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DadDad:親子共讀6大技巧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25日

【明報專訊】親子共讀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語言和認知發展,還能加深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聯繫。以下有一些技巧,能幫助父母和孩子在共讀過程中獲得更多樂趣和效益:

1. 選擇合適的書籍

年齡適宜:選擇符合孩子年齡和發展階段的書籍。比如,年紀較小的可以選擇色彩鮮艷、有簡單故事情節或韻律的書籍。家長亦可以參考出版社推介的年齡來挑選。

興趣驅動:根據孩子興趣選書,更容易吸引他們注意力。家長可以選擇孩子將遇到的生活相關類型,例如上學、看醫生等,讓孩子想像。

題材多樣:提供各種類型的書籍,包括繪本、兒歌書等,讓孩子接觸不同題材。

2. 互動式閱讀

提問和對話:在閱讀過程中鼓勵孩子提問,或者自己向孩子提問,幫助他們理解故事內容。例如:「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主角會遇到什麼人或動物呢?」

眼神交流:家長在閱讀的過程中記得與孩子有眼神交流,觀察孩子的反應和回應提問。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全心全意的陪伴和關愛。

角色扮演:用不同聲音和表情來扮演書中角色,讓故事更生動有趣。

鼓勵預測:讓孩子猜測故事的發展,能促進思維和創造力。

3. 創造愉快閱讀環境

固定時間和場所:每天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和舒適的地點來共讀,形成習慣。比如,睡前是一個很好的共讀時間。

減少干擾:確保在共讀時盡量減少外界干擾,如關掉電視和手機。

保持輕鬆愉快:營造一個放鬆的氛圍,讓孩子感到這是他們可以享受和期待的時刻。

4. 鼓勵孩子參與

讓孩子選擇書籍:讓孩子有機會看想要的書,增加參與感和興趣。

翻頁和指認:讓孩子動手翻頁或指認圖片,這些小動作可以讓他們感到參與其中。

重複閱讀:如果孩子喜歡某本書,重複閱讀也很有益,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故事和詞彙。

5. 建立閱讀和理解技能

指讀法:用手指跟隨每個字,有助孩子理解文字和圖像的關係。

擴展詞彙:閱讀時解釋新詞的意思,並在日常對話中使用。

鼓勵回憶和總結:閱讀結束後,讓孩子簡要總結故事或談談他們最喜歡的部分,這有助於增強他們的理解能力。

6. 對孩子表現讚美和鼓勵

讚美他們的參與和努力:即使只是簡單的回答問題或翻頁,也要給予積極的反饋。

鼓勵閱讀的習慣:讓孩子感到閱讀是一種樂趣和獎勵,而不是任務。

文:陳顯庭(Rio Chan)

作者簡介:註冊社工、註冊教師,育有兩名兒女,女兒有ADHD傾向。過往於NGO工作十多年,大部分時間服務SEN兒童及其家庭,是一名努力追尋夢想的爸爸及繪本作家,曾出版兩本繪本著作——《走進森林的刺寶寶》及《我是閃電蛙》。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7期]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