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每次出門,家裏總會有連串的嘈雜聲……
「家姐,快著襪!」「細佬,你拎咗鞋未呀?」「爸爸,你又未執背囊!」
「夠鐘喇…」「點解次次都要咁滋悠呀?」
想像一同出門的4個人,其中3個都低着頭,只有媽媽一個昂首咆哮,真是一個很有趣的畫面。不知道讀者你會否覺得似曾相識?
夫妻溝通要素 增強親密感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重要橋樑。有效的溝通,不但能促進彼此了解,還能減低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而夫妻間有效的溝通,更能增強彼此之間的親密感。
許多時候聽到身邊的媽媽分享:「我唔知喎!我老公咩都唔同我講……」「我哋好少傾偈㗎,掛住搞啲細路仲邊有時間?」「佢返到嚟都唔出聲,我點叫佢講?」「講咗唔知佢點諗!」
這些說話其實都反映了他們心目中所謂的溝通顯然未奏效,都只是單方面估計丈夫的想法。
溝通是雙向的,有表達,有聆聽。有效的表達,要用丈夫明白的語言,盡量清晰、簡潔、言之有物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善於傾聽和理解別人的觀點,同樣重要。
一夫一妻來自兩個不同的原生家庭,都有着不同性格和家庭背景,對同樣的事物可能有不同的理解。這好比兩人用不同的語言,「雞同鴨講」。
用心溝通 感受對方
即使有着一樣的語言,要做到真正的「明白」,還是要用心溝通。用心溝通的相反是表面的資訊交流。用心,是要去感受對方說話背後的原因和感覺。
媽媽不停催促爸爸子女出門,卻忽略了理解他們的回應,沒想到他們「慢」的原因。那只會令爭戰升溫,而不能達至用心的溝通。
我覺得爸爸也要表達自己的難處:是否不知道當日的行程呢?不知道在哪個位置可協助到媽媽?沒聽得明白媽媽想快的原因和背後的思慮嗎?
共同維繫一個家庭絕對不容易,要雙向溝通,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同樣地,要用心聆聽家庭成員的訴求。父妻關係漸趨和諧,是給子女成長最好的禮物。
文:馬舜潁(維護家庭基金網誌作者)
作者簡介﹕由一群撐爸爸角色的父母共同寫作,記錄他們怎樣在孩子生命中,築起爸爸形象。好爸爸中心由維護家庭基金設立,深信每個孩子需要好爸爸;爸爸角色可由夫妻共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