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教育界近期鬧得最熱烘烘的話題定必是小學全天復課。根據教育局的規定,小學如合乎疫苗接種率標準,可於12月1日起安排全日面授課堂。經過兩年多的半日上課及網上授課,相信家長也擔心子女能否適應每天漫長的上課時間。而對於這個新安排,不少校長和教師早前定必也非常煩惱,畢竟兩種上課形式各有千秋。
課堂時間:
相較半日課堂,全日授課形式之上課時間較靈活。礙於課時的限制,有些學校在半天授課時,將原來課堂的時間縮短,以致學生的學習進度減慢,而恢復全日授課後,學校便可恢復原來的課時,讓學生學得更深更廣。不過,恢復全日學習並不代表學生就要安坐課室裏上一整天的課。有些學校維持原有時間表,將下午改為課外活動或功課輔導時段。早於疫情出現前,我校已採用「上午授課、下午活動」的形式,發現這種授課形式的效果非常理想,教師有充足的授課時間,而學生也可在校完成當日課業,讓學生在放學有自由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在學習和生活中取得平衡。現時,教育局亦向學校推廣這種學習模式,可見這種方式行之有效。
全日上課 擴闊社交
朋輩相處:
對小朋友而言,校園生活除了學習外,最重要的就是每天與同學的玩樂時間。的確,在學生成長階段,朋輩關係對他們尤其重要,但受半天授課所限,小朋友在校的自由時間大量縮減。恢復全日授課後,小朋友有更長時間與同學聊天和玩耍,例如於午膳時段後的長小息玩樂,擴闊自己的社交圈子,也可學習待人接物的技巧。此外,大部分學校會於下午舉辦不同活動,透過團體遊戲等活動,促進學生彼此的溝通和合作。此外,全天授課提供機會讓學生共膳,增進感情,我校教師更會相約自己的學生一起共進午餐,從而增加學生對彼此的了解。
多元智能:
早前受疫情所限,學校只能有限度舉行課外活動,並把大部分課外活動和訓練班安排於下午舉行,但只有滿足疫苗接種要求的學生能參與,以致其餘學生失去不少發展個人潛能的機會,尤其是家庭經濟能力有限、沒有能力參與校外課餘活動的基層學生。推行全日課堂正好讓所有學生有同等的機會,參與各項學校安排的課外活動,也能按個人意願和興趣,揀選心儀的興趣班,發展個人興趣與專長,促進學生個人成長。
個人時間:
相比現時半日學習,恢復全天上課會使學生的自由時間減少。學生的放學時間由中午時段延至下午4時許,若學生在放學後仍有興趣班和要完成課業,他們的自由時間便會大為壓縮。閒餘時間減少或會導致學生欠缺放鬆身心的機會,令他們積聚大量的壓力。反之,若維持現時的半天上課形式,學生會有較多空閒時間,有更多空間做感興趣的事,以及有適當的親子時間,加強親子關係。
不論是維持半日學習,還是改變成全日上課形式,關鍵始終在於家長和學生如何調節個人心態應對這種授課形式。祝願大家復課順利,不論是哪一種學習形式,學生也能盡快適應,而且有更愉快的校園生活。
文:黃偉立(通德學校校長)
自小古靈精怪,好動多言,現為一校之長,化名「蒲公英」,希望分享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將愛的種子散播開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