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這一篇是小兒從以中文教學為主的小學,升上以英語授課的中學後,在第一個學期所經歷的故事。
最難適應全英語學習
要數算初中生第一大未能適應的,定必是有關全英語環境學習這回事。開學前,還在適應課期間,小兒已自覺跟班上一些同學格格不入,認為他們擁有良好英文底子,自己則有所不及,搭不上嘴。我能感受他的忐忑不安。抱着「我英文差」心態的初中生,會怎樣反應?從所認識的青少年中,觀察出兩個相反向度,一是積極求變,二是消極逃避。作為媽媽,當然希望小兒持前者心態,不過他卻選擇了後者。
突擊小測 捧了人生第一隻蛋
除了中文科,其他學科都是以英語授課,持着「我英文差」消極心態者表現會如何?小兒描述:「我大部分時間都不明白老師在講什麼!課堂上,我不是跟同學聊天,就是把弄文具,也有趴在桌上睡……」開學不足兩個月,原來各科已有多次小測驗,而且是沒有記錄在功課表上的。結果?幾乎不曾見他預備過!以10分為滿分的小測,如有臨急抱佛腳的,平均會取得4分;有一次教師突擊小測,在他完全沒有預備的情形下,就捧了人生第一隻蛋……聽後,我愧疚又擔憂,怪自己下班後借口疲憊,沒有愛心關注他學習,也沒積極處理他消極逃避的態度。我知道,有效溫習方法、認真應試態度,都該在初中時期扎根。
溫習筆記 畫腦圖 做模擬試題
直至期末考前的兩三星期,我下定決心與小兒認真溫習。我不是什麼補習名師,不懂什麼教學方法,只拿出自己試煉成功的一套。我要小兒坐定定,跟我一起閱讀考試範圍的每一課;每完成一段落,就立刻把重點列寫在筆記簿上。起初由我直接說出重點,有時要他抄寫一整句,有時我先把意思簡化或重整一下,才要他寫。一開始他極不情願,把字寫得東歪西倒,不認同我的溫習方法,覺得努力是多餘的。我忍耐他的負面言詞,只堅持做法,並重複傳達:「考試前你不用再拿起書本,只需集中溫習筆記重點,因為一切試題答案,都盡在你筆記簿。」之後,我與他一起做哥哥留下的試卷,了解試題深淺度,再要他花工夫背誦和串英文字。換來的,當然繼續是怨言滿天飛。
劇情有變。一日小兒飄飄然地說:「班上看見我筆記簿的同學,紛紛大讚厲害!」得到同輩的認可,又經歷了幾科考試,他似乎已嘗到「一切試題答案盡在筆記中」的滋味,反過來嫌我所講的重點不夠詳細,於是開始自己決定怎樣寫,判斷寫多少;他又怪責自己先前寫字太潦草,後來字體愈寫愈端正。其中一科他特別害怕的叫公民、經濟與社會,當時所讀那冊的內容比較抽象,英文詞彙較深,他叫苦連天,表示溫了轉眼又忘記。我提議畫腦圖幫助理解和記憶,於是一起嘗試,結果他畫得起勁,應試信心也增添不小。
派發成績表那日,結果雖未如理想,但各科成績表現明顯比平時進步。小兒領悟出如果平日肯努力,總成績就不會被拉低的道理,相信自己下次可以做得更好。很榮幸,那天我正式被邀請,將名正言順地陪小太子讀書了。身體雖然在叫苦(因久坐身體會痠痛),但痛感已被一股湧上心頭的暖流抵消。
鼓勵家長努力提升耐性,愛心陪伴初中兒女,總會摸出合適他的應試溫習法。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43期]