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前段時間,有家人建議我去看一部內地電影,認為我看完後必然會對教育有一些反思。於是,早前我到了內地,觀看由沈騰主演的《抓娃娃》(以下劇透注意)。
電影講述一個富人(沈騰飾),大兒子以「富養」方式養育,給予他豐富物質,任其揮霍,結果長大後變成只會揮霍的「富二代」。富人發現,小兒子在嬰兒期也是由外祖父母用同樣方法教養,結果變成超級胖嬰,只會哭、要人餵食,什麼都不做。此時,富人突然反思,決定採取非常誇張的方式來教育小兒子。
富人收購了一個平民住宅區,和妻子假扮平民,聘請最優秀的教師扮演鄰居,將小兒子安置在這個人為創造的「窮人」環境中成長。在這裏,小兒子面臨許多日常生活的挑戰,要迎難而上,用有限的資源解決困難,鄰居教師們則在不經意間教導不同知識。小朋友結果學會在困難中求存,培養出堅韌的性格。雖然故事看似宣揚「窮養」的好處,但當孩子長大後,意識到自己原來一直在父母和鄰居教師的控制之下,這對他的生命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這部電影引發了當代父母深刻思考,在物質豐富的時代裏如何教育子女。我們常常聽到窮養與富養的辯論,富養,即是在物質條件允許下,盡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和欲望;窮養,則是刻意創造一定的物質匱乏,讓孩子學會奮鬥和珍惜。每種方式都有其教育意義和風險。
富養可能讓孩子從小獲得優越的生活條件和教育資源,有助他們全面發展。但同時,過度的物質滿足也可能導致孩子形成依賴性格,缺乏自我控制和面對困難的能力。就像電影中的大兒子,他在父母的物質滿足下,失去了自我奮鬥的動力。
反觀窮養,有助培養孩子獨立和抗逆力。當孩子在一定程度的物質缺乏中成長,學會珍惜擁有的一切,並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然而,過分的物質匱乏也可能帶來自卑和不安,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
理想的教育方式,應在富養和窮養之間取得平衡。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生活條件給予孩子合理舒適的生活環境,同時在安全和溫馨的氛圍中,合理調節孩子的物質欲望。以下是一些具體建議:
1. 延遲滿足:當孩子要求購買新玩具或物品時,可以暫時延遲他們的欲望。例如說:「我們回家想3天,如果你3天後仍然很想要,爸爸媽媽再考慮。」
2. 設立條件:例如協助做家務、達成學業任務等,作為獲得獎勵的條件。
3. 反思需求:通過反思,讓孩子學會區分「需要」和「想要」。
4. 培養同理心:鼓勵孩子參與志願服務或社區活動,了解不同人的生活狀况,培養感恩和同理心。
5. 財商教育:從小教導孩子理財概念,學會管理零用錢,了解金錢的價值。
6. 重視非物質價值:強調家庭時間、友誼、健康等非物質的價值,讓孩子明白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往往不是金錢買到。
7. 培養興趣愛好:鼓勵孩子發展多元化興趣愛好,不僅限於昂貴的活動,也可以是閱讀、寫作、繪畫等,成本較低但能豐富心靈。
無論窮養還是富養,父母的目標都應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能力面對生活挑戰的獨立個體。適當的物質條件和合理的教育方法,將幫助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穩健。
文:朱子穎(德萃幼稚園部及小學部總校長)
作者簡介:一直致力實踐教育創新,當過浸信會天虹小學「白武士」5年,把它從殺校邊緣挽救回來,成為教育界佳話。教學網誌:FB.com/mrchuclassro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