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個月前,兒子卓軒就讀中學的護士打電話告訴我,卓軒在學校踢球的時候被另一名同學撞傷了左肩,建議我盡快帶他去醫院。這番通話,讓我情緒洶湧,不知所措。情緒是我們對內在或外在環境轉變而產生的心理狀態、思想、感覺及行為等自然反應。
情緒的90秒歷程
一種情緒從升起到消失,需要經歷多長時間? 哈佛大學腦科學家Jill Bolte Taylor認為,當一個人對周遭的人、事、物產生情緒反應,身體的化學過程需要90秒;此後,所有延續的情緒都是個人選擇留在情緒回路額外的產物。Taylor提出覺察情緒三部曲:覺察情緒的升起、為情緒命名、允許情緒走完90秒自然歷程而不加以控制或改變。
當天,我用Taylor的方法承接當天的情緒。接電話的時候,我感受到以下情緒:
1. 擔心,擔憂卓軒傷勢嚴重,為他帶來痛苦
2. 自責,因為下午的工作,沒法及時帶卓軒去醫院
3. 無助,因為先生不在香港,我是唯一可以帶卓軒去醫院的人
4. 感恩,因為護士幫卓軒安排坐的士回家,工人姐姐在家接應
深呼吸 帶回當下
同時,我也感到胃部有些疼痛、肩膀沉重、全身乏力。於是,我讓自己挨着椅背坐下來,給這些情緒和身體反應一些空間,留意這些情緒升起、切換、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擔憂和自責的情緒時不時再次出現,伴隨着一些想法,包括是否可以將工作改期,盡快帶卓軒去醫院?帶他去哪一個醫院,才能及時地看到醫生?如果他需要住院,如何和學校請假……每當覺察到這些想法跑出來,我就透過深呼吸,把自己帶回當下,再次專注於當下的工作……避免過度思考,直到這些情緒逐漸消退。
升起.停留.轉變.消失
情緒的及時調整,讓我沒有陷入擔憂和忙亂,而是平靜地完成下午的課。趕到醫院之後,仍有足夠的能量陪伴和支持他完成檢查和診治。幸虧他沒有骨折,現在已基本康復。
雖然我的情緒沒能在90秒消退,但按照Taylor的方法,為情緒提供空間,允許情緒自然升起、停留、轉變和消失,而不試圖推開、壓抑、擴大或控制情緒,情緒會自然來,自然去。
文:章月鳳(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教學))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