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救未來:善養先救自己(上)

文章日期:2024年03月12日

【明報專訊】我是一個半職中學教師和全時的生命工作者,經歷過生死大關,現在與病共存,將生命的焦點集中於支持身邊有需要的人,透過生命成長去處理生活上遇上的各種困難。

在2019年,我遇上了「善養」,從學習、參與推廣到支持家長實踐的工作,我投入其中是因為輔助教養模式跟我所相信的生命成長有一致的方向——家長需要面對自己的成長經歷,照顧好自己的內在小孩,才可以發揮最大的同感心,支持孩子在足夠的安全感和價值感下成長;家長也需要學習接納自己的脆弱和陰暗面,去活出表裏一致的自己,才能全然接納孩子,放下對錯好壞這些二元價值去批判和教導孩子——真正支持孩子成為真實的自己。

善養救未來,第一步是「救咗自己先」!就正如飛機上的逃難指引,要先為自己戴上氧氣罩才協助孩子戴上。

先利己再利他 雙方同獲滿足

我在工作坊給家長的第一個信息是:「請容許自己的自私」,我刻意用自私這個比較負面的字眼,因為我們自小都會被教導要付出、分享,不要做一個自私的人。而結果往往會令很多父母在照顧孩子和家人時忽略自己的需要,壓抑自己的委屈和辛苦,直至爆煲。

如果我們的自私不是損害和漠視他人,而是透過善待自己和好好學習,從而增加能量和容量,讓自己更有力量和耐性去照顧身邊的人,就是先利己再利他,父母和孩子雙方的需要都得到滿足,這樣才是健康平衡的教養模式。

首先要好好學習的是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簡單來說,父母因為孩子的行為所牽動的情緒,往往是來自童年經歴,例如孩子嚷着要食零食,你已經放低零食無益的信念去滿足他的需要,到他食完又再要時,你會忽然無名火起,覺得他不知足、不自愛、不守信用,明明答應每日最多食一包,食完要食飯卻做不到,若你控制到怒火,尚可耐心教誨,但壓抑不住,便會破口大罵,甚至出手,事後反思道歉完,又可能跌入自責內疚的漩渦。結果好可能影響睡眠,翌日狀態欠佳,情緒會再被觸發。日復一日,永劫不休。

要打破這個循環,我們一般習慣先找方法去改變孩子的行為,但往往未見成效;行前幾步去學習教養,明白要聆聽孩子的感受和了解他的需要,若做得到,親子關係有正面成果,當然感覺良好;可是,一時被情緒主宰未能做到,卻會更自責,覺得「自己好差,學極都唔識」。

回溯童年經歷 安撫受傷內在小孩

這就是我們需要先照顧自己的時刻。找一個空間,睡房也好廁所也可,讓自己暫時離開孩子安靜下來,將焦點從外在的孩子行為轉向內在,感受一下自己當下的情緒:憤怒、委屈,還是恐懼?嘗試沿着這些情緒去回溯童年時候的經歷,比如說,自己5歲時是否也和孩子一樣想吃零食,當時父母是不是更嚴厲地教訓自己?現在的自己是不是重複父母當年的說話和語氣去指摘孩子呢?

如果沒有好好處理童年傷口,我們會不自覺地傳承了自小所抗拒的父母管教模式。當我們覺察到這個狀况時,可以去學習如何以成人的自己,好好安撫內在小孩受傷的情緒,再用一個創意的方式去滿足他當時的需要。(詳細做法可參加工作坊學習,並持續在生活中反覆練習)

當我們用同感心照顧好自己的內在小孩,便可以發揮同樣的同感心去善待真實的孩子。這是善養先救自己的第一步,第二步下次再談。

文:Jeff Ong

作者簡介:血癌倖存者,回饋上天眷顧而投入生命工作,近年主力帶領善養及內在小孩工作坊,支持不少有需要的人透過生命成長走出苦困。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2期]

相關字詞﹕親子筆陣 內在小孩 善養救未來 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