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學童自我管理

文章日期:2023年10月31日

【明報專訊】3年疫情,學童的身心,由身體至人際社交,無一不受負面影響。筆者從事教育,亦為人父母,趁社會現在真正復常,分享一下自己在幫助學童管理自我、建立健康生活方面的心得。

控制體重 訂上網時間表

就體重管理方面,多喝水、少吃多餐、少零食、少油鹽糖、多菜少肉,已經是老生常談,但也是知易行難的事。特別是疫情期間,小朋友賦閒在家缺乏運動,習慣以零食打發時間,導致體重一發不可收拾。筆者建議家長先減少家中零食儲存,然後由減少甜食、汽水入手,每天定時量度體重,以「不再增磅」為首要實踐目標,再配以運動,培養健康體魄的效果應該比較顯著。

其次是建立生活規律,適當地使用電子用品。家長宜與學童一起制訂上網時間表,規定每節上網時間,包括網上遊戲或學習的時間。若環境許可,更應同時設計「可替代網上活動」的安排(例如看書),提供上網以外的活動選擇,避免計劃最終徒勞無功。

要達成上述兩項,就不得不提時間管理。一般來說,讓學生理解並使用時間表,以及按「緩急輕重法」去行事,應該是可行的。然而,學童能否落實執行時間表,家長的身教特別重要。生活有條理、凡事有妥善安排及處事從容的家長,應該是學童最重要的學習對象。

跟學童制訂年度目標及實踐方案,筆者建議由小學三、四年級做起。目標可以是多元及多方面的,並要有完成的指標及時限。不同目標之間,最好存在一些連繫;目標帶有一定難度之餘,也應讓學童明白背後的意義。

學理財概念、人際社交

其後,是讓學童有基本金錢概念,學習最基本的理財和資源管理。最簡單的做法是鼓勵學童自行購物及找贖,上車自己負責支付車資,養成儲蓄習慣,也要建立捐款行善的習慣。若能令學童主動分配自己的資源,甚至掌握「犧牲眼前以換取將來」的投資理念,就更理想。至於金錢以外的資源管理,執拾及處理舊玩具,其實可以是一個起點。鼓勵學童定時決定保留、出讓、轉贈或棄掉它們,以騰出空間及換取其他資源,已經是一種訓練。

最後是學習人際社交,家長應透過不同活動,讓學童了解自己的情緒特性,並加以指導,令他們懂得如何跟別人相處。家長宜多帶他們接觸不同的人,在旁示範打開話題的方法與溝通技巧,讓學童開拓出自己的社交新天地。

以上的自我管理技巧都需要父母以身作則,相信若家長能成為孩童的生活典範,就不用為孩子以後的成長操心了。

文:黃偉鴻(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3期]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