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民房四寶:沒有界線的孩子

文章日期:2022年07月26日

【明報專訊】講座後,有一名媽媽來找我傾談,剛坐下不久,她的眼淚就止不住了。回想很多女兒成長的片段,當中沒有太多快樂的回憶,從小時候她不肯吃飯、早上不願上學、放學後不做功課、不收拾書包;到現在手機不離手、欺凌別人,媽媽有很大的無力感。幾年前辭去工作,每天管接管送,媽媽說能做的都已做了。過去,她總以為女兒還小,待長大一點就自然會好,可是,事實並不如此,她的行為和態度都變本加厲,不知已有多久,女兒沒有跟她說過一聲早晨。半小時的哭訴,似乎是對女兒的控訴。媽媽感到被傷害,說女兒很難教。

家長「愛」太多 子女學不到負責

明白媽媽付出勞苦卻沒有讓女兒變好的那份失望,也肯定媽媽過去為女兒所付上的心力。從媽媽的說話,聽到她為女兒做了很多,相信都是出於愛,但,就是因為做得太多,女兒就學不到要為自己負上責任。作為父母,我們每天的教養就是為孩子的將來作預備,期望他們成為一個可以自立的人。每個孩子出生時都要依賴父母,長大成人就是一個學會自立的過程。孩子能否好好成長,在乎的不是父母的家境有多好,而是父母有否跟孩子訂立界線。

生活沒界線 反招不安易發脾氣

很多時候,父母常以為「愛」與「界線」是對立,認為愛就是讓他們快樂,但對於成長中的孩子而言,就是因為愛他們,才要給他們訂立界線。記得讀博士時看過一個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給我很大的啟發,研究發現假如我們把孩子放在一個沒有圍欄的空地玩耍時,他們傾向留在空地中央玩耍,孩子之間會較多爭執;但當在空地四周加上圍欄後,有趣的事情就發生,孩子不再只留在空地中間,會在圍欄內所有空間自由自在地玩耍,活動範圍反而多了,而且還玩得更有創意、更加和諧。原來,沒有界線的環境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和恐懼,他們容易以發脾氣、惡言來傷害其他人,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表現。生活中的界線,可以給孩子一個安全、自在、和諧的成長環境。

「那麼,我應該跟孩子定什麼界線?」媽媽問。在生活中,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可以,什麼是不可以;什麼是自己要負的責任,什麼才是別人的責任;什麼是自己的東西,什麼是屬於別人的東西;什麼事情是有能力做而不想做,什麼事情是該做卻沒有能力做;孩子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說話、選擇承擔後果,也要尊重別人的權利、選擇、感受跟我們的不同。

在我來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也沒有不愛父母的孩子。親子關係中的彼此傷害不是因為沒有愛,而是不懂如何去愛。好好跟孩子定界線,讓彼此不再傷害,只有相愛。

文:歐偉民

作者簡介:救恩學校(小學部)校長。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2女1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7期]

相關字詞﹕管教 教養孩童 教養 名人KOL 親子筆陣 歐偉民 民房四寶 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