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媽媽發現阿詩(化名)花很多時間拍攝視頻來發布到社交平台,少了時間溫習,之後甚至完全不做功課,擔心她因沉迷網絡而荒廢學業。媽媽試過責備和禁止女兒上網,但換來女兒更大的反抗,愈來愈隱藏自己,父母更難了解到她的想法。我們該如何與孩子溝通,才能與孩子拉近距離,並減低網絡對孩子的吸引力呢?父母可以從3個教養方向入手:
沉迷背後 反映深層需要
1. 同理孩子處境,關心孩子興趣:
媽媽關心女兒說:「我看到你在拍片,聽到你播着喜歡的歌曲,覺得你好享受這個興趣,我也想知道多些你做的事情呢!」女兒慢慢地感受到媽媽不是判斷她的行為,而是真心希望了解她,所以開始願意與媽媽分享。後來媽媽知道阿詩是在模仿偶像的舞蹈,然後剪輯短片到社交平台。朋友對她的「讚好」讓她感到被欣賞和認同。在孩子沉迷網絡的背後,往往反映着孩子內心的深層需要,如價值感、成就感和歸屬感等。
現場表演獲滿足感 不再躲房間
2. 引導孩子經歷實體活動帶來的滿足:
媽媽覺得阿詩對舞蹈有興趣,提議她說:「我看見你很認真地練習,縱使很難的舞步也繼續堅持。我感受到你對跳舞有一份熱情,你想學習跳舞嗎?」於是阿詩參加了舞蹈課程,體驗到在真實的人前表演的滿足感,漸漸不再躲在房間裏,還在客廳給爸媽表演跳舞,也愈來愈少花時間在社交平台上。當孩子建立與人真實的互動,體會到現實世界而來的滿足,網絡的吸引力自然會降低。
從沒信心 到經歷成功感
3. 鼓勵孩子重視過程,累積正面歷史:
當阿詩面對壓力時,都會不期然拿起手機,漫無目的地看片,避免面對內心的不安。媽媽試着鼓勵她說:「雖然今次跳舞比賽是很困難,但無論結果如何,都是一次美好的經歷。」透過協助孩子表達感受,讓孩子回想自己從「沒有信心」到經歷「成功感」的歷程,這就成為孩子學習的正面歷史。孩子亦能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不是出於自己的表現,而是重視他們本身,他們是值得被愛的。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