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常言道「人心隔肚皮」,我們常常慨嘆了解別人很難,溝通不易。即使是每天一起生活的家長與子女,亦不一定能夠心靈相通,了解彼此。有些父母總對子女笑言:「你翹起尾巴,我就知道你在想什麼。」難道這些父母有魔法、有讀心術,能讀懂子女的心聲?
一起學理財 增進溝通
疫情期間父母們在家辦公,子女們在家上學,恍如「困獸鬥」一樣,朝夕相對下,彼此更容易產生摩擦。有鑑於此,家福會開展了一個網上「通『財』達『理』」親子小組,藉着學習理財,讓父母教導子女金錢觀念,如零用錢的處理,期望能增益親子溝通,增潤親子關係。
父母子女的投入參與,令筆者大受鼓舞!經歷了數節的小組課堂,父母們一起探討、學習和子女溝通的「魔法」;最後,每個家庭都需要完成一項家庭計劃:小組會為家庭提供一筆資金,讓每個家庭透過協商,一家人一起完成一項家庭活動。
當中一個家庭,決定為爺爺嫲嫲煮一餐飯。父母陪着女兒買菜,後來分享說:令人意外的是,女兒特意去光顧父母提及過物美價廉的超市。原來在不經意間,子女將父母的話記在心裏。
另一個家庭,因為爸爸需要輪班工作,一家人難以安排時間一起外出活動。一家人思索一番,兩個女兒決定和爸爸一起去買桌上遊戲,待爸爸放假時教他玩。爸爸笑言,本以為青春期的子女都不願意和父母親近,自己的女兒們卻是那麼渴望一家人相處的親子時光,還特意安排家庭活動;他表示和女兒們玩桌上遊戲,有樂趣之餘更有滿滿的感動!
包糉應節 發現兒子拍片專長
還有一個家庭,時值端午節,一家人決定一起包糉子應節,並且拍短片記錄整個過程。媽媽耐心地教兒子們採購材料的要訣、包糉子的技巧,拍短片的部分則由兒子們全權負責。父母驚歎,原來兒子們那麼棒,不但懂得製作短片,甚至會後製加上音樂、效果等。小兒子的回應更是記憶猶新,他對媽媽說:「你總叫我不要玩電話,其實我平時不單純是玩電話,也會上網學短片製作啊!」
透過小組活動,親子之間多了互動。父母發現自己對子女潛移默化的影響,更發現子女的能力、強項;子女更明白父母的辛勞,彼此更加懂得為對方着想,學習欣賞對方。這樣的家庭生活,不正是我們每人都心之所想的嗎?
回應文章開頭的疑問,這些父母是真的有魔法嗎?他們的魔法就是願意花時間,和子女一起共創優質親子時光。其實,任何關係都是日子有功,透過日常生活一步步建立,一步步累積,慢慢增進彼此的了解,增潤彼此的關係。
你又願意花時間,平衡生活與工作去創造親子時光,與家人一同追求家庭幸福嗎?
文:陸曉誼(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一直致力凝聚家庭,促進家庭的健康與福祉。我們本着以家為本的服務理念,致力協助市民大眾改善生活,營造以家庭福祉為基礎的關愛社會。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