享一下,小女過去5年的小學體驗。但我要強調,以下談的只是個人觀察,正如女兒的學校功課不多,但亦有一些學校是頗多功課的。

輕鬆活動教學

我女兒由幼稚園到小五,都沒有教科書,也沒有練習簿,因為學校都用活動教學。在課堂上,教師並非拿着教科書講解授課,而是自行設計不同的活動,去達到學習目標。 坦白說,這對家長來說有好有壞。好的是,教師可充分發揮創意,讓學習過程變得很活潑;壞的是,家長難以掌握子女的學習狀况,要靠小朋友自己匯報或與教師溝通。對我這些接受香港填鴨式教育長大的父母來說,有點無所適從,想幫忙也無從入手, 結果我索性撒手不管,放手讓小朋友自己愉快學習。

求學不是求分數

初小的功課只是閱讀,三年級開始有小量功課,但都是十分簡單,30分鐘內可完成。在香港,教師總會在周末假日給很多功課,但在加拿大卻不會有功課,因為教師說,周末是要享受家庭共聚的時間。小四、小五後,女兒才接觸小測驗,例如法文、數學等,但顯示在成績表上的並非實在的分數,而是幾級,例如「發展中」、「達標」、「超過要求」等,這種評估,真正體現了「求學不是求分數」的精神!

新時代學習模式

這種學習模式,不代表加拿大小學課程只顧玩樂,相反,這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教育方法,用以裝備小朋友應付將來世代的社會需要。加拿大教育局的課程經過改革,提倡集中發展及評估溝通能力、思維能力、個人與社會責任,以及身分自省與融合能力。基於這個原則,加拿大的小學主張愉快學習,沒有太多操練。在學校,孩子學習群體生活,如何與其他人相處,也注重培養溝通能力,包括做匯報、寫作、小組討論等。我會對加拿大教育投下信心的一票。

文:Priscilla

作者簡介﹕註冊營養師 ,追求事業與家庭平衡,5年前, 一家三口毅然帶着兩隻小狗回流溫哥華。此刻心靈富足,享受慢活生活。YouTube 頻道︰youtube.com/c/nutritionmama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3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