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HAPPYPAMA教得樂》也找來4名書中受訪的「哥哥」,談談今昔兒童節目的價值和意義,它的受眾又有什麼不同呢?
◆Harry哥哥(王者匡)
刺激思考 讓孩子發聲
Harry是香港兒童節目主持的元老級人馬,受父親加明叔叔的影響,他一直熱中於兒童節目的工作,由1986年入行,直至2020年,這34年以來,不論服務過的電視台和參與過的節目數量,都是一眾「哥哥」之首。
由主持人做到兼任節目製作人,Harry認為,縱然時代變遷,但兒童節目某些表演元素,例如音樂、喜劇、魔術等,仍然很受新生代歡迎,惟內容就需要與時並進,「我認為一個好的兒童節目,應該着重啟發,而並非旨在節目內教小朋友什麼,像是要他們學很多東西似的。因此,我製作的兒童節目,經過精心策劃和編排,刻意打破很多框架,以騰出空間去刺激小朋友思考,讓他們發揮創意」。
另外,把小朋友的聲音透過兒童節目帶出來,亦是Harry近年的使命,「兒童節目除了是成年人帶資訊、娛樂給小朋友的渠道,小朋友亦應該可以透過兒童節目去發聲,表達他們的意見。隨着節目『入屋』,便可感染到一眾在收看的爸爸媽媽、公公婆婆,讓他們更了解時下小朋友的想法」。
◆文生哥哥(伍文生)
「升呢」做爸爸 更顧家長需要
伍文生是《哥哥:香港電視兒童節目男主持訪談》一眾受訪者中,唯一現任「哥哥」。從1990年無綫電視的《閃電傳真機》、2000年代初的《至NET小人類》和《放學ICU》,到2年前重返兒童節目組當Hands Up主持,文生不單由哥哥「升呢」成為爸爸,他亦觀察到兒童節目的受眾有所改變,「現在我們會把小朋友的目標觀眾設定在9歲以下,但與此同時,一班在1990年代收看我做兒童節目的小觀眾,今天有些已經成為家長了,因此節目現在不單單為小朋友,也顧及家長需要,所以,我也經常去不同學校做訪問,挑戰很大」!
他又認為,隨着科技發展,互聯網普及,更有助大家接觸兒童節目,「雖然這代人少看電視,但透過電視台facebook、IG專頁或YouTube頻道,一樣可以重溫,而且更加方便」。
◆維維哥哥(秦啟維)
1990s孩子較獨立、懂溝通
維維算是亞洲電視的資深兒童節目主持,由1990年代的《機靈加油站》、《完全電腦手冊》、《精靈一族》,到亞洲電視結束前一年的《我們這一班》,都看見他的身影。維維不單見證亞洲電視的興衰起落,同時亦見證香港兒童的轉變。
他指出,在1993至1996年播放的《機靈加油站》,逢周六日朝九晚五都會在錄影廠拍攝遊戲環節,全廠擠滿來參與的小朋友,好不熱鬧,「你會發現,那個年代的社會風氣,不像近十年八載的,很強調要贏在起跑線,那時的小朋友,不用上補習班、興趣班,基本上沒有什麼細藝,所以都很熱中報名參加兒童節目的遊戲,不少更加是每個星期都會來電視台『打躉』的,用來消磨時間」。
維維另一個有趣發現,是當年的父母,一般比較「放養」子女,不像現在,個個都是「緊張大師」,「那時的家長,似乎很放心把孩子交給我們,當錄影廠是室內遊樂場或託兒所,任由子女在這兒玩一整天,他們就樂得清閒,享受me time」。
至於小朋友的質素,亦有分別。「我覺得以前的孩子普遍比較獨立,不單沒有工人姐姐在身邊侍候,有些父母帶來一兩次後,他們之後就懂得在九龍塘坐小巴或由樂富步行上來廣播道,十分厲害。」他又謂,在待人接物方面,兩代亦有明顯差異,「今時今日的小朋友,對着電腦多過對着人,溝通能力是差些的。但1990年代的,學識及眼界無疑不及現在這一代,他們卻很懂說話,也善於和別人相處」。
◆Gordon哥哥(蕭徽勇)
文化傳承 教育趣味並重
Gordon擔任無綫電視《放學ICU》兒童節目主持長達10年之久(2005至2015年),對兒童節目的發展,有很多細微的觀察。他指出,自己童年是看《430穿梭機》的,那時候的兒童節目,仍然吸引到一批中學生。但當他升上中學後,即《閃電傳真機》年代,同儕都沒有興趣看了,觀眾對象以小學生為主,而隨後的《至NET小人類》情况也差不多。及至《放學ICU》年代,便連高小學生觀眾都逐漸流失,他相信近年的《Think Big天地》、Hands Up,目標觀眾更加幼齡化,「近年可供選擇的媒介、媒體實在太多,不像我小時候,就只有TVB或ATV的兒童節目,沒有其他了,加上現在小學生都是返全日制的,功課和課外活動都很繁忙,小朋友根本沒時間看兒童節目,能夠吸引的,就只有學前兒童或工人姐姐」。
不得不承認,電視兒童節目的重要度已不及從前,但Gordon認為,仍然有保留價值,「這除了是滿足廣播條例免費電視牌照的需要,我覺得,兒童節目亦應該有文化傳承的社會使命」。他補充,一個有質素的兒童節目,應該教育與趣味並重,「不是說要做到教育電視那樣學術,亦毋須重複學校所教的,反而是一些傳統中國文化,不管民間故事或歷史故事也好,學校着墨不多的,兒童節目就值得用小劇場等趣味形式去包裝,把相關資訊帶給小朋友」。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