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柏林攝影藝術家Boris Eldagsen的作品,在Sony國際攝影比賽獲頒創意類別總冠軍,但他拒絕獎項,因為那是他用AI製的圖,「我希望知道比賽是否為AI圖像的加入做好準備,答案是否定的」。
台灣音樂人陳珊妮表示,早前發表的新曲並不是由她原唱,而是AI生成的擬人歌聲,她想藉小實驗探索:「若AI已能模擬原唱的一切,那麼原唱歌手、創作人的自身價值會是什麼?」
紐約市教育局全面禁止學校設備登入或使用ChatGPT,因為「這類系統只能提供快速和簡易解答,無助學生縝密思考和培養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國際媒體標題都談這些:「10種最可能被AI取代的職業」、「AI會取代相當於3億個職位」……焦慮感「爆燈」。
「最可能被取代的職業」
有關AI的報道如雪片紛至,大概再遲鈍的人,也都感受到一個全新時代即將開啟。但它究竟會長成什麼模樣?將取代什麼?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社會關係,乃至人之為人的價值?這些那些,構成一個龐大的未知,連製作AI的人也說不上來。至於一般人如我(也如你?),只能深深同理於台灣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早前回應AI歌曲的那一句話:「對於AI智能帶來的衝擊,我們跟全人類一樣還在震撼中。」
而人生軌迹被撼動得最深的,大概不是已屆中年的我們,而是我們的下一代。
今日對職場的想像,跟孩子長大後面對的,將是徹頭徹尾兩回事——這種自覺從來都有,可是只流於紙上談兵,對於何謂「兩回事」,現實感和想像力都非常貧匱。現在,新未來終於「殺到埋身」了,焦慮的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怎樣為他們準備呢?我認真地看了一堆報道,可是除了大家一直都覺得重要的東西,像批判思考、自學能力、解難能力和面對挫敗的韌性等,還沒有發現關鍵的新創見。
開放胸懷應對 保持好奇心
有關面對巨變,也許親職的重點不止在於準備孩子,而是提醒自己要開放胸懷?
AI來勢洶洶,但它不是我這代人面對的第一樁新鮮事。我在1990年代投身職場,那時的行動通訊是會叫會震的小盒子;寫稿用紙筆而不是用Word;cut & paste是膠水剪刀的活兒;至於用電腦按關鍵字搜索資料更是天方夜譚——那時要親身跑進資料室,靜待當值姨姨從一排排文件櫃翻出最相關的一疊剪報。短短幾年之後,電腦、互聯網絡和流動電話便徹底翻轉了這工作流程,而那時年輕的我們也都活得好好的。
變幻原是永恆,還好應對方式也是永恆,包括開放胸懷、虛心應對、保持彈性和好奇心。而經歷較少的年輕心靈又往往比較在行。在AI翻起滔天大浪的這刻,有孩的我們也是幸運的,因為自己家中就有學習新時代的捷徑——只要我們都不破壞他們的好奇心,不介意拿下過時的框架,真心願意理解他們的選擇。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