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電影《國產凌凌漆》有一創意發明,就是「太陽能電筒」,特點是「有光就會着,無光絕對唔會着」,這滑稽無厘頭的情節,背後諷刺的是產品實際用途往往偏離用家期望,變成閉門造車,相當離地。上月,教育大同與創不同(MaD)合辦的設計思維聯校教師工作坊,就用家為本的精神共學,促導另類解難方法。
創不同(MaD)引介人類學的田野考察,讓教師透過第一身感受和體驗,嘗試將社區考察的價值和創想融入教育。人類學的田野考察與一般的設計思維有所不同,鼓勵考察員走入街坊的生活,從人的角度蒐集故事,強調不斷實驗,整合持份者的需要和期望。當日,我們需策劃有關社區的項目,「落區」探訪舖户,了解他們對市區重建所思所想。過程中也少不免「食檸檬」——有些舖户不想被打擾,便直接拒絕來訪。訪談舖户過後,嘗試整理出他們的「痛點」(pain),並提出真正想探究的問題。根據這個問題,開始蒐集點子,並製成建議雛形(prototype),再不斷與持份者反覆測試,以便得到更具體的方向。整個過程就是不斷來回於商討和實驗之間,這與平時追求效率和追求答案的解難方式,實在是大有分別。相比只為去除問題表徵的「解難」,設計思維更是深入了解持份者的真正需求,以不同角度創想方案,提供人本方法提升整體狀况。
感他人所感
大家都認同設計思維需要代入用家角度,以同理心理解對方,但只是同理就夠嗎?人際之間的連結還要同感,接納對方感受,尊重作為人的價值,才能做到真正以人為本。例如我們曾經訪問一間茶葉舖,該茶葉舖將於半年後被市建局收回物業,問到結業後那些茶葉怎麼辦,店主無奈回答,只好扔掉。其背後感情也就是不捨得及難過,於他而言,那些茶葉都是陪伴着店主成長的(店主今年60多歲,是第二代傳人),店主雖然沒有表達這份不捨,但訪問當中,我們卻可從他的神情和語氣感受到。最終我們提出讓即將結業的小店店主能夠「好好告別」的方案,也就是連結區內學生為店主舉辦一頓晚飯,在晚飯期間,可讓店主拿着「鎮店之寶」訴說小店故事,希望抒發店主不捨情緒。我們向區內其他店主匯報這個方案,也收到和應回饋,支持舉辦聚餐,更提議可在街上舉辦,因為那種共同分享的情懷正是他們所嚮往的。
傳統解難方式,一般沒有引導我們覺察個體情緒,只要求工具理性地解決問題,正如John Holt於1964年出版的《兒童是如何失敗的》(How Children Fail)指出,在課室內,學生表達感受是羞恥的,學生要做的是提供答案,在這種訓練環境下,顯然會削弱同理他人的能力。正因為這樣,本地社會的風氣大多強調「做好件事」、「做好份工」,而沒有尊重個體的需要。在「感‧創‧做」課程中,我們正鼓勵師生開啟各種感官,開放交流,不把面前的難題當作冷冰冰的事物,而是從感受出發、連結,繼而創想和行動。
「感‧創‧做」促發內在動力
教師能否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往往關乎所設計的學習內容是否符合學生興趣和適切地提供有意義的挑戰。「感‧創‧做」課程(Learning By Doing)的核心元素包括「真實性」與「探究」,強調一種經歷,沒有固定答案,有可能經歷失敗,但重點是自己可尋找解決方法。具有「真實性」與「探究」的課堂能引發學生發問,通過問問題,能令自己對事件有更深刻的體會。設計思維與LBD的脗合之處是着重同理他人,培養學生與身邊人事物產生連結,由他們內在動機出發,聚焦在當中生活經驗,成為「解決這個問題也是解決自身的問題」,這樣亦會提升學生滿足感,而不會出現「hea做」或「關我咩事」心態。
總括而言,以人為本的學習過程就是不可依樣畫葫蘆,要根據學生的獨特性而調整,參加過工作坊,也深感「感‧創‧做」課程設計的確有助引發學習和刺激思維,更重要是,背後也在鍛煉身體經驗和覺察情緒等層面,令我們更能成為完整的人。
教育大同將於1月17日在中環街市舉辦「同感同行十周年」活動,有興趣的公眾人士可參閱教育大同facebook專頁。
文:魏豪震JOHNNY(教育大同課程發展助理)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