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少數族裔」還是「非華語」?

文章日期:2022年06月14日

【明報專訊】自2004年起,政府容許印度、巴基斯坦裔適齡兒童入讀主流學校。有些人稱他們為「少數族裔」,有些人會用「非華語」,究竟哪一種說法更為恰當?

「少數族裔」未必弱勢

「少數族裔」是較常用的說法,這是以種族來把社會劃分成不同群組,而印度、巴基斯坦裔社群,相比起華裔,人數是較少的。我們常說這些群組是弱勢社群,需要額外支援,按照這個說法,來自英國或其他歐洲國家的白人也可稱作「少數族裔」。然而,社會很少標籤他們是弱勢社群。看來着眼點不是人數,而是社經地位。因此「少數族裔」中的「少數」說法,未能突顯這些社群的特徵。依據政府統計處《2006中期人口統計主題性報告:少數族裔人士》中的詞彙釋義:「少數族裔人士:指非華裔人士」。

「非華裔」定義含糊

香港人數最多的社群是華人,印度、巴基斯坦裔不是華裔,故可稱作「非華裔」。不過,這說法也有問題。海外來港的華人,特別是回港的第二三代外國移民,學習中文也會遇到很大困難。有些海外華僑的子女更是混血兒,他們又是否「非華裔」?四分之一、八分之一華裔,哪一個才是「非華裔」?

「南亞裔」未計菲律賓印尼

印度、巴基斯坦裔學生,也可叫做「南亞裔」,由於原籍國位於亞洲南部。不過,這說法未能包含菲律賓、印尼裔學生。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在香港,除華人外,菲律賓人(201,291人)和印尼人(142,065)是人數最多的社群,遠超於印度人(42,569)與巴基斯坦人(24,385)。他們主要是家庭傭工,而不是學生。因此「南亞裔」的說法,不能全面涵蓋社會中各重要社群。而且,地區的說法也涉及身分認同的問題。我們常自稱華人,而不說亞洲人,就是不想別人誤以為自己是日本人、韓國人。

「非華語」或懂廣東話

上面的說法皆以種族來劃分,另一名稱則採用語言,就是「非華語」。教育局指「家庭常用語言不是中文的學生均歸納為非華語學生」(教育局通函第12/2018號)。語言是一種能力,可透過學習而改變,而種族則不能。因此「非華語」的說法,表示了現况可改變的希望。然而,有些幾代居港的巴基斯坦人,說得一口流利粤語,但在家說烏爾都語。他們或許需要社會支援,但又是否「非華語」?

看來每種說法也有其片面性,為何難以找到周全的答案?原因可能是,我們根本不需要一個名稱。理論上,在公平的社會,只要各個社群都得到平等待遇,我們毋須特意把某些社群區別出來,就像教師不用區分有沒有戴眼鏡的學生一樣。因此,也許我們只是需要一個過渡期的名稱,以識別出需要幫助的社群。期盼不久將來,大家可直接稱呼居港的印度人或巴基斯坦人為「香港印度裔」或「香港巴基斯坦裔」。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非華語幼兒的中國語文教學專業發展課程」課程主任、兒童教育及發展科學研究中心成員)--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1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