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教育立立亂,這邊廂話流失4000教師,開學半個月仍未埋齊班,成間學校倒瀉籮蟹,十個茶煲八個蓋;那邊廂學生移民,學生走咗2萬多,搞到有啲小學小一得小貓三四隻,校長們仲話未到頂,看來唔止縮班咁簡單,可能有殺校之災。立法會議員鄧飛話要向東南亞及內地招生,填補移民潮流失的空額。王師奶記憶所及,曹啓樂先生說過培僑書院在大灣區辦港人子弟學校,又話好多香港教師去應徵。小婦人真係畀呢啲消息搞到暈陀陀,𠵱家好似扯大纜比賽,扯來扯去都是自己人。
學童跨境如同虐待
王師奶本年1月11日曾在本欄寫過〈香港教育狂想曲〉,話學生因移民而退學,教師亦因移民而離職,滾水淥豬腸,兩頭縮,數目上雖非天衣無縫配合,但天生天養,一切自然調節,船到橋頭自然直。人算真不如天算,比例上教師走得更多,雖然傷疲盡起(退休教師代課),都仲係唔掂。王師奶一向認為跨境學童是殘忍的措施,人數過萬,羅湖出入境特設通道給學童過關,六七歲的孩子,背着重重的書包,坐火車到上水。上水站是另一個風景,泊滿校車等候跨境學童,未到學校已經折騰了個多小時,一個六七歲的孩子如何消受?放學了,交通情况調轉頭重演一次。這叫什麼?叫虐待,或者叫「善意的虐待」。奈何家長們喜愛港式教育,不惜舟車勞頓,所以北區學校曾經一位難求,加班又加班。
風水真係輪流轉,COVID-19一出,學校停課,港深斷絕來往,北區無晒跨境學生,於是縮班的縮班,合併的合併。王師奶本來認為是好事,不再有「虐待」出現,可是又出現教師飯碗問題。有人提議凍班(不減班數),保留教師人數;又有人冷冷的說:「唔夠學生梗係要裁員喇,有邊樣職業可以保你一世?」走筆至此,讀者會問:「又話教師唔夠?佢哋可以轉校㗎。」事情不是咁簡單,牽涉科目問題,唔通叫個教體育的教師去教英文咩!中學分科較細緻,調動就更加困難。
何謂「香港教育品牌」?
鄧飛議員話凍班只能「短期止咳」,王師奶是同意的,但不明何解要考慮引入東南亞及內地學生?香港教育主要服務香港學生,其他學生要來香港讀書只要符合法律規定,教育局不會拒人於千里外。至於香港有什麽優越條件吸引(不是你話引入就引入)外地兒童來港就讀是另一回事。鄧議員所指的東南亞可能是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印尼、緬甸等地(相信不包括新加坡),他們的子女來港讀書是寄宿還是父母陪同?香港有幾多間寄宿學校呢?至於內地生處境亦一樣,來港寄宿抑或父母陪讀?鄧議員說「10萬元學費一年,對很多內地家長不是負擔」。內地億萬富豪多的是,一瓶茅台都三幾萬,一年學費10萬確是濕濕碎。尊貴的議員們交遊者盡富貴中人,以為人人都視銀紙如廁紙。教育是不是專為這些人服務?你是教育界代表,一定深明教育的使命。王師奶不明鄧議員所說「(學校)數量急劇下降時,大家提起香港教育就想到『縮班殺校』,香港教育品牌就開始瓦解」的邏輯何在?教育質素的優良評估不在於學校數量,而在於內涵及方向。王師奶才疏,鄧議員可否解釋何謂「香港教育品牌」?反而對香港教育瓦解就有少少感應。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wongszelai@yahoo.com.hk
(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