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隨着小兒踏入4歲,我隱約感受到我們的關係起了變化,在陪伴玩樂外,我不自覺添了一份期望——培養孩子責任心和認真。
但這期望慢慢成為了日常紛爭的導火線。「你剛才不是答應收拾好玩具嗎?」、「媽媽已等你很久,你收拾好了嗎?」、「媽媽已到達極限,請你立即收拾!要是不想收拾,乾脆丟了它們!」小兒由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開始被刺激到力竭聲嘶抗議。我呢?儘管知道自己說着會後悔的話,但當下控制不來。
彼此的情緒升級,語氣強硬,各不相讓,玩具最後還是攤在地上。
將心比心 偶然不煮飯非不負責任
這種場面似曾相識嗎?年紀小的可能是玩具,小學生可能是功課。兩者原因不同,但都離不開父母內心的獨白:「他根本沒有責任心!他開始大了,要是不教好就會愈大愈嚴重。」這些具判斷的獨白都讓我們愈來愈怒火中燒。
我細問自己這份怒氣從何而來?原來在「輔助模式教養法」是可以解釋的。
首先,作為爸媽的我們不要怪責自己。罵語背後,本是帶着一份希望孩子幸福的心意,希望培養他自發和責任心的品格,好讓他得到欣賞、認可。只是我們總被當下怒氣所掩蓋,沒能把愛的心意傳遞。
我們從小到大都習慣在權威式教育下長大,在「我說一你不可二」、「大人永遠是對」的概念下,習慣只有對或錯,沒有中間可以游走的空間。套用在早前說的例子,只要孩子沒有如我們期望般收拾玩具或完成作業,那就必定是不負責任不認真,其他理由都是藉口。
在此讓我分享一名媽媽朋友跟我打趣說的話:「你每天都要煮飯,難道你沒有一天想偷懶叫外賣?叫外賣你就是一個不認真不負責任的媽媽?如果你老公這樣說你會有什麼感受?他會不會因為你今晚叫了外賣就認定你被寵壞,一生都不煮飯?」看到這裏,大概你也跟我當時一樣會心一笑。
這個比喻教會我們,把一次事件放大來判斷是讓人感到多麼不公平。看來沒有做好責任的背後可以有很多原因,可能是疲累、沒有興趣、想撒嬌得到關注、感到氣餒、學習平衡的階段等。如果我們用判斷的眼光,單純地用「不負責任」、「不認真」去看待孩子,我們將會錯過很多孩子想分享的心事,也讓孩子失去了試驗不同方法而不被羞辱的安全環境,但這些不才是培養親子關係及孩子探究能力的最寶貴的事嗎?
放下挑錯處的放大鏡 觀察孩子需要
想想叫外賣的例子,你會希望另一半怎樣跟你說呢?對方的話怎樣才能讓你感到安全,更有動力照顧家庭?是「你今天是不是很累?讓我去買外賣,你休息完我再陪你傾傾」,還是 「又叫外賣這樣懶,要是不想煮飯,乾脆丟掉廚具吧」?相信你我心中也有相同答案。
在「輔助模式教養法」下,我們相信「連結孩子」,保持親密感才是最持久的教養工具。我們珍惜每次衝突的機會,嘗試從中審視自己既定的價值觀,到底是在滋養親子關係,還是在耗損這段緣分?我們便能慢慢放下找錯處的放大鏡,培養多角度觀察自己和孩子需要的觸覺。當然,我們會有做不到的時候,請像我們理解孩子一樣,用同樣包容的心接納自己——因身心狀態限制而未能給予孩子更合適回應。
孩子和父母的成長都是一輩子的,只要能保持親密和愛,一次學不會的事,也總能陪伴對方一起學會。
文:陳祖恩(一孩之母,善養親職輔導員,非暴力溝通及正念教養支持者)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