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當我們走進課堂,期望看到的是學生積極參與和投入學習的景象。然而,現實往往與理想有差距,我們看到的可能是學生上課時分心、缺乏參與或自信心不足。這些情况提示我們,作為教育者,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一個真正具有同理心的課程,應該是能夠體現學生的興趣、能力和知識背景的課程。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不同表現,我們不能僅僅將其歸咎於學生個人。相反,我們應該反思教學方法。儘管我們有各種教學策略,如繪本教學、戲劇教學、遊戲學習、情境學習、任務學習等,但如果這些方法不能觸及學生的心靈,那麼它們的效果將大打折扣。因此,我們需要從同理心的角度出發,重新設計課程和教學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為了讓我們的教學更具同理心,我們需要從以下3個角度反思:
1. 了解學生需求和期望
同理心在教育中扮演着關鍵角色,尤其是在課程學與教的過程中。它不僅是一種情感上的共鳴,更是一種能力,讓教師能夠理解和感受學生的需求和期望。透過同理心,教師可以更有效地設計和實施課程,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背景。例如,一個具有同理心的教師可能會考慮到學生家庭環境的差異,並因此提供更靈活的額外支援。此外,同理心也促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更深層次的溝通和理解,這對於建立積極的學習環境至關重要。
2. 教學方法適應不同學習風格
現時有不少學校可能在同一班內有很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因文化和成長背景不同,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風格。在教學策略上,同理心可以體現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中,如合作學習、同儕教學和情境模擬等,這些方法都需要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符合他們學習風格的學習活動,讓學生更有可能參與課堂活動,並對學習產生積極的態度。
3. 提供足夠支持克服學習困難
同理心還能幫助教師識別和解決可能影響學生學習的障礙,如文化差異或語言障礙。在這些情况下,教師可能需要調整教學內容或方法,或使用混合模式的教學策略,以確保所有學生都能獲得平等的學習機會。
上述反思和策略,將幫助我們建立一個更具同理心的教學環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茁壯成長。
註:於教育大同的親職課程和計劃中,empathy譯為同感心。
文:黃永康(教育大同學校同行者)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